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华人旅游业大佬被曝“欠款跑路”,数十人抱团追债!关门停业清盘,百万巨款或追讨无门(组图)
距离疫情结束、边境重开,似乎仍遥遥无期,“大老板”的“欠款跑路”,对一群悉尼华人旅游从业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今日澳洲App得知,仅悉尼地区就有30余名导游、3家餐馆与两家租车公司,在向一名业内“大鳄”追讨未结清款项,总额高达约百万澳元。他们曾追债至其门店乃至上市总公司,最终均无功而返。
这名涉嫌欠款消失的“大老板”,被指在墨尔本和黄金海岸也都有生意运营。
“微信不回、电话不接,没人找得到他!”有维权者告知记者,“他就是想赖账!”
欠款一年多失联4个月,30余导游抱团讨债
疫情爆发前,玄女士在悉尼从事导游工作,专门负责带领中国旅行团在澳观光。
她自称受雇于“悉尼国际免税店”,这是一间主要面向中国旅行团的购物店,销售保健品、羊毛制品等澳洲特产。
“悉尼国际免税店”(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带团结束后,玄女士除了从购物店领取每天$50澳元的基本工资外,还可以按游客在店内消费的金额而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
“通常是不到5%。”她说,支付报酬的公司名为Darling Harbour Pty Ltd(下简称“达令港”公司)。
去年初,疫情爆发后,国内的旅行社停止赴澳组团游,不少本地华人导游失业,其中就包括玄女士。
她称,自己与30余名悉尼地区导游一起,被同一名老板沈瀚(英文名:Jhon Shen)拖欠报酬超过一年。
沈瀚(图片来源:供图)
“大部分都是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疫情爆发前的工资。”玄女士告诉记者,与一众导游曾多次向沈瀚追酬,对方最初还会回复,但从去年12月开始彻底“失联”,“现在没人找得到他。”
今日澳洲App记者在他们自发组建的维权微信群中得到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35名导游被拖欠约$366,897澳元,另外还有一名导游兼租车公司负责人被拖欠$5.8万澳元。
维权群内的导游统计追讨金额(图片来源:供图)
微信群内数名导游告诉记者,沈瀚并非没有钱,“就是想赖账。”
这份表格数据由追讨人自发整理,记者暂无法一一具体核实其精准性。
涉事企业被清算,上市母公司大门紧闭
谈到长达一年的讨薪之路,玄女士表示,除了无奈与气愤,更多的是失望。
她称,沈瀚“拥有十几家公司、数家购物店”,在本地旅游行业非常知名。其任董事的一间名为Mediland Pharm Limted(下简称“Mediland Pharm”)的公司,还于2019年在澳洲证券交易所上市。
“当时很多导游都买了股票,买的时候2毛钱一股,现在跌到4分3。”
沈瀚与公司高管合影(图片来源:Mediland Pharm官网)
去年12月,玄女士得知,用于给自己支付报酬的达令港公司进入清盘程序。
“当时没什么感觉,因为我们认的是沈瀚这个人,而非一间公司。”
不过,沈瀚后来的“失联”让众人乱了阵脚。
“微信不回、电话不接,找他助理也没消息。”
为追讨欠款,十余名导游曾于去年12月前往Medilan Pharm办公室,今日澳洲App记者也曾应邀陪同。
导游上门讨薪(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当事只见办公室大门紧闭,导游们现场拨打沈瀚电话,无人接听。
办公室门口(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记者在导游提供的清盘文件中看到,达令港公司与另外两间公司已进入清盘程序,均为Medilan Pharm的子公司。
导游提供的清盘文件(图片来源:供图)
Asic网站显示,沈瀚为达令港公司的唯一董事,同时他也是Medilan Pharm的现任董事之一。
“找悉尼国际吧,冤有头,债有主”
记者被告知,除导游外,悉尼地区另有餐厅与租车公司被拖欠费用。
D先生在悉尼市中心经营一间中餐馆。他称,疫情前,80%的收入来自旅行团订单,餐费通常由一家名为Auswonder Travel Pty Ltd(下简称“Auswonder”)的澳洲旅行社结算。
他告诉记者,疫情后没有旅行团,餐馆只能靠外卖勉强度日,但疫情前约$3万澳元的团餐费用还未结清。
“我们老苦了!”D先说,“六菜一汤才$10块钱一位,这点辛苦钱都欠!”
