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现状:“失焦”的赵婷必须被追捧?(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新近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赵婷,因为没有在中国获得广泛报道,令许多人不满。
批评者指责中国政府太不自信,限制了社交媒体用户对赵婷表达祝贺,并且指示官方媒体与主要的新闻平台保持低调,不做大规模宣传。
导演赵婷和女演员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出现在《无依之地》的片场。(美联社)
至于赵婷被“封杀”的原因,则是她于数年前曾接受美国杂志采访,称中国是“遍地谎言的国家”。赵婷说,“我能得到的很多信息都是不正确的,这让我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充满了叛逆情绪。后来我去了英国,又开始重新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学习政治学是我搞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一种方式。用信息武装自己,然后再挑战它。”
这段过去的言论被发现后,中国舆论迅速发酵起来,很快从对其屡屡斩获电影奖项的赞誉反转,批评声迅速增多。
而后赵婷在中国互联网的声量便转冷,直到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因中国官方媒体低调处理未做报道,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对象。
应当说,赢得职业生涯巨大成就的赵婷,在中国的确“失焦”了。
对于赵婷的低调处理,应是中国官方做出的决定,而非出于媒体自觉。以此而言,可看到中国有关部门的管理方式依然落后,对舆论事件的应对仍是一堵了之。赵婷的表述固然颇显幼稚,但并不是强烈的攻击性言论,她将自身经验上升至国家层面对外言说,当然是以偏概全,但那毕竟是她的自我阐释,外界的过度引申理应适可而止。
对赵婷的“封杀”是没有必要的,也毫无意义。事实上,中国有关部门完全可以任其自然发酵,放开官方媒体之外,对其他新闻平台的限制,赞美赵婷也好,批评赵婷也罢,让舆论场中的不同观点充分地碰撞,自由地展现。不论最终呈现何种结果,都将是对舆论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这不会为中国的民粹思潮推波助澜,更不会为真正的“辱华”言论培育宽容土壤,只会令舆论得以充分释放,变得更加理性。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并没有这样做。
但赵婷事件能够引发的思考不仅如此,另一个问题是,是否必须追捧赵婷?批评者似乎在要求一种必然,其他选择和视角都被视为是狭隘的、错误的,唯恐又在西方媒体落下口实。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媒体能否不报道赵婷?答案是当然可以,那是他们的天然权力。官方媒体的性质无需多言,乃是体制的发言人,体现体制的意志,表达自然格外谨慎。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大举报道赵婷不吝溢美之词,是否意味着官方认同赵婷的言论——中国是“充满谎言的国家”,只有在英国才能学到“自己国家的历史”?这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误读,官方媒体规避此类风险,没有什么不妥。
同样,中国民众能否不追捧赵婷?当然民众中的不少人视赵婷为“华人之光”——如文章开头之批评者,但其他人能否不追捧?有声音呼吁应考虑赵婷作出前述言论的语境予以包容,那么既然如此,是否也应同样考虑反对赵婷的语境——中美交锋激烈,民间情绪对立,不尽客观的言论会被放大,偏见会变得格外刺眼,这无关是非,只是社会情绪的真实反应。有关的公众人物将被反复检视,如果因此遭受批评,他们可以选择辩解或者道歉,当然也可以保持沉默。批评者既然呼唤赞美的自由,也理应尊重反对的自由。
围绕赵婷的言论似乎在暗指中国官方及“民粹主义者”们不能保持纯粹审美,并以此指认体制的不足,但即连艺术创作者本身,也难以做到这一点。
批评者惋惜“华人之光”未得到应有赞誉,这像是某种血统绑架,显得浅薄。与其说赵婷是“华人之光”,毋宁说是“美国教育和美国故事之光”,她对美国社会的精准观察和动人描述令她成功,在中国的经历显然对其取得艺术成就帮助有限,将这样的成就同“华人之光”绑到一起,对赵婷本人可能也不太尊重,有“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嫌疑。若以此逻辑,骆家辉和赵小兰是不是也是“华人之光”?
赵婷无疑是成功的,若她能保持艺术水准,大概率会继续成功,但将她作为路径,试图解构复杂社会情绪和国际现实的无谓尝试,可以休矣。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