14岁中国女孩从胃肠到肛门密密麻麻…这东西比毒品还可怕,到底还要害多少孩子(视频/组图)
琳琅满目的零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背后的隐患却难以忽视。
尤其是不少家长自己都过着“靠奶茶续命”的日子,自然很难控制孩子的“零食自由”。然而像奶茶这类高糖的零食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甚至不少00后已经中招!
01
这些孩子们喜爱的零食比毒品还可怕1、奶茶广东一名高中生几乎一天一杯奶茶,导致手脚关节上长满了一块块的“痛风石”。
图源:广州日报
奶茶的糖分很高,高果糖成分进入人体后,身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尿酸,结果形成痛风。
浙江还有一名14岁女孩到医院急诊科就医,称肚子疼5天无法排便,吃不下东西。经过检查发现,她的胃肠道布满了高密度颗粒状阴影,粗略估计有上百颗。
医生推断是因为长期喝珍珠奶茶,“珍珠”在体内无法消化。
图源:微博@动新闻
奶茶糖分很高,还含有咖啡因和反式脂肪酸,并不是儿童的理想零食,长期无节制饮用很可能导致精神兴奋、肥胖、糖尿病、痛风、龋齿等问题。
2、碳酸饮料除了奶茶以外,孩子们也很喜欢喝“汽水”,也就是碳酸饮料。绝大多数碳酸饮料都是含糖大户,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摄入游离糖不超过25g,而一罐330ml的可乐就含有游离糖35g,远超过建议摄入量。
这些糖分不但会引起肥胖,还会在口腔中分解成牙齿最害怕的酸性物质,直接腐蚀、破坏牙齿表面,引发牙齿酸蚀症。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长期大量摄入会影响钙吸收,阻碍孩子骨骼的生长发育。
3、辣条315晚会曾经对辣条的制作进行了报道,在新闻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接受暗访的小学生纷纷表示辣条“老好吃了”。
图源:微博@头条新闻
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让人不可自拔的辣条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在记者的镜头里可以看到,辣条生产线上被膨化后的面球四处飞溅,生产车间地面上,满地粉尘与机器渗出的油污交织在一起,搅拌桶上也满是油污…
图源:微博@头条新闻
看到这种画面你还敢给孩子吃辣条吗?其实即使是在正规食品车间里制作的辣条,也存在添加剂过多等问题,并不适合儿童食用。
4、膨化食品嘎嘣脆的膨化食品,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挡它的诱惑。然而,超市里的这些膨化食品实在太太太太多添加剂了。油、盐、糖、各种增味剂、改良剂,恰到好处的配比制造出的美味,孩子们根本无力招架。
膨化食品中还会含有微量的铅,按照中国规定,每公斤食品铅含量不超过0.5毫克就合格了。但孩子们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铅的代谢能力比成人弱,大量食用膨化食品很可能导致孩子血铅水平超标。
抛开剂量谈危害是耍流氓,偶尔食用膨化食品当然影响不大,但问题是很多孩子一吃停不下来。一包薯片不知不觉就吃光了,油、盐、糖和铅的摄入量也可能超标了。
02
看配料表选零食去年,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标准,提出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并要求规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因此家长在日常给孩子挑选零食的时候,要学会看配料表的排序。
根据我们国家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换句话说,越排在配料表前面的含量越高。
比如你拿起一包零食,看到配料表里第一位是白砂糖,说明这里面最多的成分就是白砂糖,赶紧放回货架去吧。孩子的零食最好是无糖或少糖的。
再比如,你看到一瓶“儿童牛奶”,配料表的第一顺位不是“牛奶”或“生牛乳”而是“水”,那就不要选择,因为这瓶很可能是(乳)饮料而非牛奶。
家长看配料表挑选孩子零食要记住这个原则:信息越少越好,配料越简单越好,复杂的化学名词越少越好。
03
关注添加剂国家对食品添加剂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食品添加剂也是允许添加在食品里的,只要不超过规定剂量,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当然,那些动不动就十几二十种添加剂的零食,局长还是建议家长少买,毕竟一种零食添加剂不超标,多种零食叠加的剂量就不好说了呀!除此之外,以下6种添加剂有的是直接存在于食物里,有的却是有可能在生产或包装过程中污染食物的,这些添加剂积累到一定量都会对孩子造成危害,家长要注意。
04
零食黑名单前面说了那么多零食的注意事项,局长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宝宝零食的黑名单,一下子记不住可以收藏备用哦!
其实对于零食,家长也不需要绝对禁止,零食本身也是膳食结构中的一部分。如果家长觉得很难把握零食的量,可以参考一下这份《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扇面图》。
图源:中国营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