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员工为白人老太垫钱买东西还包送!澳华人店主:给顾客送口罩,他们都特客气(组图)
2020年4月4日
很多人没有来日方长
今日,清明。祖国全国哀悼日。
一早醒来,整个朋友圈、抖音、微视等平台全部都是缅怀、悼念、致敬英雄的图文,感慨万千。我也发了CALAC的悼念图片,不是流于形式,而是不由自主地去做这件事。大概,这就是家国情怀吧。
小的时候,经常要写爱祖国的文章,破万卷地寻找美好的句子,绞尽脑汁地拍彩虹屁表忠心,恨不得把一颗红心都血淋淋地捧出来看是不是写着“爱国”二字,可是还是不太明白什么叫爱祖国。几十年过去了,不写爱国文章了,可是却常常在潜意识里不经意间维护着那面红旗、那方故土,为她的强大而自豪,为她的兴衰而悲喜。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华人来说,更加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强盛的意义,真正体会到“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言下之意,会不遗余力地去维护她,关爱她。
上午九点四十几分的时候,妈妈给我来电话说,大家都在准备看直播。我知道是全国哀悼的直播,我不敢看,感性如我,一定会停不下眼泪。可是,同学发给我的视频我还是点开了:是我那有着棉花般名字的武汉。江汉关、黄鹤楼、光谷广场……街头各处下半旗致哀,上午10 点整,防空警报鸣响,城区所有主干道亮起红灯,车辆禁止通行三分钟,汽车、火车、舰船同时鸣笛,行人们也停下脚步,静立默哀。顿时,眼泪就汹涌了……后来我才知道,不止武汉,全国都是。这三分钟,聚集了太多的感动,凝结了无数的悲伤;这三分钟,饱含着崇高的敬意,寄托着无尽的追思;这三分钟,是哀悼,更应是警钟。
此刻悲悯的我们啊,不能只记住这三分钟,而是,这三分钟要让我们铭记,让历史铭记。
网上有句话说:他们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了百花深处。很多人在发悼念图的时候转发这句话,这句自欺欺人的话,这句安慰世人的话,这句佛性麻木的话。可能我这种说法有些尖酸刻薄了,但是可曾想过逝者和他们的家人?斯人已逝,再也看不到这个时节春暖花开;逝者的家人,别说爱,连吵架也没有了对象,会有很久很久,甚至是终生,他们视百花而不见其色。
写得太美好就容易让人遗忘。死亡是一个人的悲哀,而遗忘是整个民族的悲哀,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看到报人刘亚东的一篇文章写道“如果一直歌颂牺牲,牺牲就会源源不断”,真的就是这样。有些牺牲,明明可以避免,一线医护的、部分患者的生命,特别要说的是凉山救火队员的生命,19条鲜活年轻的生命,顷刻间,灰飞烟灭!!我记得去年,应该是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同样是在大凉山,同样是山火,三十多名扑火队员同样因为火势突变而顷刻间牺牲……相同的灾难,相同的牺牲(而网传快把澳洲烧没了的山火,虽然也是巨大的灾难,虽然也有诸多诟病,但是烧了几个月也没有如此大的伤亡)。历史已经不是惊人的相似了,而是历史正在惊人的重演!17年前的非典,因为歌颂,因为遗忘,演变成今天的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比历史更甚!
