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23.7°C-29.0°C
澳元 : 人民币=4.7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解锁前辈的秘密:一箱400年后被“拆阅”的书信(组图)

2021-03-14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法国一位律师给客户在荷兰的亲属写信,催促他们尽快把一份经过公证的有效死亡证明寄给他,事关遗产继承。信毕,签名,按规矩折成信封形状,写字的一面朝里,收信人姓名地址朝外,再用火漆封口,寄出。

解锁前辈的秘密:一箱400年后被“拆阅”的书信(组图) - 1
研究团体用X光扫描和数码技术打开折叠漆封的信,拼图复原,论文发表在Nature 网站。图片使用许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邮戳日期是1697年7月31日年,8月份收到,邮资应该是1角(10 stuivers)。

这是律师塞纳克斯(Sennacques)为了丹尼尔·勒·佩斯(Daniel le Pers)的死亡证明第二次给死者在荷兰的亲属写信。显然勒·佩斯家族的人从未收到这封信,因为今天那个火漆还原封不动在那里。

2021年,这封信(原文和英译)躺在X光扫描机下,每一叠层上的字迹被扫描读取,用这一帧帧图像拼出全信的内容。读完后,信依旧原封未动。

它定格了一个历史瞬间,为后世的人们穿越回300多年前的世界开了一扇门。那是1689-1706年,书信往来在欧洲已经开始,而这些因缘际会保存至今的信件,便成了一套书信历史原始文献。

由欧美多国十几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用显微层析(微断层扫描)技术打开了折叠漆封的信,拼图复原,论文发表在Nature 网站

虽然几百年前的信函现在并不罕见,但完整读取17世纪私信内容而保持火漆原封不动,这是第一次。

邮政局长的木箱

这个17世纪荷兰皇家邮政的邮件箱存放在海牙音像博物馆(Sound and Vision The Hague),年代久远,但昔日之华丽精美装饰仍清晰可见。

箱子里面存放着2600封书信,编入“布莱安尼档案”,寄件人遍布欧洲各地,内容拼出一幅300多年前欧洲社会众生相图,为今人提供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社会和历史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荷兰海牙在17世纪是欧洲邮政枢纽,这个箱子最初的主人是海牙邮政局长西蒙·布莱安尼(Simon de Brienne)和他妻子玛丽亚·杰曼(Maria Germain)。

不寻常的是,箱子里的信居然留在邮局,没有送到收信人手中,其中576封连封口的火漆都原封未动。

根据历史学家解释,按照当时欧洲邮政的惯例,信件无法送到,除了收信人地址不详、找不到收信人,还有一个时代特点鲜明的理由:收信人不愿意付邮资和邮差送信费。

那些送不出去的信属于“死信”,通常在邮局销毁。

但是,令人倍感幸运的是,那位名叫布莱安尼的邮政局长多了个心眼,把这2600封送不出去的信改判“死缓”,存放在大木箱里;万一将来有人去认领,也可收回些许邮资。

大木箱本身也极富研究价值,外面被包上一层海豹皮,用蜡封口,里面的邮件叠放式样也令人好奇。

三百多年后

1926年,这个被称作“储钱罐”的信箱入户海牙邮政博物馆。

2015年,围绕这批理论上讲仍属“死缓”的信件设了一个跨学科国际合作项目,叫“签名、封印、未送达”(Signed, Sealed, Undelivered),任务包括信件的保护、修复、数码化、誊写、编辑、分门别类和辨识信纸折叠手法,以及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最先进的X-光扫描技术,在不拆封的状况下读取信里的内容。

2021年3月初,项目团队宣布成功“虚拟启封”了一封信,完整复原了信纸上的内容,而信件的封漆原封不动。

研究报告解释说,17世纪欧洲书写使用的墨汁含铁,所以精密扫描仪可以探查到纸上的墨迹。当时的信纸折叠很复杂,但还是可以把每一折叠层上的字迹扫描后拼出信的全文。

从已经开封的信件可以发现,写信的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男男女女,从贵族到各地游荡的音乐家,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解锁前辈的秘密:一箱400年后被“拆阅”的书信(组图) - 2
书信和书籍一样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文献。图为17世纪英国一本据信是用人皮做封面的书,死者是一个因叛国罪被处死的神父,

历史价值

国王学院的丹尼尔·史密斯(Daniel Starza Smith)说,一个人叠信的方式跟笔迹一样,可以透露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所处的年代。

而17世纪海牙邮政局长的大木箱里那些信的折叠技巧之繁复、创新,令人惊诧。MIT图书馆古籍保管员亚娜·丹布罗奇奥(Jana Dambrogio)说,这些信的折叠手法属于一种古老的传统:“锁信”(letterlocking),意思是把写好的信纸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折叠成信封。

格罗宁根大学的戴维·范·德·林登(David van der Linden)博士发现,有些信是法国基督教胡格诺派(雨格诺派)信徒写给家人的,信里倾诉了流亡在外和孤独无依的悲苦,现代人也能感同身受。

乌德勒支大学丽贝卡·阿伦德特博士(Rebekah Ahrendt )补充:“信里表达的许多情感就跟今人一样:父母对孩子的牵挂担心,妻子对没心没肺不顾家的丈夫的愤怒。”

历史学家们认为,布莱安尼夫妇是17世纪欧洲邮政系统的核心人物,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宫廷政变)前后都服务于后来登基成为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的荷兰亲王威廉·奥兰治(William of Orange)。

威廉的妻子玛丽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光荣革命”中被赶下台。威廉和玛丽统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那段时间历史上被称为“威廉和玛丽”时期。

研究团队由美国麻省理工大(MIT)、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者组成。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