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弹药比手机还便宜,亚洲最大的黑枪产地到底有多疯狂?(组图)
军火生意是项大买卖,黑军火更盛。这不止是墨西哥的毒枭们的生意,在看似“平和”的亚洲,照样也有“黑枪之都”。
每年数以万计的枪械从各地的黑枪作坊流传出来,在战场乃至市井中传出阵阵枪声。
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地区有一个危险的村庄,这里是个没人管的军火加工坊,村子共有多个小的军火加工坊,一个作坊能月产AK步枪20支以上,一个村子每天可以造出上百支不同款式的枪,可获得的利润高达上万甚至十万美元。
这座小镇不时发出的枪声,成了巴基斯坦最大武器黑市的背景音乐,这都是买枪的人们在作坊院落后的简易靶场试枪。
1
这个村子就是巴基斯坦达拉村,一座位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附近的村子,因为靠近阿富汗,达拉村的枪械制造业日益发展起来,土作坊不断生产着各类枪械,满足了阿富汗人对武器的需求。
达拉村被称为亚洲黑枪之都,一个外面看起来很普通的小村子,进去之后才发现另有一片天地。
枪在当地就像镰刀、锄头一样普通,当地人或是把枪扛在肩上,或是随手揣进兜里,然后就在街上闲逛。
大街上手里拿枪的人,就好像我们手里拿着手机一样普遍。
道路两旁的商铺也不是普通的商品,不是卖枪的,就是造枪的,全都大门敞开,没有一丝避讳。在他们眼里,卖枪造枪就和卖水果卖大米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
要说达拉村的造枪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到150多年以前。
当时的英国刚刚占领了莫卧儿帝国,一个英国机械兵落难来到达拉村,被村民救了下来。
为感谢救命之恩,英国机械兵不仅将自己的枪支送给他们,还将枪支装配的手艺传给当地人。
就这样,达拉村为了改变生存条件,开始以贩卖黑枪为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黑枪从制造到贩卖的产业链基本成型,村民们都会造枪。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面临很多的难题,没有造枪材料,因为村子里没有冶炼高纯度钢材的能力,所以他们只能靠捡。
村民们冒着危险,跑到山区里捡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丢弃的坦克,将坦克的钢铁重新融化,用来造枪。
造枪的收入远远高于种地的收入,很快,所有村民都纷纷加入造枪的行列。小小的村庄逐渐变成了一个小型军火加工坊。
因为没有各种检验流程的缘故,他们造出来的枪械价格非常的便宜,美国枪店一把AK47要300美元,这里不到100美元,而且还送子弹。
2
1979年,苏联对阿富汗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也无疑大力推动了达拉村的枪支生意。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达拉村的工匠得到战斗中缴获的苏军AK自动步枪后,将其全部拆开,并完全按照零件并完全按照零件仿制后组装。
很快,第一批仿造的AK47自动步枪诞生了。由于工匠仿造的零件精度好,AK枪的优点都得以保存,而且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在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斗中仿造的AK47大受欢迎,同时达拉村的枪支生意也日益红火,造枪的名声也被传出去。
达拉村生产的枪支在当时供不应求,很多附近的贫困地区都到这里购买。
除了产量高,价格便宜,这里的枪支款式也很齐全,除了AK、格洛克、毛瑟手枪甚至还有二战德国的鲁格炮兵型手枪。
如果碰上喜欢小众的顾客,他们还会拿出美国的muzzlelite无托步枪。
由于村民常年接触枪支,所以任何枪支拿到他们面前,均能够在短时间内仿制出一把一模一样的枪。
2006年,BBC曾经采访当地一位名叫哈吉·阿夫里迪的商人,哈吉拍着胸脯保证说,我们什么枪都能仿造,“就算你拿来毒刺防空导弹,我们也能给你造出来”。一支原产于意大利的半自动霰弹枪售价为1300美元,而同样的一支枪,“达拉造”不到100美元。
达拉村作坊里的工匠都是父子、兄弟和亲戚的家族式关系。一家人有的负责拉膛线,有的进行造枪托而且每年差不多会有一千支的产量。
虽说是纯手工制造,但达拉村的枪支精准度都很高。
枪膛里的膛线是一项要求精确度很高的工作,现代步枪都是用超大型的冷锻机加工膛线,而达拉村的枪匠则是欧洲最传统的枪管镗床一点点的手工拉出膛线。
一条欧洲老枪匠手工拉出的枪管可是好几万美元的。
在这个小镇每天不到8点,街上就聚集了不少买枪人,同时刺耳的枪声也开始不断传来,买枪人开始试枪,试枪没有限制,直到满意为止。
枪声对这里的人来说已习以为常,火药味在整个山村弥漫。
别的地方结婚都是放鞭炮,而在达拉村,他们则选择向空中打枪庆祝。
3
随着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的结束,周围战争的减少,小镇的枪支生意也惨淡了起来,从世界各国过来的采购者也寥寥无几。
巴基斯坦的枪支管理一直都很混乱,买枪不需要任何的手续,也不需要和的证件,巴基斯坦政府对于这种情况非常头痛,于是开始对黑枪市场进行管理。
现在,小镇的军火生意越来越难以维持,政府在小镇的入口处设置了关卡,凡是经过的人都要进行盘查,严格的时候,甚至不允许外国人进入,没有客源,生意就没法进行。
小镇上过去有7000多家军火商店,现在超过一半的都因为难以维持生计选择关门了。
现在他们每天基本上只能生产4把枪,甚至一把也不生产。
一些村民为了生存下去开始转型,有些开始做饮食,有些卖起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有些军火作坊老板让手下工人尝试学习新手艺,比如修手机、家电等等。
现在这里的枪铺中,每两三家枪铺就有一家是在卖食品杂货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不再是武器。
随着小镇出现了更多现代化的便利设施,过去几十年的西部蛮荒氛围正在消失,似乎这以枪为生的小镇也开始了拥抱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