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人"!多名华裔学生经历种族偏见,被迫隐藏华人身份(图)
昨天,多伦多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Stop Asian Hate”游行,让亚裔社区感到无比激动和骄傲!同时也鼓励越来越来的人,正视这个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故事。其实,针对亚裔的仇恨行为,有时候不一定都是暴力的,更多的是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的种族偏见和微侵略!
微侵略是针对边缘群体成员的一种微妙而有害的行为,包括言语或非语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
近日,多伦多大学的4名华裔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Rebecca Skoll:
我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白人,所以我的身上一直有三个标签:华人,白人和加拿大。
从小到大,我和母亲一起在公开场合以及我和父亲一起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
我记得小时候和我的两个姐妹还有父亲在多伦多地铁站买票时,被售票员质疑我们不是一家人。直到看到我的母亲,他/她才愿意出售家庭票给我们。
那时我只有9岁,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父亲与母亲以及我们姐妹,长得截然不同。
和我母亲在一起时,虽然没有人质疑我们的血缘关系。但是我亲眼看到她经历了无休止的微侵略,人们对她的英语发音品头论足。
从小,我的中国家庭成员就喜欢比较我和我的姐妹,哪一个看上去最像白人。由于我一直因为“像白人”的面容而收到赞誉,潜移默化地导致我越来越难以接受我的亚洲身份。我产生了困惑,我是中国人还是白人?
我的一位白人朋友曾经点评我是“亚洲人,但不是太亚洲化”。
老实说,我至今还没解决我的种族身份困扰,我可能永远生活在不同的标签下。但是,当我遇到种族的微侵略时,我意识到根本不存在什么“太亚洲化”,因为成为亚洲人不是错!
Jasmin Akbari: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爆发为大流行病。人们很快就开始发表针对中国人仇恨评论,视频和图片。
当时我就知道可怕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只是时间的问题。
尽管我自豪地认同我的中国血统,但是还是无法避免周围的各种谣言。有人告诉我,我吃狗肉吃草什么都吃。当我和我母亲在公共场所说普通话时,会看到别人投来厌恶的表情。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很担心我母亲的安全。除此之外,我也在公共场所采取了自我管理的方式来避免冲突,包括别讲普通话。因为害怕人们对自己做出可怕的事情或言论,我不得不隐藏让我感到骄傲的华人身份。
当发生亚特兰大枪击事件时,我没有感到震惊。最近的一份详细指出,过去一年来加拿大报告了1000多起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袭击实践,足以说明这已成为现实。
Vanessa Lai:
一些媒体和言论反复将亚裔群体塑造为“模范少数族裔”,这个称号看似恭维和赞美,实则是对一种偏见。
这个词是白人社会学家威廉·彼得森(William Petersen)在1966年提出的,后来成为用在美国黑人身上的“福利王后”刻板印象直接对照的“模范少数族裔”神话,一直被白人主流文化用来羞辱和离间其他少数族裔群体。
在北美社会,亚裔都被认为“数学很好”,去常春藤大学并获得高收入工作。而支持这一概念的统计数据实则忽略了不同亚洲人口的统计,毕竟亚洲有50多个族裔,亚裔本身就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若将所有亚裔按照统一标准来看待,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制造了新的偏见和不公正。
Ines Wong:
那是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和8个同为华裔加拿大人的朋友一起在魁北克市吃晚饭,庆祝刚考完期末考的喜悦。
当我们经过一家露天餐厅时,一群参加聚会的人向我们“打招呼”。他们站在一起握着手,不断地向我们鞠躬,然后笑着说“欢迎来到加拿大。”
他们说:“欢迎来到加拿大。”
其实他们在暗示:“你们不属于这里。”
我和我的朋友都是在加拿大长大的华人,我们没有理会那些人,但是当下的震惊感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在同一趟旅程中,出租车司机也反映了这一观点。
他问我们:“你们从哪来的?”
当我们告诉他我们来自多伦多时,他皱了皱眉“我是问,你们究竟是哪里人?”
还有,大家想想那些出现在媒体上的亚洲名字...比如哈利波特中的Cho Chang,它们通常被边缘化或很快就被杀死,很容易就被人遗忘。这就是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看一下亚特兰大枪击案,警方拒绝将其列为种族仇恨犯罪。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必为此受苦,我们就属于这里。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不是陌生的外星生物。
我们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