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3万人被骗99亿!恐怖内幕遭深扒:被“潜规则”的她们,根本一无所知(视频/组图)
最近,我看到一则很不可思议的新闻。
某旅行社经常组织免费旅游,还会定期发红包等等。各种福利应有尽有。可别以为是什么慈善机构,牌匾写得清清楚楚:**国际旅行社。
当然它的免费,是有“门槛”的。那就是,面向的客户群体必须是老年人。一看到免费,有些老年人就会蜂拥而上。有便宜不占是傻子。75岁的黄爷爷也不例外。他免费领鸡蛋、大米后,成为了旅行社的会员。随后,他被旅行社工作人员拉进微信群。群里经常会发些福利,比如免费旅游,红包等。同时还会普及一些健康知识。
工作人员知道黄爷爷身体不好,会主动问候。为此,他感到非常暖心,对旅行社的举动称赞不已。过了些日子,工作人员给黄爷爷介绍一款名为红原牦牛奶。“牦牛奶喝了可以调节心血管、调低血压、改善血脂,还可以抗癌……”
原来,旅行社不过只是“噱头”,真正目的是卖牦牛奶。但不少微信群友喝过都说好。
于是黄爷爷也掏钱买了一瓶。红原牦牛奶价格不菲,动辄上万块。喝了一段时间后,黄爷爷发现身体没有任何好转。这时候,他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而且不止是黄爷爷被骗。据统计发现,至少有70位老人购买了牦牛奶。花费均在1万元以上,花费最多者,高达5万多元。有句俗话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如果有,那它后面跟随的必定是“陷阱”。“**国际旅行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专挑老人下手。说是免费发“福利”,实则是“放长线,钓大鱼”。
比起这,有些骗子的行骗手段更令人发指。
“钱花光了,人也没了,还留下一屋子的保健品!”上海市柴女士无助地喊道。我以为“一屋子”,是情绪失控时的夸大描述。万万想不到,真的是一屋子。目光所及之处,床上、地板上、桌子上……保健品堆积成山。
据报道,柴女士的父母购买保健品已长达5年,花了十几万元。这十几万元,是俩老人一辈子的积蓄。柴女士说:“父亲出车祸那天,除了在他的口袋中找到的700元,其余,一分钱也没有了……”俩老人平日省吃俭用。而牙缝里省下来的钱,都拿去买保健品了。
俩老人从来不敢跟子女提起。甚至子女平时看望他们时,只允许在客厅见面。根本不能“踏足”房间。
直到父亲去世后,子女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保健品。一定有人好奇:买那么多保健品,钱都从哪里来?借。
一开始,钱不够就去问邻居借。久而久之,邻居不肯借给他们。他们就去赊账。先买回来,等到发退休工资再还。
为什么两个老人要买这么多保健品?买来吃?显然不可能。直到柴女士发现两份“承诺书”。“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承诺书”上写着:
凡购买使用我公司某产品的用户,
当您年满100周岁的时候,
凭有效身份证可以获得奖励人民币100万元整。
夫妻两人同时签约优惠价购买某产品成为宣传推广代表。
夫妻双方都活到100周岁时,
可以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
也就是说,购买其产品后,必须要活到100岁,才有奖励。光是听,我们都觉得很扯。来,我再来给大家看个更扯的。
右边的承诺书最后括号小字注明:承诺书对1928年后出生的才有效。而早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3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这也等于,活到100岁是非常非常小的概率。再直接点,到处行骗的公司会撑那么久?尽管如此,老年人根本意识不到,这是骗局。所以说白了,这些人就是在光明正大行骗!
