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接连表态放行中国疫苗 政治斗争让位现实窘境(组图)
“无论疫苗产自哪国,只要它是安全有效的,它们就应该被用于应对疫情。因此,我不认为在欧盟使用中俄疫苗有任何实质性障碍”——1月31日,德国卫生部长斯潘(Jen Spahn)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专访时首次对中俄疫苗开启了“暗示性绿灯”。
无独有偶,1月29日,法国疫苗推广项目首席科学顾问费舍尔(Alain Fischer)教授也公开表示如果中俄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科学证实的话,布鲁塞尔方面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在欧盟范围内使用它们。
两日之内,从欧盟的法德轴心先后传出这样的“重磅利好”绝非寻常讯号。而在法德两国释放出“绿灯暗示”之际,已有欧盟成员国当起了先行先试的排头兵:1月29日,匈牙利国家药物管理局宣布自即日起,中国的国药疫苗与俄罗斯的卫星5号疫苗正式获得在匈牙利境内的上市许可。
一贯对中俄疫苗冷眼旁观的欧盟突然在此时伸出橄榄枝颇为耐人寻味,导致这一重大变故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欧盟内部在疫苗供给上极度短缺的窘境。
欧盟目前投入使用的两款主要疫苗辉瑞疫苗与阿斯利康疫苗均因为产能受限,而出现了大面积延迟交货的情形。1月15日,辉瑞知会欧盟官方称受比利时工厂改造升级工程影响,将暂时按比例削减供货量。
此举引发欧盟多国不满,德国卫生部长斯潘1月20日称,辉瑞的这一行为是“令人烦恼”的,这将严重阻碍德国的疫苗接种计划。与德国和风细雨般的批评相比,意大利方面明显激烈地多,罗马方面于1月22日公开宣布将就辉瑞延迟交付问题诉诸法庭,并指责后者此举是严重违背合约精神之举。
祸不单行,在辉瑞曝出延迟交付的信息之后,另一大疫苗供应商阿斯利康也因产能问题做出了类似决定。1月22日,阿斯利康知会布鲁塞尔方面称由于欧洲工厂的扩产之故,预计第一季度交付欧盟的疫苗总量将比原计划减少60%左右。
如此大比例的削减决定引发了欧盟最高权力机构的强烈反弹,1月25日,欧委会负责卫生与食品安全事务的首席代表基里亚基季斯(Stella Kyriakides)1月25日斥责阿斯利康制药公司(AstraZeneca)未能兑现交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的承诺,并一度要求后者将其英国工厂的部分产能优先交付欧盟而非英国。
在遭到阿斯利康方面拒绝之后,欧委会甚至试图以严苛出口管制的方式强行逼迫阿斯利康交货:1月29日,欧委会宣布启动英国脱欧(Brexit)北爱尔兰协议第16条,阻止英国透过北爱取得新冠疫苗。
虽然这一险些引发英欧之间正面外交冲突的决定在唐宁街方面的强烈抗议之下被暂时封存,但欧盟针对疫苗出口的一般管制条令仍然于1月30日正式生效。根据这一管制条令,欧盟成员国在向英国出口疫苗时需提前报备欧委会,得到后者批准后才能出口英国。
减产反制的往复交锋之下,则是欧盟内部疫苗接种日益严峻的形势。以率先对中俄疫苗开启绿灯的匈牙利为例,该国卫生部门曾公开抱怨称按照辉瑞和阿斯利康的供货速度,匈牙利需要至少30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对国内高危人群的接种。
而对中俄疫苗释出“暗示性绿灯”的德国卫生部长斯潘也在专访中直言,在当前条件下,德国国内的疫苗短缺状况至少会持续到今年4月。
上述内外交困的情势之下,欧盟方面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此前备受其冷落,却在西方阵营之外反响尚佳的中俄疫苗。在这方面,俄罗斯已经先行一步。据悉,欧洲药品管理局已准备处理有关卫星5号疫苗的审批工作。
尽管此时的欧盟转向中俄疫苗仍然带有不少不情之愿的成分,也因此难免夹杂着不绝于耳的政治争议。但随着布鲁塞尔方面逐渐放开对中俄疫苗的准入限制,全球疫苗供给或将迎来去政治化的良机,而回归其原有的科学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