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总理被炸飞到5楼,奥运会火炬咱也必须得点(组图)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放飞和平鸽所引发的“泡菜烤乳鸽”事件为韩国政府和国际奥委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了汉城的前车之鉴,之后的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西班牙消防安全部门在开幕式方案出炉之后,就再三对放飞和平鸽环节提出了安全预警,万一汉城的惨剧重演,翅膀着火的鸽子飞进了人群,结果不堪设想。
于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在开幕式开始15分钟后就放飞了和平鸽,而圣火则在最后环节才燃放,两个环节相差了2个半小时。另外,这次放飞的和平鸽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在放飞后不久就悉数归巢,火炬台处也有工作人员严防死守,真正做到了滴水不漏。
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放飞和平鸽这一环节改为用艺术形式来演绎。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开幕式,组织方用白气球代替鸽子,只不过利勒哈默尔奥组委并没有重揭汉城的伤疤,而是说“天气太冷,不适合放飞和平鸽”;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则是播放鸽子的投影;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更是别出心裁地让75名演员在身上贴上LED灯管,装扮成鸽子骑着自行车进场。
回到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方案出炉之后,哪怕经过多次修改,西班牙消防安全部门仍然对开幕式方案持反对态度。但这一次的问题并非出现在放飞和平鸽的问题上,而是在点燃火炬的问题上。由于开幕式总导演曼努埃尔-乌尔加(Manuel Huerga)拒绝修改自己的方案,双方一度僵持不下,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也差点没开成。
乌尔加导演
早在1970年以前,实现了经济飞速增长的西班牙定下了申办奥运会的目标,希望以此来提升国家声望。最开始西班牙希望由首都马德里举办,而不是巴塞罗那。但当时的西班牙还处于佛朗哥统治时期,政府声誉不佳,马德里一直无法获得各国代表的认可,于是1972年的申办理所当然的失败了。
最后1972年花落慕尼黑,却发生了“慕尼黑惨案”,国际奥委会开始重视起各个潜在申办国的安保能力。一年后,西班牙总理路易斯-布兰科在马德里,被巴斯克分离主义恐怖组织“埃塔”从平地连人带车炸飞到五楼惨死,考虑到国际奥组委考核申办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举办城市局势是否稳定,马德里自然继续无缘奥运会。
路易斯-布兰科,佛朗哥的左膀右臂
当时埃塔为了确保能炸死布兰科埋了过量的炸药,威力惊人
结果轿车被炸飞起来,越过一幢5层楼,落在另一侧的地面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后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和莫斯科奥运会都亏得不成样子(蒙特利尔亏损24亿美元,莫斯科亏损13亿美元),西班牙申办奥运会的热情也理所当然的冷却下来。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实现了空前的盈利,也为后人开辟了新的思路。加上西班牙在1982年成功举办了世界杯,以上两点环境因素让西班牙人申办奥运会的热情再度被点燃。在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塞罗那人萨马兰奇的推动下,1981年,巴塞罗那市政府通过了申办1992年奥运会的提案。
巴塞罗那所处的加泰罗尼亚在佛朗哥统治时期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甚至失去了自治区的地位,直到1979年才恢复自治权。加泰罗尼亚地方政府也希望通过申办奥运会的方式振兴巴塞罗那的经济,让这颗地中海明珠重现光芒。加上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让这次奥运会对西班牙政府变得尤为重要。
