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穷,我抬不起头”中国20岁女孩自杀身亡真相曝光,父母痛哭:毁掉孩子的“凶手”不是爱,而是…(组图)
前几天,为了庆祝朋友家女儿考第一,我们两家去吃肯德基。
刚上来两个全家桶,妈妈就开始嘟囔:咱家平时可不敢这么奢侈,要不是看你考了第一,咱可不花这冤枉钱!话音一落,正准备大饱口福的孩子,瞬间像犯错了一样,紧张得不知所措。
见状,老公赶紧打圆场:“这不是庆祝考第一嘛,值得!吃吧。”孩子这才缓缓开动,可刚刚雀跃的气氛已一扫而光,只剩沉默不语地吃着。
事后老公跟我吐槽:“高高兴兴挺好,为什么非要跟孩子‘哭穷’?难道非要孩子说‘别吃吧,省点钱’,她才满意吗?”我说:“她是希望孩子能好好珍惜、懂事一点嘛。”
老公立刻反驳:“让孩子懂事的方式很多,但哭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被穷吞噬!”
这句话让我思忖了许久:是啊!生活中我们有多少家长曾跟孩子“哭穷”?原本想让孩子懂得珍惜,却从没想过,“哭穷”之后孩子是否真能如愿变得懂事?
01
“哭穷教育”下的孩子有多可怜?曾看过一则新闻:江西一名11岁男孩站在高楼护栏外想要轻生,好在民警赶到把孩子救下。可被救下后,孩子却嚎啕大哭,不停地捶打自己的头:我是个负担、我是个负担......只要我死了,就不会生病(花钱)了!”
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如此痛苦,甚至急于“赴死”呢?原来,男孩的爸爸患重病,家里的开销全压在了妈妈身上。妈妈为了让孩子花钱不要大手大脚,于是想到了向儿子“哭穷”:“你知道妈妈多辛苦吗?每天起早贪黑为了养你、你爸,你不为妈妈分担,要你有什么用!”
原本妈妈只是想让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殊不知,寥寥几句“哭穷”,却让孩子彻底被愧疚感击垮,甚至想到了轻生来“减轻”妈妈的压力。看得让人心疼!
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前一则新闻同样令人深思:昆明一名20岁女生,被发现时早已身亡多日。在她身边放着一封给家人的遗书,上面写道:“从小我就羡慕有钱人家的孩子,我因家庭条件不好,总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我从来不敢跟你们要求什么……”
字里行间,透露着女孩对生活的不自信。因为“穷”,她最后以“死”来解脱。我们无法责怪她的父母,失去女儿,他们势必比谁都难受。可我真的想求全天下的父母,再也别对孩子说“我们很穷”。或许家庭经济状况不如意,但父母对贫穷的态度和行为,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境是“贫瘠”或“富足”。
知乎上就有个话题:“家长对孩子哭穷会有什么影响?”底下几乎每个答案都负能量满满,看得让人难受不已:“无论做什么,只要涉及到花钱,就会变得十分纠结又痛苦,感觉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在学校两年不愿意跟人说话,不愿意接触新朋友,很自卑很内向。”“没一丁点自信,觉得自己天生矮别人一截,从小特别懂事,强行压制自己的需求,觉得什么都可以不用买。”……
原来,贫穷不是最痛苦,最痛苦的是父母向不断地灌输“你很穷”的毒药!作家埃德加·布莱索曾说:假如孩子从小就被灌输成一个“穷人”,那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深谙此理!听多了父母哭穷的孩子,总是不自信、没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更不敢为自己的利益争取。
一直给被灌输“我们很穷,不能和别人比”理念的孩子,到最后慢慢“吃穷”了孩子的心性,让孩子自卑到谷底。正如网上那句话:“父母的哭穷,让孩子习惯了面不改色地承受最坏的,却永远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最好的。”
02
穷不可怕,心穷才可怕其实很多父母向孩子“哭穷”,并不是因为真的穷,而是因为怕孩子没金钱概念、花钱大手大脚、喜欢攀比……然而,频繁地“哭穷”经年累月对一个孩子产生的影响,很多家长根本无法想象。记得以前就看过一个综艺节目,对一个名叫九总的“抠门大叔”印象深刻。
九总家住北京四环,一家五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竟然只要几百元!每天早晨,家里的水坚决不用,骑车10几分钟去单位上厕所和洗脸刷牙。
家里只要能摸黑绝不开灯,要开也只能用最低瓦数的。而要用电的电器都在单位充好电:手机、移动电源、电动车电池……
给老婆一年的开销,所有东西加起来绝不超过一千元,甚至更少。
一辆三手QQ车,没手刹,三档挂不上,启动困难,但也从来不修。甚至到了三伏天,也绝对不开车空调,车子也从没开出过五环。
有网友说:省钱省成这样的人,他的童年生活一般都过得很苦。的确,九总从小就在父母的一片“哭穷”声中长大。他上中学时,父母离婚,每次向父母要生活费,他们都哭穷,并把责任推给对方。
童年这段经历,导致他长大后哪怕可以赚钱养活自己了,却也无法安心享受。只要一花钱就不由自主地算计,潜意识觉得自己不配用好的东西,一辈子过着“打折的人生”。
日常生活中,我见过有不少父母就经常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和别人怎么比?人什么家庭,你什么家庭?”“你一个玩具,顶上咱家一个月的伙食费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这身衣服都穿了10年了,你倒好,衣服才买一年就又要买新的。”……殊不知,父母经常给孩子灌输“我们很穷”,就像给孩子注入了一管“慢性毒药”。
长大后,这些“穷思维”会一直根植在孩子心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观、婚姻观,甚至终其一生也难做到自治自愈!
03
作为父母,频繁向孩子哭穷,真的会把孩子的心性哭穷。要知道,物质穷不可怕,心穷才可怕!或许有人会问,难道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吗?当然也不是。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不用“哭穷”,同样也可以养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一、“三不要”让孩子打破“穷”思维:
1)
不要告诉孩子“这东西很贵,我们买不起”;要告诉孩子:“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现在已经超预算了,只能下次再买。”鼓励孩子:“喜欢吗?我们可以自己劳动赚钱来买,喜欢的东西要自己争取。”
2)
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钱,只能靠你了”;可以问孩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为你做什么?”3)不要告诉孩子,“这些都一样,买最便宜的”;我有个朋友,经常因为妻子买了一件非打折的商品就大发雷霆,吵得不可开交。这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因为吝啬,而是因为他已经被“穷”的思维深深禁锢。日常教会孩子辨别商品的价值:“不是越贵就越好,也不是只有便宜才能买。”
二、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要知道,聪明人应该脑子有钱,而不是心里有钱。我们可以定期给孩子一点零花钱(不用多),并告知他们,想要买的东西,都可以自己买单。顺便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还可以用来帮助他人。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于钱之外。
比钱、拼权都是假的,拼智慧、拼情商、拼给孩子最好的传承。愿我们每个父母都做聪明父母,不向孩子“哭穷”,也能养出“心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