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双性恋、跨性别、异装癖…网友为这个女人吵了一年(组图)
大家好,我是田静。
我有个gay蜜叫Mathew,他看待世界的方式总是让我拍案叫绝:
他跟我科普说,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儿童冒险故事《绿野仙踪》,其实是部同性恋圣经。
这就算了,这段时间,他为一个女人跟网友展开长时间的讨论:这个女人身上的跨性别气质另她着迷。
有人却觉得女孩不过就是有点异装癖。又有人反驳了,她如果没有点双性恋倾向,这绝对说不过去。
我还以为为着谁吵吵呢,结果是蓄势待发,一直定档撤档的——
——《花木兰》。
吵起来的网友都是98版动画片的粉丝。
木兰在落选新娘之后,一首《倒影》:“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分明是深柜中的痛苦吟唱。
迪士尼这次重拍真人版,要砍掉中国将军李翔的角色,Mathew立马加入讨伐的网友骂战,原来李翔在他心中是双性恋英雄。
李翔并未在木兰变回女儿身之后爱上木兰,反而在仍是男装花平的时候,就被ta深深吸引。每次看到“我要把你变成男人(I‘ll make a man out of u)”,Mathew都兴奋不已。
△《花木兰》是迪士尼最酷儿的电影,没有之一
跟他一样gay达警觉的网友们,一面争论木兰到底仅是异装癖还是跨性别,又在diss迪士尼砍掉李翔,到底出于metoo的考虑,还是背对了整个LGBTQ群体。
我就奇了怪了,这不就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故事吗?性别身份有这么复杂?
哪里是什么双性恋女英雄
她只是女扮男装的普通女孩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还未上映就遭遇口碑滑铁卢。
中国观众说电影难看的时候,不免会提到老美把《花木兰》拍成了公主片,女主缺乏成长,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是骨骼惊奇的天选之女。
迪士尼塑造了一个天生强大的花木兰,从而完美地忽略了木兰精神。
在本土观众看来,花木兰不是有超能力的原力女神,而仅仅是替父从军的普通女孩。
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才算是木兰完整的真善勇的精神成长故事。
除此之外,木兰身上最大的戏剧点必须是「女扮男装」。原诗词中,“安能辨我是雌雄”就写得很妙。
从动画片到真人电影,抛开精神之外,木兰的性别和取向也是人们广泛讨论的点。
海外观众把她当成酷儿先锋,动画角色李翔更是许多人追捧的双性恋英雄。
一条突然走红的微博,讨论的也是木兰性取向的问题,很多人觉得花木兰生理性别女,社会性别男,自我认同男,爱好是男,属于亚裔跨性别gay。
△电影原来这么精彩?
放在我国古装片,用烂了的女扮男装设定,居然引发了直男直女以及lgbt圈的集体狂热和猜想。
这些讨论其实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花木兰故事的初衷,女扮男装当然不是为了凸显性别意识有多复杂,而主要在于凸显一个平凡女子的「勇」。
木兰当然是三百六十度的女孩,毕竟她退伍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就很普通一个喜欢搞美妆的女的。
女扮男装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经久不衰
《花木兰》之后,女扮男装的设定被人们拿出来小范围讨论了一下。
毕竟在我国,从民歌戏曲到现在的影视作品,女扮男装一直经典叙事。这个设定之下,诞生了不少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
花木兰替父从军,展现出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能量。
还有绝对浪漫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幻化成蝶的爱情故事。
△吴奇隆、杨采妮版《梁祝》
祝英台打扮成英俊男子模样,潜伏于学堂。
本来想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像男子那样专心搞事业,结果不曾想最后还谈了个三角恋爱。
人算不如天算——