巴塞罗那申办奥运会的提案很快被西班牙政府所同意,并被西班牙王室予以支持,虽然各自利益观念存在冲突,但西班牙将“由巴塞罗那取代马德里申办奥运会”看做成一个折中方案。1985年,“埃塔”组织对外界承诺限期停火。在扫除了一切外界阻碍之后,1986年10月17日,在第91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巴塞罗那击败巴黎,获得199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之后几年世界局势发生了惊天巨变,汉城奥运会烧死鸽子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因此在1992年初,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团队在总导演乌尔加的领导下决定对原方案加以修改。开幕式的原方案如何我们已无从查证,但据乌尔加事后透露,原本的开幕式更像是一场以西班牙历史为主题的歌剧演出。修改后的方案将“团结世界、和平共处、东西交融”的理念融入其中,因为1992年的奥运会的参赛国家将不再有东西方阵营之分,许多重获独立地位的国家也将重回奥林匹克大家庭之中,自1972年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国家出于政治目主动抵制的奥运会。
但修改后的开幕式方案有两处并没有得到消防安全部门的同意,正好是放飞和平鸽环节和圣火点燃环节。西班牙消防安全部门在放飞和平鸽环节很快就被说服,因为“和平鸽”这个概念毕竟是由西班牙艺术巨匠毕加索提出的,剩下的点火方案成为了消防安全部门与导演组争论的焦点。
毕加索名画:和平鸽
在当时,乌尔加请来了西班牙电影特效设计大师、9次获得戈雅奖最佳特效奖的雷耶斯-阿巴德斯,让他来设计奥运圣火点燃方案。阿巴德斯大胆地提出,不再像以往一样近距离点燃火炬,而是从远距离将火炬塔点燃。
为此阿巴德斯提出让一名运动员通过射箭的方式点燃圣火,但最开始的设想并非是真的射出一支箭,而是利用滑轨将点燃的箭簇带到火炬塔的上方,然后将箭簇投入火炬塔中将火炬点燃。但西班牙消防安全部门则警告称,箭簇如果通过滑轨,很有可能会有火星落入场内和观众席,也就是说滑轨不能设置得太低,而且滑轨为箭簇施加的惯性很可能让箭簇飞出火炬塔。但是乌尔加则提出,如果设置较高的曲线滑轨的话,箭簇虽然会曲线飞向火炬台,重力会使得箭头向下,箭簇水平飞向火炬台,这样看来视觉效果将会相当假。
双方谁也不肯让步,直到最后时刻才勉强达成一致,在火炬点燃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方案到底是什么样子,除了消防安全部门、导演组以及负责点火的运动员本人。
1992年7月25日,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当时世界上的172个国家出席了开幕式。所有曾是西班牙殖民地国家的时任元首也都出席了开幕式,比如古巴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开幕式原本有很多以歌颂哥伦布为主题的表演,为了避免这些的表演产生出殖民主义思想刺激到美洲国家,这些表演最终被去掉了。
当晚最受观众欢迎的莫过于克罗地亚代表团,因为他们刚刚独立不久,当然们出现在场内的时候,欢呼声和呐喊声不亚于最后出场的东道主西班牙。波黑、保加利亚等前共产主义国家也受到了如此待遇。而与克罗地亚待遇截然相反的则是伊拉克代表团,当他们进场时,场内响起了刺耳的嘘声——因为他们在2年前发动了海湾战争。
网球手伊万尼塞维奇作为棋手引领克罗地亚队入场
晚上10点40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奥运圣火在入场之后传到了西班牙篮球运动员埃皮的手上,他转过身,将身患小儿麻痹的西班牙残奥运动员安东尼奥-雷波洛(Antonio Rebollo)手上握着弓箭上的箭簇点燃。原本只有轮椅才能活动的雷波洛此时却站了起来,这一幕让在场的许多西班牙人留下了热泪,美国媒体描述称:“雷波洛此时就像是罗斯福之于美国人民一样,在西班牙人的心中空前的伟大”。
雷波洛面向火炬台,场内此时只能听见音乐声,雷波洛在瞄准了几秒之后射出了那奥林匹克历史上最为精彩的一箭,紧接着箭头在人们的视线中飞进了火炬塔,圣火被点燃了,场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这一幕被国际奥委会后来称之为奥运会史上最精彩的点火仪式。在后来,奥运会总导演乌尔加为人们讲解了这个点火仪式中的许多细节。比如在点火的时候,他只保留了一个机位,也就是正面面对火炬塔的机位,这样也就给观众们留下了一众箭簇飞进火炬塔的视觉效果。但是实际上箭镞并不一定需要“射进”火炬,因为火炬塔早已释放出可燃气体,火炬塔通过箭簇点燃火炬塔四周释放出的可燃气体就可以被点燃。
这个角度比较清楚,箭还没落入火炬,火炬就已经燃了
