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妓院的孩子,替母亲接客,成为雏妓:人生的悲哀在奋力拼搏之后却发现命运早已注定?(组图)
1998年,纽约新闻记者布里斯基来到印度加尔各答,打算拍摄一些关于妓女的东西。在这里,有着印度最大的红灯区,还有一群从小生活在暴力、毒品、疾病和性的孩子......
他们当中很多人,七八岁便会成为“女承母业”,,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布里斯基看到这些,决定做些什么。
01
2004年1月,一部名为《生于妓院》的纪录片横空出世。
纪录片上映不久,声名大噪,人们惊讶于这个世界深处,暗藏的肮脏,也惊叹于这肮脏中,存留的一丝美好。
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主角普瑞蒂。
小普瑞蒂从出生那天起就一直生活在妓院,她的母亲是一名性工作者,不出意外的话,几年以后,她也会成为一名性工作者。
灯红酒绿的日常,空气中弥漫着的糜烂气息,早已钻入人心,那里好像没有所谓的人权,妓女们就是被玩弄的对象,虐待、伤害,随处可见。
“来我们楼里的男人都不好,醉醺醺地大吵大闹,还满口脏话,有人问我什么时候会去站街拉客,妓院里的人说快了。”九岁的普瑞蒂说。
普瑞蒂生长在这里不出意外,很快就会在其母亲的“栽培”下,成为一名雏妓,直到布里斯基到来。
02
历时几天的走访,布里斯基发现那些“身经百战”的女人面对记者的到来,显得警惕和麻木,在她们的口中没有人生经历,好像她们生来如此。
反而是那些孩子,因为与同龄人不同的人生境遇,显得特别敏感。
看到那些孩子们用小心翼翼的眼神,看着手中的相机,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拍摄一部纪录片,记录这些生活在妓院里的孩子们的生活。
普瑞蒂很幸运地被选为影片女主角,她当时不知道什么叫做电影,所以镜头里,她完全是本色出演:一个没有父亲,没有文化,在妓院如野草般疯长的孩子。
影中,布里斯基开设了摄影班,教他们二十多个孩子摄影,也教他们用心观察世界,帮他们上电视,开摄影展,走进学校,然后用自己的力量,走出红灯区。
这部片子耗时五年,上映后引起了轰动,并最终斩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2005年,布里斯基打电话给普瑞蒂,要接他们去美国领奖。
03
孩子们离开加尔各答,到了美国奥斯卡的颁奖现场。当最后获奖名单公布,所有的镁光灯打在普瑞蒂身上的时候,她感觉自己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15岁以前,他们是流浪在加尔各答街头的妓院后代,终日与暴力,毒品,疾病为伴,受尽冷眼厌恶,被视如瘟疫避之不及。而今,他们是世界瞩目的“奥斯卡奖获得者”。
拿到大奖后,他们该做什么?这群孩子的去留,恍然间成了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布里斯基通过多方协调,让美国的教育机构接纳了他们,所有人都很兴奋,他们有了脱离妓院的机会。
但是女主角普瑞蒂,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当时,她的母亲被人哄骗,赌博输了很多钱,欠下巨额高利贷,仿佛抓住救命稻草般,急需普瑞蒂的陪伴。
普瑞蒂毅然决然回到了加尔各答。
一开始,普瑞蒂进了当地的一所高中读书,“奥斯卡大奖女主角”的身份让她倍感困扰。新闻媒体的采访纷至沓来,一些不怀好意人也过来骚扰她。
一时间,学校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起来,每个人都知道她过去的身份,没有人愿意跟她成为朋友,给予她的只有鄙夷的目光和恶毒的唾沫星子。
普瑞蒂在学校常常感到委屈和孤独,再加上从来没有上过学,完全跟不上课程。
只坚持了两个月,普瑞蒂就选择辍学回家。不久之后,普瑞蒂遇到了一位富家公子,对方向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
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普瑞蒂很快沦陷在对方的花言巧语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初恋。
但富家公子在夺走了普瑞蒂的初夜之后,才说出残忍的真相:“在印度这个种姓制度这么森严的国家,你祖辈的职业决定了你的职业。你是一个妓女的女儿,我怎么能娶你呢?”
04
经受过巨大的打击后,普瑞蒂终于重走了母亲的老路。
“我没有其他生存技能,只能靠肉体来承担家庭负担,就是这么简单。”
布里斯基通过社会舆论、寄钱、取缔妓院等方式,一次次引导她走回正道,但是她一次次放弃了。
这种生活就像毒品,一旦沾染,再难离开。
“奥斯卡大奖女主角”的名头,抬高了她的身价,普瑞蒂一跃成为红灯区头牌。
“现在的我就像一只笼中鸟,他们拥有的自由是我永远也得不到的。可是,我现在已经不能改变我的生活了。因为,在我背后有一张你永远看不见的大网,它足以吞噬我的一切……面对黑势力的暗中威胁,我除了妥协别无他法…..”
如今的普瑞蒂靠卖淫已经有了笔记本电脑、昂贵的手机,还有很多钱,并在盐湖城买了一套豪华的房子,她对现状十分满意。
或许,人生的悲哀不是历经坎坷,而是在奋力拼搏之后却发现命运早已注定。
05
但生活也总有另一面。
在拍摄纪录片时,还有另一位“小演员”,是个男孩子,名叫阿维杰特。
在获得奥斯卡后,他幸运地留在了美国,并且为了永远离开那个魔窟而努力奋斗。
高中时,他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如愿以偿的进入大学学习自己喜爱的电影专业,并且又学习了法语和西班牙。
毕业后他曾经作为助理在好莱坞工作,他的目标是拍摄一部关于卖淫女孩的电影。
“我能进入学校是非常幸运的,我知道这不是理所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努力学习工作。”
也许命运的魔咒真的很难被打破,但也总有“幸运的例外”,而这份例外,从来不靠上帝,只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