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经济美联储开出“猛药”(图)
8月27日,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在线上召开。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会上宣布了美联储对货币政策框架的重估,即有关“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声明”的更新,其中包含两项里程碑式的改革:
一是,美联储将正式引入“平均通胀目标”,鲍威尔的表述为“美联储寻求在一段时期内令通胀平均达到2%,因此在通胀持续低于2%一段时期之后,货币政策将寻求令通胀保持在略(moderately)高于2%以上一段时期”。也就是说,如果通胀水平长时间低于2%,美联储将采取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即使“矫枉过正”(导致通胀水平超过2%)也在所不惜。
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的发言预示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出现重大转向。(新华社)
二是,美联储对于就业市场评估标准也做出调整,利率政策将参考就业人数与最高水平的“差距”(shortfalls),而不是与最高水平的“偏离”(deviations)。也就是说,美联储将更加重视在就业不足时刺激就业市场,而在通胀不高的情况下,就业可以在其最高水平甚至更高水平上运行而不引发美联储的升息动作。
美联储政策的这次“关键更新”意味着,为了使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重新焕发活力,美联储将长期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通胀水平攀升至2%左右,或者美国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也不会显着下降。尽管鲍威尔在大会上表示,如果通胀压力过大或者通胀预期偏离美联储的目标,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做出政策反应,但是此次政策更新令美联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通胀和就业目标上限的束缚,使其能够放开手脚采取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
当然,即使美联储货币政策在今后火力全开,鲍威尔口中远高于2%的通胀水平也未必会到来。由于新货币政策框架目前仍未完全公布,其实际操作可行性以及最终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毕竟2008年金融危机后,连续多年的低利率环境以及数万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也未能令通胀水平升至预期目标,高通胀以及充分就业或许只是美联储的一厢情愿。
总而言之,美联储开出的“药方”看似能够有针对地解决发达经济体长期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的“三低”通病,实则还是货币经济学一贯“印钞”救经济的思路,治标不治本。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贫富分化等诸多难题,不通过结构性改革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美联储能做就是维持美国经济表面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