旅行团凭券用餐(图片来源:供图)
向沈瀚追讨餐费无果,他咨询律师后发现该公司董事另有其人。辗转找到时任董事的华人女子M,后者却否认与D曾有合作。
“我想你们的律师应该替你们出头找悉尼国际吧!冤有头,债有主……”
(图片来源:供图)
“我都懵逼了!这么多年都是Auswonder付账,怎么能说不知道?”D先生称,一直以来,都是旅行社操作员(也称OP)在餐馆下单,旅行团凭餐券就餐,最后由Auswonder旅行社付款。
某租车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服务于沈瀚购物店的车队也是由操作员派单、Auswonder结算车费,但疫情发生前半年的近$6万澳元车费被拖欠至今。
服务车辆(图片来源:供图)
记者在Asic网站上查询到,M女士从1999年7月13日起担任Auswonder旅行社的董事并兼任秘书。
添加M的微信询问此事,后者否认与餐馆和车队存在债务纠纷。
电商平台疑关闭,背后公司“夫妻档”?
在旅游从业者沸沸扬扬的讨薪过程中,一家名为“伊恩国际”的跨境电商平台屡被提及。
“伊恩国际”澳洲官网显示,其为上市公司Medilan Pharm的跨境购物平台。
(图片来源:伊恩国际官网)
记者被多名导游告知,去年疫情爆发后,沈瀚开始着手推动电商业务,包括购物App与线下实体店。
他们称,沈瀚在导游工作群里号召大家在“伊恩国际”充值会员,向身边人销售卖商品,“有点像传销,不合作的会被踢群。”
导游群聊天记录(图片来源:供图)
去年12月,沈瀚失联后,众人还前往位于悉尼市中心Castlereagh St的购物店“伊恩国际”,但也无功而返。
记者留意到,该平台目前无法支付,被提醒“系统维护升级中”。
平台目前无法支付(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在“伊恩国际预备核心大群”中,有群员月初曾就此提问,也有群员质疑“公司倒闭了”,甚至有人指责公司,“应该给大家一个交代”,而昵称为“伊恩国际管家”的微信用户则一律表示在“升级维护”,未见对各种质疑做出解释。
群内聊天记录(图片来源:供图)
这个群日前确认已被解散。据知情人透露,不少代理在平台的充值款无法使用,导致群内怨声载道。
“伊恩国际”微信公众号简介为“澳洲悉尼实体店直邮,轻松享受海外购物”,公众号往期推文中可见沈瀚参加活动的照片。
(图片来源:伊恩国际微信公众号)
该公众号注册主体为上海邂私享商贸有限公司(下简称“邂私享”公司),由Enti Financial Pty Ltd全股持有,后者在Asic上的注册董事为Jhon Shen与另一人。
(图片来源:企查查)
而Jhon Shen在“邂私享”公司担任“监事”,法人原为杜某,今年1月3日变更为曹某。
一名自称是该公司的前员工Jenny(化名)告诉记者,公司前法人杜某为沈瀚之妻,夫妻两人共同经营澳中两地旅游相关业务。
曾被央媒点名,行业利益链浮出
Jenny的岗位是操作员,负责为旅行团预定酒店、景点门票和餐厅,以及处理游客投诉,也曾给上述餐馆和租车公司派单。
据她讲述,中国各地旅行社被称为“组团社”。他们在当地招募到游客后,通常会组成10-30人不等的旅行团,并安排一名导游陪同出境,入境后由当地持牌的“地接社”带团观光。
除了旅游景点外,游客还会被安排在购物店停留。
导游提供的旅行社行程单中列有“前往指定的悉尼国际免税店购物”(图片来源:供图)
Jenny表示,处理游客投诉意见的最高层其实是沈瀚。
“比如在购物店买的产品不满意要退货,如果沈瀚点头,通常会退还80%,运费自理。”
她向记者确认,上文中提到的Auswonder旅行社董事M与沈瀚相识。
不过,记者就此询问M是否曾与沈瀚合作时,她拒绝回应,要求记者联系其律师。
记者留意到,上文中提及的“悉尼国际免税店”,早先曾被《青年报》(点击查看 >>)和新华社(点击查看 >>)等媒体点名。