在导演组提出这一方案之后,西班牙消防安全部门再三重申,只有导演组找到可靠的点燃火炬的运动员这一方案才会被批准。因为这种点燃火炬的方法,难在运动员不是水平射箭,而是向上射箭,因此对运动员射箭的力度、方向以及对箭落点的判断力要求都极高。哪怕把箭簇射到场外也没关系,但就怕雷波洛的力量不够,把箭簇射到场内就麻烦了。所幸的是,雷波洛在开幕式之前练习了不下2000次。在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雷波洛更是激动地表示,自己比拿了金牌还要开心,虽然后来他在该届残奥会上只收获了一枚银牌。
而当被问及为何要以这种方式点燃奥运圣火的时候,乌尔加表示,希望这一箭点燃的不仅是奥运会的圣火,也点燃世界的和平和希望之火。总而言之,和平成为了该届奥运会的主题。该届奥运会也因独特的点火仪式、精彩的艺术表演和深刻的内涵而大获好评。
历届开幕式的导演们之所以要挖空心思,想出各种精彩的火炬点燃方式,还要拜希特勒所赐。巧合的是,与巴塞罗那也有关系。
1931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柏林与巴塞罗那入围最终竞标。此时的纳粹党还没有上台执政,因此国际奥委会的执委们考虑到西班牙刚刚废黜阿方索十三世成立了西班牙共和国,政局尚不稳,于是便决定将柏林定为1936年奥运会举办地。
当时还是在野党的纳粹党对于这个决定嗤之以鼻,希特勒更是称:“奥运会是所谓的和平主义者和犹太人用来欺骗人民的手段之一……那些低等民族、黑人、犹太人、吉普赛人,他们希望与血统高贵的雅利安人同场竞技,来证明他们可以获得与雅利安人一样的生活、待遇甚至是尊重……”
然而可能希特勒也没想到,2年后他就成了德国总理,纳粹党也成了德国的执政党。1933年,国际奥委会即将在奥地利维也纳开会,希特勒获悉后,在听取了德国当时主抓经济的阿尔伯特-施佩尔博士的意见后,决定与国际奥委会接触。几个月后,德国的加尔米施-帕滕基兴获得了1936年冬奥会的举办权。
希特勒之所以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在与施佩尔提出,奥运会不仅可以帮助德国提升国家名誉,见证德国的经济腾飞,也希望让欧洲看到德国“和平崛起”。而希特勒则认为,他的许多政治理念和抱负也可以通过奥运会展现给世人。施佩尔的自传《第三帝国内幕》中写道:“元首认为‘如果通过体育竞技,证明雅利安人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没有必要发动战争,就可以迫使世人承认我们这个民族的血统优越性’。”
不过希特勒在国内的演讲中还是狂塞私货,比如在给德国国内的青少年演讲时,他是这样说的:“相比于子弹和炮弹,体育运动是从精神上打垮那些弱小民族、卑劣民族以及犹太人的一个好方式。”此外他还在第一次与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拉图尔见面的时候强烈反对黑人选手和犹太人参加奥运会,但拉图尔则强硬地表示,如果希特勒继续将自己的反犹思想强加于奥运会只上,不排除将奥运会移师别国进行,美国也在1935年提出将奥运会挪到意大利罗马进行。于是希特勒才暂时作罢。
不过这种排犹行为仍然存在,负责奥运村建设的德国军官沃尔夫冈-菲尔斯特纳就难逃厄运。1935年9月15日,德国发布了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案》,所有非雅利安人将不再是德国公民,公民权将会被剥夺。除此之外,法案还定义,如果一个人的祖父母四人中全部或者三个是犹太人,那么他就是犹太人。菲尔斯特纳符合这一标准,在奥运村交付之后,菲尔斯特纳被降职,他的功劳被算在了另一位德国军官的头上。
1936年8月19日,或许是预见了自己民族不久之后会面临怎样的悲惨境地,菲尔斯特纳在奥运会结束后第三天开枪自杀,直到2002年,他的名誉才得到恢复,他的墓地上立起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里埋葬着1936年柏林奥运会奥运村的建设指挥官、伟大的菲尔斯特纳上尉”。
菲尔斯特纳
另一边,希特勒依然用奥运会在粉饰太平,他甚至成立了“帝国国家社会主义体育青年团”,这个组织旨在促进德国的青少年们多参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国家牵头的青少年体育组织在当时为希特勒带来了不少的正面评价,尽在1936年,德国就新成立了20000多个体育协会,当时的德国青少年也对运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就连奥运之父顾拜旦也表示,希特勒对于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今天来看,许多德国的体育协会都是当时那股热潮带动的。
在1936年奥运会开幕前夕,时任德国体育部长的卡尔-蒂姆提出了传递圣火这样一个概念,他表示希望能够让奥林匹克精神伴随着圣火传播到四面八方,火炬传递既是古希腊的传统,对德国也能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对此立即举双手赞成,但他的目的则是通过传递火炬,向世人宣告德国意图谋取的势力范围,同时也能试探欧洲各国的态度。当时欧洲的局势已经十分紧张了,谁如果胆敢拒绝德国传递圣火的邀请,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准备与德国为敌了。
