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评“通化防疫一封了之”:严重误判,没有体恤人心(视频/组图)
吉林通化近日出现新的疫情,部分封闭管理市民因为“缺粮少药”,在社交媒体上求助,引发广泛关注。对此,24日,通化副市长蒋海燕公开道歉。25日凌晨,市委书记高志国到部分居民小区检查生活物资配送情况。
据当地最新通报,通化已为66924户居民配送蔬菜包。根据通化当地最新通报,截至1月24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246例,其中确诊病例196例、无症状感染者50例。对一个总人口只有200万左右的小城来说,防控压力不可谓不大。也正因此,从1月20日开始,通化宣布市区所有小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
封闭管理是疫情防控的必要手段,对遏制疫情传播具有显著作用。但令人诧异的是,封闭管理期间竟然出现物资供应紧张、居民“缺粮少药”的景象,在疫情防控已经进行一年多的情况下,这让人难以接受。
是防疫经验不足?——说不过去,一年的时间足够让当地政府吸取各地经验,形成成熟的疫情应对能力;是当地物资储备不够?也不是。在回答媒体的疑问时,当地坦陈“基本生活物资储备充足,不存在短缺现象”。
既然经验并不应该匮乏,且“物资储备充足”“不存在短缺”,当地居民却仍旧出现了“断炊”情形,这只能说明,当地在应急与物资调配能力上出现了严重短板,对可能出现的民生痛点出现了严重误判,在疫情应对思维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
要求居民居家隔离,可以有效防住病毒,但要稳住人心,就要在居民生活保障上“不断档”。换言之,要“防病毒”,也要“稳人心”。通化人为什么要纷纷化身“热搜人”?就是因为当地在实行封闭管理的同时,没有体恤人心,做好后勤保障。
假若当地政府在启动这次封闭管理时,能够充分预判居民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难题,未雨绸缪制定预案,并及时了解居民诉求,就完全可以使他们避免“断粮”情形,也不至于在这轮疫情中损失地方形象。
发生在通化的这次事件给人警示:疫情防控千头万绪,个中情形复杂多变,绝不能仅仅“一封了之”“一隔了之”。防疫,应该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防病毒传播的同时,不能忘了保民生供应。毋宁说,两者在防疫工作中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防疫需要一盘棋,地方政府在应对当地疫情事务时,也要具备全局意识与通盘思维,要努力做到控制疫情的同时,减少防疫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才是防疫的“最优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