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席卷全球 如何度过眼前这场危机?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现在发生的事情称为“大封锁”(Great Lockdown)。我更喜欢“大关闭”(Great Shutdown)一词:它突显出这样一个现实,即哪怕政策制定者没有实施封锁,全球经济同样会崩溃,而且在封锁结束后可能还会继续崩溃。然而,不管我们怎么称呼它,有一点很清楚:这是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也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灾难。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大国间正处于分歧之中,政府最高层的无能到了极为可怕的地步。眼下这一切终会过去,但之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就在今年1月,IMF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部分原因是那时中国官员内部都未充分知晓,更不用说世界其他国家了。现在我们正处于一场后果巨大的大流行病之中。但许多事情仍不明朗。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是目光短浅的领导人将如何应对这一全球威胁。
姑且看看预测,IMF现在表示,今年全球人均产出将萎缩4.2%,这远远高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1.6%。今年,90%的国家的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出现负增长,而2009年这一比例为62%,当时中国的强劲扩张帮助缓冲了这一打击。
今年1月,IMF还预测今年将实现平稳增长。该机构现在预测,从2019年第四季度到2020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的产出将下降12%,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将下降5%。但是,IMF乐观地预计第二季度是最低点。此后经济将会复苏,尽管它预计发达经济体的产出将在2022年之前保持在低于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
这种“基线”场景假设经济在2020年下半年重启。如果是这样,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3%,随后在2021年扩张5.8%。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收缩6.1%,2021年将增长4.5%。所有这些都可能被证明过于乐观。
IMF提出了另外三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场景。在第一个场景中,封锁期比基线场景延长50%。在第二个场景中,2021年出现了第二波病毒。在第三个场景中,上述两种情况都出现。在今年封锁期更长的情况下,2020年全球产出比基线场景的预测低3%。如果出现第二波感染,2021年全球产出将比基线场景的预测低5%。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出现,2021年全球产出将比基线场景的预测低近8%。在后一种可能性下,2021年发达经济体的政府支出与GDP之比将增加10个百分点,中期政府债务将比本已不利的基线场景高出20个百分点。我们不知道哪一个预测会是最接近现实的。现实情形可能还会更糟:病毒可能会变异;感染过的人获得的免疫力可能不会持久;疫苗可能不会很快研发出来。一种微生物粉碎了我们所有的傲慢。
我们必须怎么做才能管理这场灾难?一个答案是在死亡率得到控制之前不要放弃封锁。在疫情肆虐、死亡人数增加、卫生系统崩溃的情况下,让经济恢复运转是不可能的。即使我们被允许外出购物或工作,许多人也不会这么做。但为这一天做好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大大提高检测、人员追踪、隔离和治疗的能力。现在必须不惜代价地做这件事,也不惜代价地投资于创造、生产和使用新疫苗。
最重要的是,正如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一份关于20国集团(G20)重要作用的报告的引言所述:“简而言之,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缺乏国际合作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会死去。”在卫生政策和确保有效的全球经济回应方面,情况确实如此。这场大流行和“大封锁”都是全球性事件。正如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Maurice Obstfeld)在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帮助做出卫生回应非常重要。然而,通过债务减免、补助和廉价贷款为较贫穷国家提供经济帮助也很重要。IMF需要大规模发放新的特别提款权,将不需要的资金额度转移到较贫穷的国家。
“负和”(negative-sum)的经济民族主义驱动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整个任期,甚至在欧盟内部冒头。这种思想非常危险。我们需要贸易自由流动,尤其是(但不只是)要让医疗设备和物资供应自由流动。如果全球经济像“大萧条”之后那样四分五裂,那么复苏将非常艰难、乃至毫无可能。
我们不知道这场大流行会带来什么,也不知道经济将如何做出回应。我们确实知道的是,要想以尽可能最小的损害度过这场可怕的动荡,我们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我们必须控制住新冠肺炎。我们必须将大量资源投入各种系统,以便在当前的封锁解除后管理这种疾病。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经济潜能不受影响。我们必须帮助数十亿生活在没有援助就无法自救的国家的人民。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记住,在大流行病中,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们确实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它。我们会这么做吗?这是个问题。我对我们的答案深感担忧。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