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宣布禁用59款中国产APP,包括微信抖音(组图)
深夜重磅消息。印度政府宣布将禁用59个中国应用,包括Tiktok、微信、快手、百度地图、QQ音乐等诸多中国用户熟知的应用。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称,禁用这些应用的原因是它们“参与了损害印度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防、国家安全以及公共秩序的活动”。
被禁用的中国应用列表 /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
这并不是印度的突然袭击。根据印度媒体6月19日的报道,印度情报机构早前已经向政府请求封禁一批应用。这批名单中的53个疑似和中国有关,大部分和29日的名单一致,但线上会议软件Zoom、小米商店Mi Store等早前在列的应用,并未出现在29日的最终名单中。
根据世界说的统计,被封禁的59个应用多数为短视频、社交媒体、跨境电商和实用工具类应用。中国公司参与投资的其他生活服务类应用,如滴滴投资的打车软件OLA、阿里巴巴投资的移动支付平台Paytm等则不在列表之中。
“印度版支付宝”Paytm / 网络
目前,印度政府仍未说明封禁将会通过何种手段进行。截至北京时间6月30日0点,世界说和多名在印华人确认,微信在印度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已经有很多在印华人在朋友圈和微信群留下了电子邮箱和其他联系方式,以防失联。
《印度斯坦时报》采访到的政府官员称,印度政府在中印边境冲突前已经要求手机公司封禁中国应用,但6月15日中印边境冲突后,这一进程明显进入了快车道。
曾受欢迎的中国产品
如果你去过印度,你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陌生:市中心最繁华地段,小米和一加的标志统治了整条商业街;城铁站外的高楼上悬挂着阿米尔·汗手举vivo手机的巨幅广告,吸引着车站里每个普通人的目光。
● 阿米尔·汗的vivo手机广告 / 网络
中国科技产品在印度受到欢迎,已经不是个冷门信息。
在此之前,印度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不管大厂还是小公司,都试图进入亟待开发的印度市场,希望能够借助经中国式互联网拼杀得到验证的商业模式,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再发一笔财。
小米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成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者。今年1月至3月,该公司占印度智能手机总销量的30%。除此之外,印度全国接近一半的健身手环也来自小米。
过去几年里,印度人已经习惯使用数款中国视频应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TikTok,也即抖音海外版,每月有超过1.2亿活跃用户。其他流行的中国视频分享应用还包括Helo和Bigo Live,前者在印度拥有超过5000万名月活跃用户,后者在印度拥有超过2200万名月活跃用户。
2016年,印度成为美图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自拍的狂热同样席卷了这个南亚国家。在印度,美图甚至推出了一款专门为本地用户设计的应用程序,名为“美丽加我”(BeautyPlus)。
和其他产品对比,中国开发的浏览器更快,也更省流量。同时,中国开发的新闻聚合产品适应了印度多语言的需求,在UC News上,你可以用印地语、泰米尔语、泰卢古语、坎那达语、马拉雅拉姆语、旁遮普语等阅读新闻。
PUBG游戏海报 / 网络
游戏方面,中国公司也占据了印度市场的一席之地。甚至在59个应用被封消息刚出不久,就有印度媒体在副标题中直接回应民众关心的重点:“吃鸡”(PUBG)不在被封的应用之列。
抵制中国制造
本轮中印紧张态势早在今年3月就已开始。3月13日,由于中国阻止了联合国安理会将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军(Jaish-e-Mohammed)领导人马苏德·爱兹哈尔(Masood Azhar)列入“全球恐怖分子”黑名单的行动,对此深感不满的印度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份“中国制造”手机应用列表,呼吁印度人抵制它们。
5月,双方军队在两国边境的西段实控线附近陷入紧张对峙,5月17日,一款名为“删除中国应用”(Remove China Apps)的手机应用在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上架,迅速引发下载狂潮,甚至一度冲上印度区免费榜榜首。根据开发者的说法,它会帮助用户识别源自中国的软件,以帮助实现印度的自主地位,尽管许多印度用户在下载它时使用的仍然是中国产手机。
“删除中国应用”界面截图 / 网络
6月2日,在引发舆论热议后,这款应用被Google Play下架,截至当时,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400万次。
这仍不是摩擦的终章。6月15日,两国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发生流血冲突,印度方面称,冲突造成己方20名军人死亡、76名军人受伤。
事后两国政府的反应显示双方似乎都有意逐步缓和局势。6月1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一次电视讲话中直接否认了印度领土被侵犯的说法,被外界普遍解读为立场软化。
然而,印度政府近来的动作与莫迪的表态似乎并不一致。印度财政部和商工部宣布,正计划对超过100种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行动。印度北方邦政府下发通知,要求职员卸载52个中国参与开发的应用。印度数个国营企业也宣布,将取消和中国公司签订的合同,并停止从中国企业采购通信设备。
6月23日,主要面对政府采购的印度电商平台Government e-Marketplace要求新注册商户必须标注其产品的原产地,以便用户根据原产地来对产品进行筛选。
舆论发酵也未停止。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由于近年不断激化的领土争议,对中国抱有好感的印度民众比例已从2017年的41%下降到23%。另外一份由《印度时报》发起的调查显示,8000名受访者中,超过八成表示要在明年拒绝购买中国产品。
Twitter上,#Boycott China和#Made in India同时成为了热搜话题。一名拥有200万粉丝的模特在Twitter上面不仅呼吁抵制中国制造,还呼吁关注者警惕“披着印度外衣”的中国公司。
社交媒体上的反华海报和标语开始明显增多,其中一份海报上,中国科技公司的商标被一一列出,海报中间写着粗体大字:“小心!它们不只是中国的应用,更是中国的陷阱!”
一则印度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海报 / 网络
“中国,流淌在印度的血液之中”
就在抵制中国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一名常驻班加罗尔的印度记者在彭博社发表了自己对目前态势的看法,文章标题是这样的:“我们无法抵制中国,因为中国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
来自中国的投资正在流向印度的科技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已经战略性地向Zomato、Paytm、Big Basket和Ola等印度初创企业注入了数十亿美元,虽然印度非常警惕这部分投资,并已经对外国直接投资(FDI)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
Ola是Uber在印度的有力竞争对手 / 网络
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除了上面提到的科技产业,中国在印度的化工、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产品和制药等行业进口均占据了重要位置。
尤其是制药行业。根据彭博社的统计,印度接近三分之二的原料药从中国进口,它构成了这个国家庞大制药工业的基础。
甚至在旅游行业,印度旅游部提供的数字也显示,每年造访中国的印度游客人数都远远大于中国造访印度的人数。
而这一切,或许都是印度心存疑虑的原因。
但等一下,那位印度记者想要传达的并不是对中国的深重疑虑。在文章中,她设想了完全没有中国元素的印度,那样的场景既可怕又可笑:印度不仅将失去李小龙和中国制造,甚至使用酱油、米醋和炒锅,也会被打上不爱国的标签。
如果中国已经流淌在印度的血液之中,解决疑虑的最好方式,从来都不会是放掉所有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