这个恋爱谈得也是相当浪漫,在学校读书那段时间,梁山伯曾对祝英台的身份感到疑惑,他询问:“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原来古代女扮男装唯一区分的是耳洞,那时候的女子自幼时起就会打耳洞。
祝英台回答:“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她解释自己的耳洞,是因为从小扮观音。让梁山伯不要搞事情,专心读书,谈恋爱不如搞前程。
梁山伯听完,悻悻回答道:“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爆炸,明知道英台是男子,梁山伯还是忍不住表白了。
从此不敢看观音的意思是他恋慕于她,观音是神圣的,但因英台扮过观音后,山伯想到观音就心中旖旎,不负神圣,所以不敢看观音了。
LOVE IS LOVE。
因为这段绝妙的情话,英台和山伯间的爱情故事又变得崎岖先锋了许多。
同样的,“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女驸马冯素珍也是不朽的女扮男装角色。
这段黄梅戏主讲的是,清朝时期,一个湖北道台的女儿冯素贞,她的丈夫被嫌贫爱富岳父母诬告入狱。
丈夫坐牢后,冯素珍被逼嫁给宰相之子。
叛逆的她不服气,所以扮成男子出逃,冒用丈夫的名号去参加科考。
△87版黄梅戏《女驸马》
结果不知是学霸的基因还是爱的力量,冯素贞应试中魁,被皇家强招为东床驸马。
可怜如公主,洞房花烛之夜,她听了一晚上别人的爱情故事,最后还成就了别人美满姻缘,刚结婚就离婚。
虽然公主失恋了,但冯素珍的形象是不朽的。
「女扮男装」这个套路和设定,被赋予了挣脱阶层、父权的神奇意义。
男装的背后,永远是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若不是生活所迫
谁又真的想穿男装
在古代「女扮男装」的确是勇气可嘉的行为。
不及我们现在可男可女,可攻可受,在古代,由于阶级身份束缚,种种家规限制,男子不能轻易穿女装,女子也不能轻易穿男装。
那时候没有sk-ii小灯泡,也没有网红带货热玛吉,男女肌肤一般粗糙,很大程度上分辨男女全靠身上穿的衣服,以及——身份戳穿的时候一头散落的秀发。
女子穿男装是忌讳。
花木兰扮成男子冒名从军,立功了还好,反之就是欺君大罪。
祝英台作为黄花大闺女一副男子装扮,整天在学校上课,和一群男同胞厮混,吃在一起,喝在一起,没准还共住男生宿舍。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她很可能风评受害,再很难嫁得出去了。
△杨采妮版祝英台
私以为那些女扮男装的故事被视为经典,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打破女性气质刻板印象的叛逆劲儿。
今天的影视作品,有太多「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
男扮女装的扮相多半粗鄙不堪,大红嘴唇、大泪痣,走路摇头晃脑撅屁股,通常用来戏谑和搞笑。
女扮男装多是为了制造些阴差阳错的暧昧和情愫。女孩装扮的俊朗小生看起来还有些反差萌。
可那个时候的女子扮成男性,绝不是为了美感或者爽感。
她们真真切切想要获取的,是社会上男性才有的社会资源。
我相信祝英台不是为了认识梁山伯才要女扮男装的,她就是想像男孩一样去认字、读书、搞学问。
花木兰除了心疼她爸,还多少有点想要实现政治抱负的意味。替父从军、为国尽忠,但参军的前提是转变性别。
最讽刺的还是女驸马的故事,一个女生要拯救丈夫的条件是——化身为男性。
只有成了男性才可以参加科考,才可以获得话语权,才可以扭转乾坤。
类似的故事还有《女统领》。
△《女统领》出自《清代野记》
清朝统治初年,有一个安徽人姓朱,科举不中便从军为书记员,朱某跟随大军四处奔波,隶属一名姓陈的统领麾下。
陈统领十分倚重麾下的朱某,一天夜里,陈统领忽然召朱某前来饮酒,且只允许他一个前来,喝的差不多了就说要一起睡觉。
饱读诗书的朱某怎么肯,誓死不从,最后陈统领拔刀相逼,这才从了。
朱某上了床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统领大人是女人,十分开心。
久而久之,因没做防护措施,统领肚子越来越大,快瞒不下去了,只能向总督陕甘的大帅左宗棠禀报。
左宗棠见之,未斥责怪罪,而是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两人生孩子带娃去了。
女扮男装并不全是大女主的爽文,像《女统领》这样几乎等于军内通奸,还要被迫生子的悲剧也存在。
