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点都不关心澳洲疫情,我只关心向上爬
有人问我,这场疫情会不会让稍微有点起色的地产一落千丈,进而引发衰退?
看看澳洲华人论坛或各大澳洲华人微信号,从各种留言你就可以看出,这样想的人绝不是少数。某些留言读起来感觉分析的有模有样,多数吃瓜群众认为疫情不止是会冲击地产,还会冲击各个行业,让原本已经千疮百孔,危机重重的澳洲经济雪上加霜,别说买房,可能失业潮马上要到来,小心工作保不住。
这种留言我其实很不待见,抛开分析对不对来说,你会发现这种留言在特定时间非常多。如果你把时间往前翻,不说远的,今年年初伊朗和美国之间产生纠纷,很多人担心会引发潜在战争,造成全球经济衰退,澳洲房产和经济跟着躺枪,“专家”认为澳洲房市的泡沫会被拆穿。
2018年新闻报道澳洲市场有太多只还利息的贷款,一旦这些贷款到期,人们会有还款压力,由此可能形成金融的不稳定因素。澳洲房市再跟着躺枪,网民开始遐想,一个房价大跌40%,澳洲经济陷入衰退,大裁员来临的世界。
如果您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会发现,一旦有任何负面新闻发布,无论是战争,瘟疫还是股市大跌,总有所谓忧国忧民的“民间经济学家”跳出来,胡乱分析一通,基调就是澳洲经济差,这次事件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由此引发经济危机和衰退。
(09年因为水资源,看空墨尔本)
后续结果一般都是不了了之,大家看个热闹,吐吐槽,但事后好像没人继续关注,那些大家口口相传的危机,往往就静悄悄的散去热度,像从来没发生一样。
朋友你还记得澳洲9号台说过澳洲房产要大跌40%吗?我想你是不记得,因为现在整个华人的关心点都在疫情上,但是很有可能1年以后的今天我再问你疫情的事,你可能也会记不起来了。就好像当年的SARS,所有惊心动魄都化作模糊的记忆。
朋友你还记得澳洲大旱吗?当年悉尼的水库存量降到历史低位,很多人还在这个公众号留言说,谈房地产根本毫无意义,因为悉尼缺水,悉尼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房价还得跌,结果几场大雨就让水库恢复高位。现在这事也没人提了。
人类在这个星球生活了几千年了,经历过战乱,瘟疫,饥荒和各式各样的灾难,我深信尼采那句话“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加强壮”。只要人类不灭绝,通过这件事以后我们所学到的功课,只会让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咱们澳洲华人社群里有这么多民间经济学家与悲观主义者,不但常年的口头禅就是澳洲经济不好,澳洲这边不行,照国内差远了如何如何…….., 而且一遇到点啥事就鼓吹经济衰退,房价大跌呢?
为什么大家那么反感经济危机,但总是乐此不疲去说,出点啥事就要往房价大跌,失业大潮那个方向去做猜想呢?
