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我的生活很好,没有被歧视 ,为何要反歧视?(组图)
“形势都这样严峻了,怎么还会有华裔反对其他华裔反对歧视呢?”
最近不止听到过一个声音说,“你们总说被歧视,我怎么没感觉?你们是不是在无中生有?在制造紧张空气?”也有朋友不解地问过,“形势都这样严峻了,怎么还会有华裔反对其他华裔反对歧视呢?”
这类由于 “我没有受害”而质疑歧视亚裔风暴的存在,质疑得对吗?
警局等各机构公开的数据显示,针对亚裔的歧视案件在翻着跟头上涨,温哥华甚至到达717%。但是具体的数字是“2020年温市仇恨犯罪案件280宗,比前一年的142宗增加了97%;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2020年有98宗,比2019年的12宗增加了717% ”。
从案件绝对数值来看,无论是280、142或98,平均到每一天,不足一天一件。温哥华市虽然不算大,也确实不会每天每人都遇到犯罪发生。就算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Tijuana)被评为全球最暴力城市,凶杀案的数量也是每天平均7起,并未到了“人人被杀”的程度。印度的强奸案高发,举世皆知,平均每16分钟有一起报案,可是平均到整个印度6.6亿女性,应该也有绝大多数女性没有遭遇过强奸。显然,依据个人是否受害来判断社会现象,有失偏颇。况且,今天没有遇到,明天就一定遇不到吗?自己没有遇到被歧视/仇恨,就能无视社会问题吗?
一个社会想和谐,民众绝对不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社会出现了毛病,就应该即将应对。而非讳疾忌医。
武汉面馆老板Zhengyu Fang,疫情开始时他说餐馆一天接到20通骚扰电话,有人说汤里有蝙蝠(图源:Toronton.com)
在我看来,越是爱加拿大,越应该帮助加拿大社会改进不足。种族歧视/仇恨罪是社会的隐疾、顽疾、恶疾,不是靠受害者、受害族群隐忍、假装不存在、埋头当鸵鸟就能解决的。
是面子重要,还是安全重要?歧视的风头如果不能被及时制止,会引发严重的仇恨犯罪。众所周知的发生于1907年秋天的温哥华的排华暴乱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BC省曾是加拿大排华急先锋。排华就是从最初的民间歧视和舆论造势开始,从报纸画漫画、当街谩骂华人、打华人、对华人店铺小偷小摸,一步步发展到暴民公然在温哥华唐人街打砸抢。
加拿大BC省的日本人集中营,拍摄于1945年(图源:加拿大图书馆档案)
1907年温哥华唐人街排华暴乱(图源:温哥华公共图书馆档案)
亚特兰大3月份的枪击案件中,8位受害者中6位是亚裔,而警察却说凶手行凶是由于“had a bad day”。
难道这些鲜血淋漓的案件还不足说明对亚裔的歧视、仇恨现象的严重性吗?
也有读者留言说,整天说反歧视、反仇恨,根据吸引力原则,越说越有,本来没有也有了。先不说吸引力原则的科学性,就算吸引力原则100%准确,那么吸引来的应该是和平、友爱啊,因为我们呼吁的是爱、平等、公正。
“反歧视”、“反仇恨”是词组,在“歧视”、“仇恨”前加的是“反对”,而不是断章取义地只看到“歧视”、“仇恨”。
还有读者担心说,整天说这些,会不会让欧裔不高兴啊?歧视案件与欧裔没有必然逻辑关联。有这样猜测的人,内心是否有了不好的预设?再说,欧裔也是一个个个体组成。没有歧视心理的欧裔应该也会反对歧视吧?有歧视心理、甚至歧视行为的,就应该被提醒、教育啊。施害者不应该有族裔豁免权。
有些人可能认为,袭击亚裔的多是非裔,实则不然。根据美国今年发表的《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的调查论文,75%攻击亚裔的施害者是欧裔。论文也指出,亚裔美国人是近年来美国唯一的受害人数增加的族群。比起非裔和西班牙裔,亚裔也更容易受到其他有色人种攻击。可悲的是,对亚裔的仇恨犯罪,还不是广为人知。不仅其他族裔的人不知道亚裔在受到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连一些亚裔自己对歧视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反对歧视,不是亚裔要反对其他族裔,而是反对具有歧视心理和行为的人,反对系统内的歧视,实现民众的和谐相处。
我们需要意识到,对种族歧视、仇恨犯罪保持警惕、勇敢说“不”的终极意义是维护加拿大社会的多元文化及一个发达的现代国家应具备的文明程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体的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