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人”还是“架桥人”?澳洲“华二代”亲述身份困惑(组图)
本文译自ABC,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澳洲华人周女士(Jenny Zhou)因工作需要而经常往返于澳洲和中国之间,她说自己时常感到被人误解。
周女士是一名双语演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她也是许多华人口中的“ABC”,即在澳洲出生的华人。
Jenny Zhou(图片来源:ABC)
周女士是2012年上海戏剧学院仅有的两名留学生之一。她表示,自己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困惑她为什么“连普通话都说不好”。
“他们无法理解我出生在澳洲的事实,”周女士表示甚至普通话都不是她的母语,因为她的父母说的是上海话。
现在,尽管周女士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她还是会偶尔为自己的发音问题而表示歉意。“我希望有一天大家听不出我有口音。”
像周女士这样的第二代移民可能是在两个世界的交汇点上长大的:在国内要接受父母祖籍国的文化,但也还需要熟悉澳洲的主流文化。
这种经历让一些澳洲“华二代”对自己的身份感产生了疑惑感。
周女士说,新到的中国移民和在澳洲出生的中国移民之间可能经常会出现一些社会隔阂。“他们只是不理解作为一个‘ABC’索要面临的挑战。我认为自己是华人,也是澳洲人。我认为没有必要二选一,为什么我不能两者兼得?”
是“香蕉一代”还是“文化桥梁”?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 )亚洲研究讲师郭美芬(Mei-fen Kuo,音译)表示,许多“华二代”经常觉得自己被夹在了澳中两种文化的期望之间。
郭美芬(图片来源:ABC)
郭博士说,由于他们独特的文化位置,这个群体正在非正式地充当了更广泛的社会和家庭之间的“文化桥梁”。他们将外国的思想和观点带回国内,并以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更好理解的方式进行转述。
不过,在澳洲第一代亚裔移民的子女有时会被冠以“香蕉一代”的贬义词。
这个标签指的是某人外表明显是“黄种人”,而在内在文化上却是“白人”。
郭博士称,鉴于“华二代”在移民家庭中的复杂角色,这显示出使用这些词汇的人缺乏洞察力。“一般来说,‘华二代’在打破民族成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我只想吃个火腿和奶酪三明治”
杜女士(Lucy Du)出生在中国,但她4岁时随父母移民到了澳洲,此后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墨尔本。
年幼时就移民并主要在移民国家长大的人有时被称为“1.5代”移民。杜女士曾是北京的大学交换生,后来在澳洲驻上海领事馆工作了几年。
Lucy Du(图片来源:ABC)
她说,当时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成了“澳洲侨民小圈子”中的一员,这是她从未想到过的。
她称自己以前很看不起在澳洲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因为他们经常独来独往。但在中国,她意识到自己也在经历同样的事情。“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我也生活在了一个小圈子中了,就像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和其他澳洲学生和同事有很多的共同点。”
但杜女士也承认,她自己对澳洲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与澳洲原住民有关的东西了解“有限”。“我觉得挺尴尬的,自己不能深入的向他人讲述(澳洲)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我对板球也没兴趣,完全不知道怎么玩的。”
斯威本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学者Glenda Ballantyne和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 )研究员Aneta Podkalicka的一项研究发现,澳洲“华二代”往往很难选择特定的术语来阐述自己的身份。
“对于一些人来说,试图描述他们的身份真的很令人混乱,他们的想法也不断变化。”
杜女士觉得这种说法非常的贴切,她说自己的文化身份很不稳定,这些年来一直在变化。“我曾经非常讨厌带馄饨到学校当午餐。我只想和别人一样吃个火腿和奶酪三明治。”
相关新闻
(Gleen)
本文译自ABC,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