说起来,女扮男装也折射了男权社会,压在女性身上的一座山。
许多女扮男装的故事,四舍五入都在说明,很多古代的女性没有选择,唯扮成男人的样子才有出路。
但即便这样,也不可否认,女扮男装是对女性固有气质的打破,有勇气这么做的女孩,的确算得上那时候的先锋女朋克。
中性风是
女扮男装的现代显学
到了思想逐渐开放的现代,人们开始推崇较为中性的形象打扮,某种意义上也是新时代的「女扮男装」。
2005年,年仅21岁的李宇春,通过超级女声节目,一举成名实现人生奇迹。
那时候没有网络打投、节目内定、水军刷票,李宇春山呼海啸的人气都是靠粉丝,一条一条的短信支持来的。
节目中李宇春,摆脱了乖乖女的形象,留着不羁的短发,穿宽大的T恤,用“像个男孩”的方式,脱离了固有的女性气质,反而获得了观众的爱。
亦男亦女的艺人胚子,这一切赋于了她,少女版张国荣一般的性感气质和梅艳芳一般的百变可能。
即便到了现在,中性风早就不算个事儿,李宇春依然「玉米」遍地,超女中无疑她就是发展得最好的一个。
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花木兰》只是必背课文,《女驸马》看不进去,祝英台是首浪漫的轻音乐。
只有偶像李宇春,她塑造出来的女性新形象,才让我们恍然大悟女生居然还可以这么活,可以这么洒脱。
这个爸妈眼中教坏小朋友的男人婆,就这样成为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精神icon。
她成为我记忆里「女扮男装」的人事中,最具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近代事迹。
为了话语权
她们被迫中性化
李宇春式女扮男装多少包裹在灯光、舞台的明星梦下,有许多浪漫的想象,自由美好得有些遥远。
现实生活里,女性依然会为了生存、为了抢夺男性资源,不得不在举止谈吐中,被迫中性/男性化自己。
网络上走红的女摄影师邓璐,那时还不能扛着70公斤的斯坦尼康健步如飞,这种柔弱的女性身份,阻止了她靠近剧组里的摄影机,因为觉得晦气。
她为了获得尊重和力量,每天坚持健身7小时,扛起摄影机酷到飞起的时候,她不输任何一位男性,被誉为当代花木兰。
从事律师行业的水水,生活中就是个天天冒粉红泡泡的小女生,说起自己的工作日常完全与「律政俏佳人」无关。
但在工作上,她要故意表现得比硬气更硬气,比理性更理性。只有这样,接待客户、跟人讨论案件的时候,她才能被选择。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是因为水水吃过女性气质的亏。
△《非自然死亡》
一次对接离婚案件的时候,听到当事人的惨痛遭遇,水水一时没控制好洒了两滴泪,就丢失掉这个客户。因为人家觉得情绪化特别不专业。
庭审就不必说,女律上庭,为了增加在法官面前的信誉度,她必须表现出比男性更理智更严丝合缝,相反男律师偶尔撒泼打滚,竟因真性情而讨人喜爱。
△《非自然死亡》
职场上的「精神女扮男装」更是比比皆是。
女性求职,常在简历上写下“不婚不育”提高竞争力:我们可以“像个男人”,甚至吃苦耐劳“比男人还男人”,成为贵公司的隐形螺丝钉。
商场如战场,女性企业家如董明珠,为了抢夺时间,每天化妆保养时间不敢超过5分钟。
大部分的女政治家,都会故意压低自己的声音,因为比较尖的女性声音听上去没有可信度,而男性声音天然就具备某种受人尊重的特质。
在现在这个时代,「女扮男装」,或说穿得像个男孩,已经绝对算不上离经叛道。女孩可以剪短发、寸头,衣服随随便便就是男友风、中性风…
但为什么「刻意性别化」、「目的性的去女性化」依然存在?
每次看到女性被迫男性化,我都有一种辛苦修炼了上千年,只是解放了身体穿着,而并未真正解放思想和偏见的无力感。
逐渐开始拥有穿衣自由、腋毛自由、职业选择自由…究竟还是没有触及真正权利的口头承诺。
我们还是要男孩子一些,才能赢得同等的尊重。
我们还是要男孩子一些,才能更好的生存。
我们还是要男孩子一些,才能走进更大的世界。
不管男女,我都真实的希望,气质只是一种形容词,不再是男女性的枷锁,男孩可以娘,女孩可以柔,女孩也可以刚。
我们不再需要扮演,就可以做自己。
那时候的「女扮男装/男扮女装」,不再是委曲求全为了获取某种资源,而仅仅是全凭自己喜欢,想要彰显自我风格而已,就跟“今天想走可爱风”一样稀松平常。
我现在觉得花木兰是双性恋女英雄,也能自圆其说。
某种意义上说,在木兰身上看到的双性气质,是对她勇敢女扮男装的肯定,老叙事有了新意义。
花木兰之所以无法取代,正因为她忠于自我,这也是一种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