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俄角色嬗变 大国关系对抗性攀升(组图)
本文转载自印太新观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俄战机12月22日在西太平洋上空的联合战略巡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一阵喧嚷。
中方的四架轰-6K和俄方的图-95轰炸机及苏-35战机各两架,组成了联合编队,对日本海、东海有关空域进行了联合巡航。
随着近年来美国对华政策质变,特别是将西太平洋作为关键战略区的“印太战略”的深入推进,该海域及围绕该海域进行的大国和地缘竞争日趋激烈。
在此背景下,中俄自2019年7月以来第二次在这片复杂的空域开展联合战略巡航,自然显得格外刺人眼目。
12月22日中俄在西太平洋联合巡航。(微博@航空物语)
此次联合战略巡航的影响,不仅限于其自身,而且由于美国内政局的重大变化,引发人们对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改变情势下的中俄关系走向及整个世界局势演进的高度关注。
就在前不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罕见地在新年度大型记者视讯会上接受提问时,特意提示记者“别忽视中国的重要性”,顺势主动谈到其与中国领导人的互信关系,并对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更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就国际社会关切的疫情追责问题,普京从俄罗斯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支持国际调查的正式立场后退,强调“我们要做的不是寻找责任方,而是联合起来解决问题”。
它们都显示出,在美国总统竞选之争日益朝着不利于特朗普的方向演进、美国政局面临“洗牌”的情况下,俄罗斯对中美的态度正在微妙转变。
美国政局的变化可能即将导致拜登政府上台,而它很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将继承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的衣钵,继续沿着遏制俄国的强硬轨道前进。
尚未就任,拜登就已向普京政府释放了不友好的讯息。针对美方认为的俄罗斯对美进行的“重大网络攻击”,他承诺上台后将对俄实施“报复”。
假如这一表态落到实处,就将很可能是其任期扭转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趋向、回归以遏制为基调的美俄关系的开始。
普京在拖延一个多月后终于选择向拜登发出致贺电,表明其意识到特朗普大势已去,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个与特朗普完全不同的政府,并小心翼翼地试图保持两国关系的总体稳定——这是其致贺电的主要初衷。
而面对拜登政府,就意味着普京在特朗普任期编织的俄中美战略三角大棋局的暂时“破局”,其在过去四年构建的战术优势、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的地位,将不复存在,俄罗斯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富于敌意的美国,以及它在欧洲的坚定的同样富于敌意的盟友。
从记者会上主动谈到中国强调两国的高度互信和务实合作,到积极参与联合战略巡航——积极体现在媒体突出报道的苏-35战机为战略轰炸机护航上,普京实已开始未雨绸缪,先声夺人,为后特朗普时代的俄外交转变进行预应布局。
如果拜登政府大幅改变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基调,转而富有敌意和攻击性,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甚至整个世界局势。
在美欧同时对俄均具有同等敌意的情况下,普京应该再无闲情逸致“坐山观虎斗”,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俄面临腹背受敌、安全和发展均严重受制的战略劣势下,如何确保其利益最大化,其可能作出的重要抉择包括与中国走得更近——朝着结盟的方向,采取更多措施。
而印度-太平洋早就变得沸腾,美日印澳早前在印度洋举行了首次四国联合大规模军事演习,同时在西太平洋,英、法、德等欧洲传统大国,也开始涉足,与美日——及将来的印澳——一起,开展更密切的军事和安全合作,结合美国及西方对华整体政策的转变,将对华形成战略压制之势。
这就将促使中俄都有共同的需求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世界大国之间“排排坐”可能终将不可避免,不仅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将深刻改变,而且世界大国关系格局也将相应变化,美国人所提出的“大国竞争”时代将全面到来。
而在大国军力“扎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情势下,大国关系将超越竞争性,变得更有对抗性,并可能进一步激化,特朗普政府官员所警示的“世界性大战”,也变得愈加可能。
本文转载自印太新观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