这种“套路”,实在太可耻了。
保健品行业,算是近年来崛起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预计它2020年的销售收入有望达到3500亿元。
图源:食品伙伴网据数据显示,仅仅3年时间,它的销售额增长1000亿元。这是十分可观的数据。众所周知,一些保健品可能是三无产品,但卖出天价。
图源:微电影《较量》
之前那起中国规模最大,涉案金额最高,受害人最多的金融犯罪案件。
他们10年内行骗16省市,集资诈骗金额高达99.5亿多元,受害人数多达23万余人次…
暴利就是这么来的。有暴利就有市场。骗子敢于胡作非为,因为他们知道,老人好骗。2018年长春市一份《老年人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显示:42.8%老年人曾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
图源:中国市场监管报这仅仅是针对长春市的调查。如果放到全中国,可能比例远不止42%。毕竟只需一句温馨问候,老人就会放下所有防备,言听计从。
有的老人为此搭上毕生的积蓄,甚至连同性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92岁的梁奶奶,从2014年开始买保健品,花了将近200万元。
直到口袋里只剩下10块钱,她才意识到自己走上了“不归路”。梁奶奶以前是小学老师,也是杭州第一代股民。如果她踏踏实实颐养天年,日子绝对不会差。
图源:钱江晚报偏偏这时,保健品推销员走进她的生活。推销员平时对梁奶奶嘘寒问暖。
推销员一天二三十个电话,隔三差五就亲自上门。甚至还给梁奶奶洗脑,让她不要听儿女的话。
恰好梁奶奶心很软,人家对她那么好。她不买就会觉得对不起推销员。面对这样的母亲,梁奶奶的儿子被逼无奈只好报警。然而,报了好几次警,都无济于事。
梁奶奶遇到新产品要买,推销员态度好也要买......
好在,梁奶奶只是赔了毕生积蓄,而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浙江嘉兴,74岁的老人管英东身体不好。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保健品。由于推销员太暖心,她忍不住买了一盒保健品。
这一买就是3年。总共花了32万,而她身体完全没有好转。最终,她在保健品公司组织的活动上去世了。
管英东的女儿一直想不通,一向很节省的母亲为什么会迷上保健品?“我妈妈原来是一分钱掰成几半花的人。”在他们家的窗台下,有一行小字:本人不小心掉了拾元钱,请捡到能还我。署名是管英东的姓名和地址。
图源:冰点周刊我想,也许答案就“藏”在推销员身上吧。管英东的女儿回忆道,“那个推销员20来岁,嘴很甜”。
她总是不停地母亲推荐:“阿姨我这个东西,就是治您这个高血压的”。她陪着管英东聊天,邀请管英东去旅游。管英东的女儿常常中午1点下班回家,一般都见不到母亲的人影。
因为母亲又被推销员“邀请”出去玩了。你看,推销员比亲生孩子要“孝顺”100倍。我记得在一次街头采访中,一些老人被问到她们为何这么依赖保健品?
有的人说:“有时候是骗人的,但是我觉得他们(推销员)说话挺贴心的。总比孩子强,孩子好像是跟我们沟通太少了。连骗我们,他也不去骗。”
“我也觉得他(推销员)说得好,他也很关心我。”
“在家待着也没意思,就找个娱乐场合,解决心闷。”
总而言之,老年人花钱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关心和陪伴。可不成想,这只是一场骗局。而这种骗局,最可怕的不是经济损失。
而是受害老人的心理创伤。所以比起谴责骗子的无底线,我们更该思考的是:
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有句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果发现父母被骗了,我们不能一味指责父母愚昧无知。你要知道,保健品“横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老年人普遍孤独。
而这份孤独正因为子女不在身边,缺少陪伴。这一块,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给父母补上。
1)放下手机,多点陪伴,按时和父母打电话。
2)引导父母,在高额投资或买贵重物品前,多征询年轻人的意见。
3)在父母还没接触骗局前,我们要给他们传输防骗知识。
有耐心一点,站在他们的角度,教他们辨别是非。就跟当初他们教我们使用筷子一般。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要丢掉对父母的关心,只要你没空,骗子一定会“趁虚而入”!等到那时,后悔早已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