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物理学博士入职街道办事处被群嘲,但我却觉得没毛病(组图)
现如今,出国留学早已不再是有钱人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可以走出国门,领略不同文化,然而,在许多人的固有观念中,读书、出国依旧不过是为了镀金,最终实现“升值,加薪,走向人生巅峰”的美好理想。
于是这几天,类似的消息接连不断地惊掉了许多吃瓜群众的眼眶,大呼“人才浪费”——
#深圳哈佛博士街道办副主任#
#清北毕业生应聘余杭街道办#
街道办,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街道办
这是一份2018年余杭区街道办的招聘公示,一经曝光,就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可以看到,在杭州市余杭区街道办的综合管理岗位中,入职者清一色的都是清华北大硕博毕业。
这惹来不少网友吐槽,“中国内卷化太严重了!小小街道办岗位都抢破头了!”
随后,又有一份深圳南山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个人简历被曝光。
这位街道办副主任,不仅曾经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过副教授职位,还拥有着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拥有这么高学历的她,如今在街道办,负责街道三区融合、社会建设、社区教育、文体工作,分管社会事务、文体站,对接西丽国际科教城规划落地工作,挂点大学生社区。
这些工作职责看起来非常的基层化,和她曾经的诸多学术型title,如担任副教授的哈佛物理学博士、入选“未来科学家”项目等,有些格格不入。
这样的人生和职业选择,也让许多人表示难以理解。
难道,这些花了血本培养出来的清北硕博和哈佛海归,就是为了在街道办,处理一些和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太相关的事情吗?
再加上今年愈发严峻的就业环境,这种看起来“求稳”的现象,瞬间引燃了不少人的焦虑情绪。
经济下行、互联网大厂996不停、岗位极度不稳定、“35岁退休”······这些都让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进入体制内,就连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也开始进入恐怖的内卷化,丧失活力。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当然不。
因为,你想象中的街道办,和事实中的街道办可能并不一样。
就比如,深圳南山区街道办,其辖区林立的高科技企业林立,创造的经济价值十分瞩目。
去年财政总收入1665亿的深圳南山区,仅仅以一区之力,就超越了吉林、黑龙江等东北老工业省份全省的财政收入总额。
除了经济实力一流之外,深圳南山区在科研创新领域也不逞多让。
上一次,深圳南山区“喜提”新闻热搜,就是#美国制裁粤海街道办#。
2018年被川普制裁的中兴,2019年被美国封锁的华为和大疆,总部都曾坐落于深圳南山区的粤海街道办。
于是,网友们戏称“美国贸易战的对手,竟然是小小的南山区粤海街道”。
而罗林姣所任职的南山区桃园街道办,管辖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大学(丽湖校区)等高等院校。
这些学校,无疑是深圳市无数正在蓬勃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输送基地。
类似罗林姣这样的人才,将在这里致力于统筹规划高科技企业的扶植政策、培养优秀大学生的社会建设等工作,这些似乎和我们日常所设想的处理鸡毛蒜皮事物的居委会工作,相去甚远。
和深圳南山区相比,招聘了数名清北硕博的杭州余杭区也毫不逊色。
拥有着阿里巴巴总部的余杭区,辖区内上市公司多达数十家,全区去年GDP达到了2824亿元,位居杭州十一区三县第一,甚至已高于某些西北欠发达省份全省的GDP水平。
余杭区工程项目预览图
这样的街道办,并不是我们眼中处理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的社区办事处,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也绝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带着红袖箍满小区溜达的居委会大妈。
他们日常工作更多涉及的是服务企业、搭建平台、产业规划等领域,所负责的也是落实该区域整体的建设发展、产业优化等工作。
比如早在2016年,深圳市就推出了“ 苗圃计划 ”,意在结合深圳主要产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引进紧缺专业干部,并优化队伍年龄、来源等结构,而来到街道办任职的高水平人才,只是暂时安排到街道办,从基层工作入手,进行重点跟踪培养,着眼于未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领导干部。
也就是说,入职这些街道办的名校海归和其他高学历人才,是作为未来这片区域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被培养着。
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
其实,即便这些高端人才只是出于自己的需求才做出了以上选择,也无可厚非。
当然,对于这样高层次的人才,我们天然期待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高水平的贡献,但是对于他们个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也许更为重要。
或许,作为哈佛博士的罗林姣是在毕业之后才意识到,相对于物理学来说,深入祖国的基层,去为一方土地的建设增砖添瓦、献智献策,可能更加吸引自己。
那么,选择入职街道办,就是她目前更愿意深耕的方向。
其实,在主页君看来,无论选择了什么岗位,只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做事,积极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消极怠工,不恶意敷衍,就没有什么可被diss的。
