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区房,这次真的要凉了?教育公平来了(组图)
学区房,可能要凉了!
这一次,深圳也加入了队伍。
3月16日,深圳龙华区公布了修订后的《龙华区义务教育阶段大学区积分入学办法(征求意见稿)》。
文件中对于深户与非深户在大学区与单片区加分项等向公众征求意见。
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全区试行大学区制度。
也就是说,龙华实验学校,深高北校区等5所龙华境内的知名学校将被取消单片区5分加分项。并且积分入学不再按ABCD分类,而是统一基础分60分,按就近入学原则实施。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在大学区范围内,家长可以不受地段限制申请区域中的任何一所学校。
更直接点说,这就是为了要消除「学区房」乃至「学位房」这个概念。
毕竟没有了学区优势的学区房,还有什么优势吗?
1。
其实深圳这次开始改革,案例来源于上海。
3月16日,上海教委发布了中考改革新政,规定将优质高中的名额分配到每一所初中。
保证这些普通初中可以拿到优质名额,让教育达到平衡。
也就是说未来上海的优质高中里,六成学生是全市不同地区的生源。
不再以学区的方式来分配学位了。让普通初中考上优质高中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优质初中的学生减少。这一增一减,就达到了全市教育资源的平衡。
而教改后,受到影响最深的就是学区房了。甚至不仅是波及到优质初中的学区房,还会深层次地影响优质小学的学区房。随着上海教育改革的开始,上海房管局也开始管控学区房宣传。
要求各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平台不得在线上和线下房源信息中使用学区房进行推介宣传。
并让房产平台规范介绍楼盘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客观评价周边学校。还规定了不能使用升学率,对口,名额未用等词语。可以说,这一波改革双管齐下,彻底将上海学区房的「价值」踢掉了。
平衡教育资源,严禁学区房宣传,每一项都打在学区房的命脉上。顷刻之间,上海学区房房价迎来了一波暴跌。
2。
熟悉上海楼市的人都知道,上海的学区房是最为魔幻的存在。
去年,上海不少新建公办一贯制学校对口的小区房价涨幅十分夸张。
例如张江某学区房从2019年成交价格8万/平,飙升到去年的14万/平。
涨幅接近60%。
别看价格涨了,但成交量并没有下降,反而是不断增加。
上海去年交出了学区房成交量5.8万套的成绩单,同比上涨15%。
正是这种境况,才催生了今年的一系列措施。
在上海的教改和房地产宣传措施两面夹击下,上海的学区房开始了暴跌。
例如上海知名的老破小,双学位小区梅园开始暴跌。
有网友表示新政公布前房产评估430万,新政发布后直接跌到了370万。
一夜之间跌了60万。
还有之前火热宣传的梅园二街坊一套32平米的学区房。
在新政前挂牌720万,新政后直接跌到699万。
这些学区房一夜就跌了几十万,一跌就是一套三四线城市新房的首付。
而浦东去年疯狂炒作的建平西单学区房也是如此。
曾经这里一房难求,新政之后形势完全逆转,现在在售80套都不止,成交量一塌糊涂。
可以说在新政的打击之下,学区房降温趋势已不可逆转。
3。
事实上,学区房的畸形发展早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性议题。
教育与房产挂钩是一个时代性的产物。
1962年时教育部规定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用于投入优质教育资源。
那是基于当时资源不足以分配,只能重点发展一两个优质学校的原因。
而也正是这个规定,让学校从此有了重点与普通的分别。
当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入重点学校,父母只能通过交赞助费来争取名额。
之后教育部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推行了就近入学政策,反而让学区房应运而生。
一时之间,学区房成为了三方争抢的对象。
开发商,房地产商要金钱,父母要学位。
学区房房价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飙升,而这种飙升,还越来越魔幻,畸形。
在2018年时,就山东济南便传出了一间11平米的老房子拍出51万天价的事情。
而且这个价格还是19名买家经过515次出价才确定的价格。
之所以这件老破小能值那么多钱,就是因为地处重点学区。
但这样的房子,还算好的了。
去年5月6日杭州一间23平米的破旧楼房竟然价值230万。
无论从面积,还是居住体验来看这栋连屋顶都是简陋铁皮的房子根本不值这个钱。
可却因为它位于杭州名校保俶塔实验学校片区,这成了炙手可热的学区房。
每天有十多组来看房的人,中介的电话都被打爆,这便是教育资源靠房子的大背景下畸形的现状。
而这种学区房制度的另一个弊端,便是让教育资源极度不平衡。
优质学校名额有限,没有学区房的家庭只得望校兴叹。
普通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学生成绩一般,没家庭看得上,成了恶性循环。
教育不平衡,就如同贫富差距一般,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
这就是国家近来一直在平衡教育资源,让房产与教育脱钩的原因。
4。
现在不少地区对于学区房这个概念监管是异常严格的。
例如北京住建部在今年对于学区房的监管是十分强悍的。
甚至表示逢涨必查,逢炒必办。
之前就有不少购房者前往北京的教育“高地”西城买房。
但由于去年西城区宣布实施多校划片,因此引发了西城区学区房降温。
为此不少中介开始怂恿购房者前往另一个教育高地海淀区购买学区房。
然而北京住建局早就开始了严格监管。
在今年1月份开始陆续约谈和持续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如果有炒作学区房信息的便会责令整改。
种种迹象都是为了确保一个基本的公平——教育公平。
学区房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价值终究会随着教育平衡后回落。
当然,这是不是说这几年学区房的概念就要消失了?
不可能。
学区房的畸形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个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慢慢改变。
但据老徐所观察到了,国家已经走了很多步了。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所谓的「学区房」已经成为了「雷」,对于那些过度炒作的人来说,的确要谨慎了。
虽然学区房明天还有,但谁也不准,到底几年后就成为了历史!
所有让房价具有炒作的因素,只会随着时间流逝和政策不断试错最终总结成一个好的方案。
然后消失。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是短期内孩子需要上学的,可能这个因素你依旧要考虑到。
如果是未来许久才需要的,那么「学位」这个概念的确可以稍微让让步了。
毕竟教育公平这个底线,只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