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茂春:对中国人创造性能力的认识敬佩不可抹灭(组图)
本文转载自中央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出身中国、经历文革的余茂春,过去几年担任川普政府反中大将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中国政策首席顾问。华人面孔的他从一个留学成为美国国务卿的核心幕僚,让外界感到好奇。
现年58岁的余茂春出生于中国安徽,曾是高考(大学入学考试)状元,1985年到美国修读硕士、博士学位后定居,在美国海军官校任教多年。他今天在接受中央社专访时,分享当初决定到美国深造的原因,以及他对中共的看法,是如何受到个人人生经历的影响。
余茂春说,他读文科,主要在意的是视野与资料性问题,到美国可以研究美国议题,获取资料很方便,学术也很自由,而当年在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都是由政府分配,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的垄断时时刻刻都可以感觉到,因此他决定远赴美国进修。
他说,到美国之后,完全是依个人选择,在有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学到很多,当然心里就有比较跟对照。他说,成千上万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都有这种感觉。
在赴美之前,余茂春在中国生活了23年。虽然有不少中国留学生是在移居西方国家之后,才有机会认识中共政权的真面目,但余茂春自认对中共本质一直都很清楚。
余茂春说,他对共产党的认识基本上不曾改变;他说,在中国生活几十年,不可能会对中共产生“错觉”,因为凡事都是亲身经历。
他说:“对中国官场的腐败、对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对人民的饥苦、对老百姓的最基本诉求跟他们的不满,还有对中国人民的创造性能力的认识和敬佩,都是几十年生活在那边你不可抹灭、不可能回避的。”
但他也说,到美国后因为有比较的角度,他对中共的基本概念有了“升华与提高”。
他举例,当年中国人人都觉得户口制度不合理,对人身自由加诸巨大限制,但他到美国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领悟。他说,在美国没有户口制度的情况下,人们享受到自由的喜悦,“会感觉到作为一个自由人和一个不自由的人之间,差距是多么巨大”。
在中国的户籍制度下,人民没有充分的迁徙自由,众多民众从外地到主要城市打工,因为无法取得当地的户籍,便得不到医疗和子女教育等社会服务,结果是孩子必须留在乡下,跟到城里打工的父母亲分离。中共当局近年开始放宽限制,开放较小城市让外来人口“落户”。
余茂春举的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他说,每个人都知道计划生育对妇女的权益是极大侵害,但在中国大家只觉得这是党的政策,虽然人民在感情上觉得这非常残酷,但国家要人口的均衡发展,可能有它的考量。
“等到在西方生活之后,就会觉得那个残酷的程度不可言喻。”余茂春说。
由于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反共形象鲜明,身为他中国政策首席顾问的余茂春自然也被跟反共划上等号。据报余茂春的名字因而遭故乡安徽余氏家族从族谱剔除,状元名录上的名字也被母校重庆市永川中学从石碑上刮掉。
对此,余茂春说,他不觉得他整个人生界定、他的身份认同(identity)就是反共;他认为自己只是在说真话,不是为反对而反对。
他表示,如果他说中共是极权统治,表面上似乎是反共的陈述,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就是现实;若他说中共必须改变行为,不要继续镇压异己,表面也像政治陈述,但这在中国是最大的社会现实,不能说是因为他反共,才会发表这些主张。
他强调,中共所作所为跟国际标准、世界潮流及当代民主自由的根本原则完全不相符,“所以我觉得我说的是真话,而且我现在相信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会同意”。
1月20日卸下国务卿职务后,蓬佩奥以杰出研究员身份转往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The Hudson Institute)发展。余茂春与他同进退,同样也在离开国务院之后加入哈德逊研究所。
被问到他与蓬佩奥如何相识,余茂春不愿透露细节,仅强调两人是好朋友,一拍即合。
余茂春表示,蓬佩奥非常有远见,是他遇过最坚定的爱国者。蓬佩奥热爱美国自由、普世价值与美国建国的基本原则,也非常能够听取幕僚意见;这些因素让他在当国务卿时勇往直前,并在关键时刻做出重要、有远见的决策。
余茂春认为57岁的蓬佩奥非常有政治前途,是少有的政治领袖。
余茂春(右)被问与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左)如何相识,他不愿透露细节,仅强调两人是好朋友,一拍即合。(图取自维基共享资源;版权属公众领域)
蓬佩奥于总统拜登(Joe Biden)1月20日上任后隔天,在推特写下“1384天”。从那天往后推1384天是2024年11月5日,恰好是美国下一次总统大选的日期,不少人认为蓬佩奥可能争取共和党提名,在4年后角逐总统大位。
本文转载自中央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