有些激动了,需要学会情绪控制。幸好有雨,幸好雨一直下,她会一直提醒我冷静和理智。今天的确够冷,这场雨从昨天下到今天,还偶尔来点冰雹凑热闹,大风,店里前门中门后门全开,穿堂风呼呼的,快要把人吹透,突然就有冬天的感觉了。我穿上了睡午觉时当毯子盖的花棉衣,戴上Furphy的毛球绒线帽,口罩、手套全副武装,才会觉得终于有些温暖了。
讲个温暖的小故事吧。
我的那位辞职了的亲爱的员工Stephen,他今天来看我了。一来看我是否安全安好,第二是带来他的伴侣做的点心慰问我会不会太辛苦,第三个目的很重要:他来为一位90高龄的老太太买烟酒。
这位老太太是老客人,每周来一次,每次买两包香烟、一瓶伏特加和一瓶波本威士忌。虽然年已耄耋,步履蹒跚,依旧一眼即可看出良好的修养。得体的服饰,衣服、鞋子、帽子一定是搭配讲究的;近乎完美的妆容,均匀的粉底,没有画出界的眉毛,口红颜色要搭配手包的颜色,甚至还会根据衣着涂上指甲油,用不同味道的香水。每次来,走路极慢也要努力保持姿态优雅,短短十几米走得气喘吁吁也要不紧不慢地保持说话语气的礼节,买东西总是随身带着便利购物袋。我一直半玩笑半认真地说,她就是我的偶像。
现在,封城令下,老人不能出门了。不知道哪次她记下了Stephen的电话(估计是跟我交流有语言障碍),隔离在家的老太太给Stephen打电话,托他代购,而且数量加倍。善良的Stephen就来了,自己垫钱几百澳元买了以后再给老人送去。我突然觉得,我坚持在小镇是幸运的,身边一直有这么多淳朴温暖的人和事;我能拥有一个酒铺并坚持上班是幸运的,在疫情中大家都隔离在家的时候,我还有一方小小的窗口面向真实的社会,面向生动的生活,面向百态的人们,去看他们、读他们、写他们,这真是一件感觉还不赖的事儿。
经过此番,若想起日后总会先后离别,诚觉世事皆可原谅。因为,有很多人在没有意料的时候,人生突然没有了来日方长。
我一直喜欢一句话:认真生活。有时候也会觉得这是一句多么老土、空洞又抽象的话。可现在不觉得了。疫情蔓延,我们更珍惜那些可以随意走动的时光——在阳光下、在风雨里、在干净的空气里、甚至嘈杂的环境里。有人来人往,有车水马龙,可以吵架,可以斤斤计较,可以互相翻白眼,也可以爱,可以拥抱亲吻。“装”或者“真”,无所谓了,只需要俯身去寻找最原始最本真的需求,已经足够。
浮沉浪似人潮,我们终会告别。一生颠簸又漫长,坎坷与死亡是常事,你要始终将喜欢的人和事放在心上,要始终善良。
该爱就去爱吧。晚安。
2020年4月5日
又是风雨天。花事将断,袷衣厚暖。
清明过后,故园春意渐浓,墨城秋意更显,雁往北飞,风往南吹。待满城桂香散尽之后,很快就会白露为霜了。人间也忙碌起来,落英匆匆逃离枝头,碧绿缓缓褪色,绿林变成空枝,落叶变成旅人,飞鸟的羽翅摹仿着天际的颜色,泛黄的落日衔着暮色里的风,此时,丝裙罗裳也逐渐失去了温度。那些似曾相识的过往,都是年复一年的凋零了。
叶子落下的时候,满城都是离别的声音。多少年了,世事沿着故道走进秋,往返于同一种命运,而我在相同的光线里,写着那些无名的事物,仿佛一一归返、又悄然流逝的今生,都已在烟尘中埋下了绵薄慰籍。可是,我亲爱的,这个秋呢?谁在风里细数谁的足迹?谁在雨里淡看世事如许?谁挥袖而去却不忍别离?
雁声年复一年,疲惫的马只识梦中故道,那些远行已久的雨水、炊烟,将在暮霭中缓缓归来。当旅人走向了梦境,西风远离了旧日家园,我不能言语,只是安顿于这被秋风拂过的寂静。你所能听到的,是风中雁羽和落叶还有菊花绽开的声音。那些寂静那些声音,只有安然的人知道。
上午,南宁的小虎一再嘱咐我注意安全,严格做好防护,一再要给我邮寄防护用品,但是目前澳洲和中国的国境封锁措施导致航班极少,物流很慢,可能DHL会快一点,南宁没有DHL,于是他又要广州的朋友给我邮寄。湖北老家的同学珊珊、阳阳和沈大才子等还有上海的老几位也大半夜留言要给我邮寄物品,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真是如假包换的亲同学!
