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或合众:南北战争中的国会(组图)
美国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分裂,长达四年的战事,蓄奴州成立的南方邦联(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曾经几乎要被英、法等国正式承认,纵使最后李将军(Robert E. Lee)战败,南方民间仍然流传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失败主义论述。由此,美国的分裂与重建成为1860年代的政治社会主轴,而象征美国团结的国会,其建筑也在这个时期有了巨大的变化。
国会山庄圆顶完工
美国国会山庄在1814年毁于英军入侵,战后重建以铜包覆木材为基础,但由于空间日益局促、有火灾隐忧,在1856年拆除,新一次的重建虽然遇到了南北内战,却也立下美国政治建筑的典范,巍峨的圆顶于1863年正式完工,上面还有一座近6公尺高的青铜自由女神雕像,这个格局迄今未变。
主导这次修建、特别是圆顶建筑的是当时知名的建筑师托马斯.沃尔特(Thomas Ustick Walter),他在1851年被时任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Millard Fillmore)任命为国会扩建总监,在任期间长达14年,他离任后不久,南北战争也告终结。沃尔特设计的国会圆顶建筑(Capitol Dome),由陆军军需长蒙哥马利.梅格斯准将(Montgomery C. Meigs)指挥施工,从1856年开工,1866年完工。
美国国会圆顶内装。(Getty)
有趣的是,一开始美国国会议员非常喜欢这项设计,仅经由很少辩论就通过10万美元的拨款,部分议员也认为这笔经历足够完成,实际上这笔资金仅够用于早期制造,1855年众议院、参议院通过预算后开始建造,但1858年沃尔特跟梅格斯起了严重争执,由于梅格斯经常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更改图纸,沃尔特拒绝交出图纸,梅格斯则以拒绝批准沃尔特的制图员的薪酬为报复,过程里沃尔特修改圆顶设计,略为调降高度以配合超乎预期巨大的雕像。最后,十年工期总计花费104万7,291美元,如果换算成当时中国的币值,约为60万两白银,足以建造两座台北城,其富丽堂皇程度可见一斑。
1859年秋季,富兰克林(William B. Franklin)接替梅格斯的工作,并与一间公司达成契约,规定以每磅7美分的价格承包剩余工程,也正是这个合约,使得南北内战期间,除了一年的停工外,国会圆顶建筑能够施工不辍。跟圆顶搭配的是其上的自由女神雕像,由艺术家汤马斯.克劳福德(Thomas Crawford)所操刀,这座高5.94公尺的雕像,乃是在罗马创作小尺寸模型,而身上的装饰与符号处处充满美国元素,最后耗费2.38万美元完工,并在1863年底安装在圆顶上。1865年爱德华.克拉克(Edward Clark)继任沃尔特的职位,于1866年完成了圆顶的最后细节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林肯认为国会山庄不因内战而停工,能表示联盟继续前进的决心,而许多底层施工者,在开工时尚是奴隶之身,受惠于内战的解放法令,完工时已摇身一变为自由人。
美国国会圆顶壁画,华盛顿在天使、女神簇拥的天堂里。(Getty)
而圆顶上方的壁画,乃是希腊籍意大利艺术家康斯坦丁诺.布鲁米迪(Constantino Brumidi)费时11个月,于1865年完成的作品《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华盛顿的神化),这幅壁画追溯美国历史,从哥伦布抵达美洲、加州淘金热到西班牙殖民与革命战争都有着墨,壁画除了将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神格化、也是描绘美国“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精神的艺术体现,为此布鲁米迪得到4万美元的酬谢。
美国陆军进驻国会
2021年美国国民兵进驻国会,以防止暴民闯入阻挠国会认证新任总统当选的程序,部队睡在国会大厅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而这幅景象其实是一段历史重现,上一次有部队进驻国会大厅,还是南北内战时的1861年4月。当时要塞桑特堡(Fort Sumter)陷入邦联军之手后,林肯号召人民组成7.5万名部队,麻萨诸塞州第六军团抵达参议院内居住,纽约民兵第七军团、宾夕法尼亚州的部分部队也曾进驻国会建筑,士兵们在国会内部找到各个能入睡的地方安顿自己,据统计最后有4,000位士兵以此为营舍。
虽然传出邦联军在华盛顿特区附近的消息后,有这些部队进驻能够安定人心,但在士兵使用下,当时仅仅使用2年的崭新参议院,被称为肮脏、与虱子共存,并且由于卫生设施不足,国会山庄很快就变得像一个巨大的厕所一样、散发极烈的恶臭,被称为“只有动机最强烈的人才会进去这座建筑”。