(图片来源:青年报)
《青年报》发布于10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上海的陈先生与家人参团赴澳旅游时,在“悉尼国际免税店”购买回国的若干保健品与驼羊毛毯被鉴定为“三无产品”,后经多番维权方退款成功。
疫情前的“悉尼国际免税店”(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新华社记者2016年暗访该店后写道:
“店内有少量保健品在售卖,还有一些自称‘澳大利亚产’的保健品和羊毛制品。”
“从标价上来看,这些物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
“没有旅行团观光时,‘悉尼国际免税店’空无一人。”
两家购物店停业,“大家都在找他”
记者留意到,沈瀚的微信昵称为“John Shen”,其董事注册信息为“Jhon Shen”。
Asic上信息显示,沈瀚于1982年7月12日出生于上海。而据知情人透露,其父最先在澳洲“开疆扩土”,在业界颇为知名,后由沈瀚“子承父业”。
记者致电Mediland Pharm办公室,电话无法接通;致邮寻求置评,等候约一周,未收到回复。
记者用官方微信添加沈瀚,未获好友通过;拨打其电话,也无法接通。
没过多久,不少导游告诉记者,他们突然被沈瀚删除了微信好友。
3月12日上午,记者前往导游曾登门讨薪的“伊恩国际”购物店,发现并未营业,但店内仍有商品。
伊恩国际购物店(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而位于达令港的“悉尼国际免税店”,则店门紧闭,店内已撤柜。
“悉尼国际免税店”(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目前,玄女士、D先生和王先生等一众旅游从业者仍在苦苦寻找沈瀚。
据他们称,仅悉尼地区未结清欠款已多达约$100万,而沈瀚在墨尔本与黄金海岸均有购物店、导游及车队,“大家都在找他追债!”
律师:“刺穿公司的面纱”
澳洲AHL法律沈寒冰律师表示,“在本案中,欠薪或欠债者是否能获得倒闭公司董事个人资产来赔偿,关键是看该公司的董事是否在经营中有故意逃避债务的不诚信行为。”
“通常而言,公司如果正常运行,由于公司运行的失误或其他任何正常的商业运营,造成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的话,那么公司所要赔付的仅仅是公司本身的资产,和董事的私人资产是毫无关系的。”
沈寒冰律师(图片来源:供图)
“但是,如果董事在所有的商业行为中,如有欺诈行为而故意用破产来逃避所欠债务,那么他的个人资产必须用来赔付,这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英美法中常说的‘刺穿公司的面纱’。也就是说,一旦破产时被清盘师查到上述情况,那么他的个人资产要进行赔付。”
“通常,清盘师会对公司从申请破产之日起追溯两年的时间,来看公司当时的资产是如何花费或转移的。如果其中有明显的逃避债务的欺诈行为,那么这些资产以及接收这些资产的相关人会被追偿,破产公司董事的个人资产也会被要求进行赔付。”
他举例道,“除了民事上的赔偿以外,还有刑事责任。当年澳洲最著名的首富Alan Bond就是因为在破产时恶意将公司资产非常便宜地转移给他的妻儿而被判监禁。”
Alan Bond(图片来源:网络)
如沈瀚看到此文需要回应,或有更多知情者愿提供线索,可与本网记者联络(微信:sydneytodaynews)。
(记者 Sophi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