澳洲呢?据说是某位外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戴口罩有助于防范新冠病毒(确定不是剽窃中国的研究成果吗),于是民众逐渐开始重视戴口罩了。可是药店早已买不到,小镇居民淳朴简单,也不会像生活在city附近的城里人那样有各种渠道可以购买。于是我把苏州大白寄来的口罩放了几包在一个精致的小竹篮里,用不太自信的英文写了一份说明,意思就是帮助那些或年老或年幼或体弱或是急需口罩的人,他们可以免费拿走两个。其实我也只有300个,每天上班要用两个。大白对我说,分发一点给你周围需要的人,他们安全了你才能安全,我会想办法再给你邮寄。
这两天店里的情形,引用军锅的经典语录“4瓶/人/4平”,意思就是每人只能买四瓶酒,每4平方米只能有一人,限购和安全距离的要素全包含在里面了。在这样的天气里,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很容易做到,因为客人少。上午一位中年女人买酒的时候读了很久我写的说明,然后小心翼翼地说:我知道我不是老人,但是我明天要把生病的妈妈送去医院,我可不可以付钱买两个口罩?我没有要她付钱,拿给她问她两个够不够。女人瞬间眼眶就红了,一直点头致谢。一位我眼中的老人(目测70岁以上)在我送给他口罩的时候坚持不要,说自己很年轻,很strong,不会生病,我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又一个大个子来想要一个,我把包在食品袋里的口罩拿给他,他小心放进口袋里,然后说,我平时不会戴,去city的时候再戴,city疫情太严重了。他付酒钱的时候,没有要我找给他的零钱。
我放口罩在店里的消息很快就被客人传出去了。中午下午有好几个人买酒的时候想要口罩的,我都拿给他们了,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帮老人,有的是给家里的孩子。Will家有五个孩子,Will爸爸问我,可不可以连续来买三天酒,每天拿一个或两个凑够五个?我听了想笑又想哭,这只是一次性的口罩啊!
虽然天很冷,但是一直有暖流,几乎每个人都会仔细读我的文字,不管有没有拿口罩,都会说我是great的,说我“Good job”,说我是好人。还让我暗自窃喜的是,没有一个人指出我写得不对的地方,不过也害得我的英文总是不能进步。
今天又跑去翻那位在皇冠滨江酒店隔离的朋友的微信朋友圈了,一直不想被她的朋友圈诱惑,但又控制不住诱惑地想去“偷窥”一下。这一偷窥,绝对是后悔了:她她她……居然把吃不完用不完的好东西装了一大袋,还明目张胆地摆成一排拍照,光明正大地行诱惑之事。而且,她还大言不惭地说:本想把吃不完用不完的东西退回酒店,但又想到隔离人员的物品一定会被酒店销毁,所以勉为其难地留下。
这还不算完,昨天,酒店怕他们隔离期间闷得慌,居然发了玩具,据说是澳洲跳棋,简单易学,打发时间的神器。我放大照片凑近看了一下,包装上的括号里写着——适合年龄5岁以上。这赤裸裸的炫耀,真是有些过分了!换我去隔离吧,我不要好吃的好玩的,只求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能够看一看晨曦中的雅拉河日出,黄昏的时候能看一看晚霞中的河畔,行吗?
也许朋友的境遇只能代表少数人,不过窥这一斑,足可见澳洲封锁国境以后对来澳航班的隔离人员服务的确可圈可点,澳洲政府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如果,只是假设,澳洲提前两周采取封锁措施,情形会不会好很多呢?亡羊补牢,希望为时未晚。朋友在朋友圈里发文说:新闻里看到许多人抱怨隔离像囚禁,限制了人身自由,快要疯了。她倒是顺势而为,享受当下。如此一来,我不用担心朋友的隔离生活了,估计隔离期结束,她会乐不思蜀了。
学会感恩,知足常乐。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是。谁能将一生当作游历,谁愿如客尘暂寄世间?
我目送雁踪远去,我听任秋风寒凉,我拥抱自己,便温暖了世界。
点击链接,实时关注你身边疫情动态。留意高危区,在澳华人齐心协力度过疫潮!速戳实时疫情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