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纷纷入场是比特币本轮大涨的主要原因。普华永道(PwC)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加密货币市场,包括摩根大通、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花旗集团(Citi Group)、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星展银行(DBS)等,许多机构甚至开始定期承保这一资产类别。对于总市值不足8,00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场,机构资金体量庞大,即使分出较小比例的资金配置加密货币,也能大幅拉升其价格。
然而,机构投资的追捧可以推升比特币价格,却不会改变比特币缺乏内在价值的本质。
目前,85%以上的比特币已经被“开采”出来,越来越小的产出量也是比特币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视觉中国)
一方面,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目前,各国流通的货币主要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购买力由政府提供保障。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五条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比特币没有任何机构提供信用背书,其购买力完全来自于所有交易者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市场上的比特币交易者认为比特币价值100美元,那么1比特币就能在市场上兑换100美元,也可以当作100美元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比特币的价格波动会如此巨大。
另一方面,比特币也不是一种具有良好功能性的商品。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本打算设计一种“电子现金系统”。然而,作为交易工具,比特币对交易的即时处理能力较弱,且单位时间内处理规模较小,几乎无法用于日常支付。与目前各国发展的数字央行货币相比,比特币在处理交易和转账的效率上乏善可陈。
在剔除货币性和功能性后,比特币只是一个没有内在价值的投资或投机标的。在价格波动方面,比特币更像有价证券,都被市场力量左右。不同的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通常有一个“理论估值”或“合理估值”。虽然大多数时间有价证券会被高估或低估,但是,其价值仍会围绕“理论估值”或“合理估值”上下波动。
相比之下,没有内在价值的加密货币的价值完全依赖市场的共识,失去共识后,加密货币的价格会瞬间清零。因此,投资者应当认清这一风险,谨慎开展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