国会山庄内部的纪念碑,提及1861年拱卫华盛顿的部队。 (Architect of the Capitol)
而国会地下室当时成为部队烘焙面包的餐厨地点,但因为操作不够谨慎,烘烤的黑烟损毁了国会图书馆不少书籍;国会内部也曾设有临时的军事医院,救治受到邦联军攻击后抵达华盛顿特区的部队伤员,麻州第六军团直到1861年5月才离开国会山庄前往他处作战。
而国会与军队紧密的政治军事关系,也可以从其他面向窥视,在内战过程中,参议员爱德华.贝克(Edward Dickinson Baker)因作战死亡,也是迄今美国国会史上唯一战死的参议院。贝克出生于伦敦,而后移民美国,1860年并在奥瑞冈州当选参议员,是坚定支持向南方作战的人,内战爆发后他以上校军衔率领一些加州民兵参战,然而在1861年10月21日弗吉尼亚州的李斯堡之役(Ball's Bluff)中弹身亡,他的死促使国会成立战争行为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the Conduct of the War)。
“第三政党体系”与内战前后国会分歧
虽然国会圆顶以及壁画处处显示美国的合众与一体,但是实际上当时美国社会分歧非常严重,南方州与北方州对于蓄奴、联邦政府权限等议题进行激烈争吵,其中许多价值争端,至今仍可见到,譬如2020年“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示威中,南方邦联许多人物被大肆批判,而2021年国会山庄暴动,则又有支持者高举南方邦联旗。对南方邦联的两极化评价,其实在1860年代的美国国会早已显露。
从根本上来说,国会与政党政治是美国社会分歧的制度性展现场域,这个逻辑迄今未变。而19世纪初期以来,由于美国国土急速扩张、原有的价值冲突领域的平衡被打破,加上1860年总统大选,共和党籍林肯(Abraham Lincoln)当选、同时共和党也掌握众议院多数,南方7个州眼见屈居弱势、遂脱离联邦,也使得参议院共和党多数更明显,南北战争亦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政治由共和党主导那段时期的开端。
当时期美国进入所谓的“第三政党体系”,即辉格党(Whig Party)渐被1854年创立的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所取代,它与民主党的分歧由中央是否应该集权、对移民问题的态度等这些第二政党体系的争执焦点,转为以是否赞同废奴为主轴。
而当南北内战结束后,美国面临极为艰困的“重建期”(Reconstruction Era),因为林肯在南方邦联军总司令李将军投降后数周就被刺杀,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继任,由于约翰逊具有民主党的背景,且曾任田纳西州长,他处理南方各州的立场与林肯不尽相同,为此他与国会之间、国会内部温和派与激进派间都出现了非常激烈的意见纷歧,激进派的共和党人希望以“绝对忠诚誓词”(Ironclad Oath)来排除以往南方邦联支持者的参政权,但是先后受到林肯、约翰逊以及最高法院反对,且1864年7月《韦德戴维斯法案》遭林肯“口袋否决”,而战后约翰逊跟国会关于《1866年民权法案》的争执,则历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否决、两院再否决总统的否决,堪称是系列冲突最经典的缩影;1868年春季,约翰逊还以1票之差幸免于参议院的弹劾。
在众多的立法争执中,一些重要的宪政精神得到保留,包含此前1865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以及林肯逝世后分别于1868年、1870年通过的《第十四条修正案》、《第十五条修正案》,这几部宪政文件,让黑人的公民权、战后宪政程序、国会议员分配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制度保障,而当时虽规定南方各州以批准修正案为前提重新加入联邦,整体来说激进的惩戒方案并未实施,较为温和的手段,也反映当时政府分立的时代背景。
冲突的遗绪
在约翰逊总统反对严惩南方叛乱者、并在黑人平权议题上向南方妥协的影响下,再加上“败局命定论”(Lost Cause)的流传,南方各州虽然接受战败的事实,但也推出不少“黑人法条”(Black Codes)限制黑人权利,南方州人更成立了三K党,奉行激进的种族歧视政策,这股“白人至上主义”并未随着三K党1871年遭到取缔而终结。
2020年美国爆发“黑人命也是命”运动,示威者大肆对南北战争甚至是更早时期支持蓄、贩奴、杀害印地安人的美国政军领袖的雕像涂鸦或者推倒,美国国防部长于是年7月中颁令,以清单表述的方式列出军营可以悬挂的旗帜,实质上等于禁止军事设施再使用南方邦联旗帜,此往这种旗帜在军营并不罕见;不过另一派具有白人至上思维的反示威者,则高举“Law and Order”标语、强调“秩序”。从今昔对比可见,显然1860年代艺术家在国会建筑上努力呈现出的整合性,虽然经过160年岁月洗礼,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