希特勒此时继续着自己的表演,他甚至发表了这样的演说:“运动与战斗是不能剥离开来的,因为它们都蕴含着人类最宝贵的品质,那就是骑士精神。骑士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团结、理解和尊重。骑士精神还有助于让世界各国和平的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奥运圣火永不熄灭的原因。”
1936年7月20日,德国奥组委在奥林匹亚成功采集圣火,在之后,圣火在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传递。而再后来爆发的二战中,这些国家要么被拉进了轴心国阵营,要么惨遭轴心国入侵,第一次奥运火炬传递就这么成为了划分势力范围的圈地运动。
1936年8月1日,柏林奥运会正式开幕。德国为这次盛会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然而却弄得除了德国以外的代表团都十分不舒服,因为德国国旗要比其他所有国家的国旗都要高出一部分,除此之外,所有人向主席台和国际奥委会会旗行礼时必须行纳粹礼。
在开幕式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俊男美女,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负责点燃主火炬的火炬手弗里茨-席尔根,他是1930年国际大学运动会的5000米铜牌得主,在挑选火炬手时,希特勒一眼便相中了席尔根,在他眼中,席尔根的身材是雅利安人所应有的,希特勒甚至亲昵地称他为“我的美男子”。就这样,席尔根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奥运会的历史上,成为了第一个点燃奥运会火炬的人。
柏林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希特勒喜上眉梢,就连顾拜旦也称赞希特勒是一个伟大的人、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者。希特勒在之后甚至狂妄地表示:“1940年的奥运会会在日本举办,我们有能力让我们的国民乘坐飞艇去日本观看比赛,为我们的健儿们加油助威。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1944年和以后的奥运会,将会永远地在柏林举办了。”希特勒的野心通过这番话便可见一斑,3年后,未待1940年东京奥运会召开,希特勒便让整个世界陷入了硝烟之中。
1936年奥运会被看做是国际奥委会永远抹不去的污点,国际奥委会也在1954年就当初的这一决定公众道歉。不过在那个黑暗年代,仍有在黑暗中闪耀的光,比如点燃圣火的弗里茨-席尔根,他在当时一直被邀请加入纳粹党,但他却找各种理由拒绝了邀请,也拒绝代表纳粹德国参加奥运会。1996年,席尔根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点燃了奥运圣火,以庆祝现代奥运会诞生100周年,这一次点燃圣火终于是他自愿的了。
说到柏林奥运会就不得不提杰西-欧文斯,美国媒体一直竭力渲染杰西-欧文斯在柏林奥运会上是怎样用优异的成绩打了希特勒的脸,但从未提及希特勒虽然很生气,却并未对杰西-欧文斯表现出怠慢之意,仍然起身向杰西-欧文斯致意。杰西-欧文斯自己后来也说过:“希特勒没有对我有过不尊重的行为,反而是罗斯福总统没有对我表现出任何尊重,他甚至没有给我发电报祝贺(罗斯福给所有的白人选手都发了电报)。”
虽然杰西-欧文斯夺得了冠军,但他和卢-朗之间的友好竞争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虽然在跳远比赛中输给了杰西-欧文斯名列亚军,但是他在比赛现场将自己跳远经验教授给杰西·欧文斯的举动让他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掌声。但最早的时候,卢茨-朗差点成为了奥运会火炬手,可能是因为身材不如席尔根,卢茨-朗与火炬手无缘。
卢茨-朗的命运似乎充满了悲惨与不公,在无缘奥运会火炬手身份和奥运金牌之后,他被征召入伍并派到了意大利(只有拿金牌才能免除兵役),1943年7月10日,他在西西里被盟军逮捕。他没能像当初他对杰西-欧文斯那样,受到美国人的善待。1943年7月13日,他与其他73名手无寸铁的战俘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被美军杀害,年仅30岁。他原本因运动而燃起的命运圣火就此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