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的本色:在争吵中前行在非议中合作(组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9月4日对希腊进行访问,此前他访问了西班牙与缅甸。8月25日至9月1日中国外长王毅访问了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德国等欧洲五国。王毅刚刚结束欧洲之行,杨洁篪就再赴欧洲,中国如此频密地对欧洲进行关注引发热议。
不少人将中国的外交动作同美国高层官员三次在疫情期间出访欧洲对照起来看,认为中国在同美国争抢欧洲。也有分析认为欧洲各国政府的「承诺疲劳」感日益增强,中国在疫情吿一段落后对欧洲继续开展魅力攻势。还有观点指出,中国同欧洲在新疆、香港等话题上分歧明显,北京希望消除中欧关系危机。
9月3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右)在马德里会见杨洁篪。(新华社)
种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逻辑。在中美矛盾频发的大背景下,中国有任何风吹草动自然被认为和美国有关。当美国抛出来一系列新的说法时,国际社会本身也希望听到中国的回答。将中国的行为说成是主动应对美国也好,被动回应美国也罢,这些都无可厚非。将中国同美国放在一起比较的舆论氛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消失。这种解读不代表北京有相关的意图。
欧洲各国对中国「承诺疲劳」背后,是中欧之间一系列重大议程进展有限。抱怨总是难免的。实际上王毅、杨洁篪的欧洲行也意在推进合作。筹办好下一阶段中欧高层交往、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尽快签署《中欧合作2025战略规划》,这些是重中之重的话题。
中欧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这一点北京并不想放大。但在其他非中国官方舆论场中,不少欧洲国家政要都表示交涉了相关话题。那么,这些话题在中欧关系中的分量到底几何?从王毅说「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有不同看法十分正常」看,中方并不将这些问题称之为障碍。
中欧该合作还是要合作,中欧该有分歧还是会有分歧。现实已经说明中欧合作不可能中断,同时中欧分歧也很难消弭,因此,既不能过于乐观地看待合作,也不能悲观地无限放大分歧。在争吵中前行,在非议中合作,大概就是中欧关系的基本色彩。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显著的特点是「变」,会如何变?只要方向正确,变化就是可控的。王毅、杨洁篪作为执行外交战略的外交官,频频聚焦欧洲足以说明中国在战略上是重视的,中国力图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加强中欧之间的利益交融点。战略判断需要不断巩固,但中欧的总体大方向并不会改变。
西方政客们出于政治正确考量,不可能对香港、台湾、新疆问题保持沉默。但中欧双方也在拿捏这些话题在双边关系当中的比例,确保其不成为双方进一步合作的障碍。归根结柢,政治人士的表态固然重要,但各国在后疫情时代的真正需求,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