当然,很多人不满的是罗林姣“放弃物理学,浪费国家教育资源“这一点,虽然在物理学这个领域,罗林姣确实没能继续发挥更多的光和热,但事实上,很多人可能都是活着活着,才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孩提时期就选择的方向,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偏离了,改变了,这也很正常,尤其在当今的环境下,很多人可能从小就背负了太多家长和社会赋予的期待,到了一定年龄,进了社会,经历了人生,才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模样,甚至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够承担改变的成本,才最终敢于迈出那一步。
曾一度饱受争议的静严居士,毕业于斯坦福研究生,在年轻时就已定居定居美国,甚至还在长岛买了大房子。
这样的人生,在任何人眼中都称得上成功。
然而,在拥有了这样的生活之后,她并不满意于此,决定回到杭州创业,开一家电子游戏公司。
在用心经营之下,这家游戏公司发展出色,但是,在偶然接触到了佛学之后,静严居士才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选择带发修行的静严居士,随后将公司的具体管理权交给了别人,只需要每月区公司一趟,保留股份维持收入。
虽然,这样的修行生活没有网络,没有娱乐,只有和读书和亲近大自然,但静严居士却真真切切的在这种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更别提,每个人对于“想要的生活”,其实也是在阶段性改变的。
随着个人阅历的不断增加和整个社会的推进,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也会随之变化,这一个阶段想要的,下个阶段也许就不再具有吸引力,于是,不断尝试,不断改变。
因此,小到在学校换专业,大到跨领域就业,甚至是整个换一种生活模式,这些都不该成为被diss的原因,只要用心做好自己目前在做的事情,不危害社会,不伤害他人,任何选择都应该被尊重。
不要用功利主义衡量留学的价值
其实,名校光环和留学效应,本不该被功利性地衡量,每个人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中获取了多少,只有他自己能够定义。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留学和优秀的名校背景往往能为一个人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只不过这些资源为一个人所带来的价值,并非是速效的,也很难从他一开始的选择看出来。
比如,曾经震惊全国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事件的主人公陆步轩,就通过卖猪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当时,以当地文科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中文系的陆步轩,毕业后却拿起了杀猪刀,成为了一名卖肉屠夫。
这个选择,在当年的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读书无用论” “人才浪费”仿佛也再一次得以印证。然而去年,一篇题为《北大屠夫20年后还在卖猪肉:年销售18亿》的文章,又让陆步轩这个名字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这一次,人们记住的更多的是他的成功。
同样被提起的,还有一位全奖的耶鲁大学留学生,秦玥飞。
26岁的秦玥飞获得了耶鲁大学双学位学士,但他却选择了一条在所有人看来都“惊世骇俗”的道路——回国当村官。
在众人眼里,村官是个配不上他”世界名校光环“的差事,但他的作为,却无愧自己曾经接受的顶级教育资源。
引进资金、改造敬老院改造、街道硬化和照明、为村里几所学校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秦玥飞把汗水撒在了在田耕和荆棘中,将贫困的小山村打造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2016年,秦玥飞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
正因为有这样甘于走入基层,带领人民走出贫困的优秀的留学生和大学生,中国才能实现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是真正的国家脊梁!
虽然,他们的选择看起来有些不同寻常,但是,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不仅让他们变成了更好的人,也帮助其他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这难道不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diss他们本来的选择,不如期待他们在新的岗位大放异彩,期待他们为这个社会创造出高水平的价值。
即便一开始,他只是一个毕业回国一个月只拿6k薪水的留学生,也不要去轻易评价。
或许,这份工作真的实现了他的人生规划,也或许,他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读书和留学的价值,无法用市侩的功利主义进行衡量。
好的教育赋予人们的,不一定是就业市场中的硬性指标,比如工作要去五百强,月薪要破万等等,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是对身边的人和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思考。
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如何让他人变得更好,然后坚定地去践行它。
最后,我们期待,不管身处哪个专业和领域,所有优秀的人才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无愧自己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