解答这个问题你不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因为从经济学去讨论,100年都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大家都会用数据说着模棱两可的话,我们要从心理学上去分析。
一个人如果学习不好,他/她自然在心里比较容易接受学习无用论,认为好学生未来都是给坏学生打工的。如果有人说现在学习负担太重,老师又缺乏耐心,教育质量下降。不管事情真假,学习不好的人也会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观点。回到我们刚才说的澳洲经济问题,原理其实是一样的。
当我们选择移民澳洲的时候,我们不但注定成会为社会里的少数,而且因为语言,文化和技能大部分移民会变成社会的边缘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多数人的出路都是在华人的生态圈里谋生,做和华人和中国息息相关的业务。
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下,多数人会过得浑浑噩噩,不求提升自我。我见过很多华人朋友在某些公司拿着5-6万不到的工资,一做就做了十几年,都没换过地方。
这种心态的人会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房产大跌理论的天然受众和粉丝,因为这群人都是主流社会的边缘人士,薪水低,内心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对负面的事物会产生恐慌情绪,就算没有啥新闻也会疑神疑鬼。我管这群没有安全感的人称之为悲观主义者。
第二,这种末日论会让他们心里会更舒服。你想一个人不投资也不做生意,只知道守着一个死工作,在外人眼里这就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你如果跟着一起吆喝房价有泡沫,经济有危机,这样就显得你不是没有上进之心,你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现在有风险。这种人有的是瞎吆喝掩盖自己的无能为力,有的是真心等待某个完美时机,买在最低点,但这种人的心态让他们永远不会买到。
我记得电视剧《新三国》里有这样一个桥段,曹操倾巢而出去袭击刘备的徐州,曹操手下的谋士担心袁绍会抓住这个好机会偷袭他们的大后方,这时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却站出来说袁绍不会这么做,他说袁绍是个多疑寡断之主,进而畏惧,退而贪利,临敌时是5分把握他不战,7分把握他也不战,非等到十分把握,但军机瞬息万变,哪有十分把握的机会呢?
多疑寡断,进而畏惧,退而贪利,是不是某些多年等待时机的投资人内心的写照呢?
有些人鼓吹房价大贵,买不起房,有泡沫,并不是因为他/她忧国忧民,往往是因为他大学都毕业十年了,工资才涨1万不到,如果他怪自己不努力,人家赚10万,自己才赚6万,你说他内心多内疚和难受。一旦他高喊,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买不起学区的house,这对努力工作的中产不公平,有泡沫会崩盘。这就把个人问题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潜台词是需要改变的不是我,是这个社会有问题。
另外经济危机会让悲观主义者内心更平衡,很多人巴不得看有钱人的笑话,听说哪个哪个不录用自己的大公司倒闭了,心中会窃喜。悲观主义者往往是自己比较弱,所以他们眼里所看到的社会也是一个即将崩塌和他们一起陪葬的社会。
澳洲经济太差了,所以我找不到工作
澳洲经济太差,所以我看不到机会
澳洲经济太差,所以我生意做不起来。
………………………………………
一个人如果看不到社会里隐藏的商机,怎么可能正确解读和判断危机后续的发展呢?
看到的问题都不是事,看不到的才是问题。别枉费心机判断疫情了。悲观主义者如果想改变命运,当下应该更关心如何提升自己,让自己升级,我简称为向上爬,这才是未来面对危机最佳的保障。
为了更好的明白这个道理,我先给大家讲一讲曾经占据头条,但目前失去热度的一件事----委内瑞拉经济危机。
委内瑞拉经济危机到底有多严重呢?看几组数据。第一组是失业率,委内瑞拉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44%,一个国家有将近一半的人是没有工作的。第二组是通货膨胀,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有1000万倍,普通人委内瑞拉人的月薪已经不能买到一桶牛奶。
作为曾经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2018委内瑞拉的GDP还没有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生产总值高。经济危机期间国家出现大规模停水,停电,因为汇率一落千丈,而大部分食物和基本生活用品又依赖进口,委内瑞拉出现了粮食危机。商店里空空如也,可能排队几小时才能买到一袋面粉或一瓶洗发水,很多普通市民通过翻垃圾堆,吃腐烂肉来填饱肚子,满足生活需求。
联合国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87%的居民贫困,61%处于赤贫状态,55%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Caracas)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谋杀率位居世界第一。新生儿死亡率急剧上升,要么死于饥饿,要么因为医疗物资短缺无法及时治疗疾病而死亡。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别说待在那里,就是想一想都觉得可怕,至今那里依然如此。而这一切都发生最近的短短几年间,好似一个大美女突然毁了容。
不过有另外一组数据可能会震惊你,和委内瑞拉本国现状呈了鲜明的对比。
第一,委内瑞拉是美国房产的主力,在2016年15%的迈阿密房产都被委内瑞拉人买走了。
第二,不止是迈阿密,委内瑞拉人还是西班牙的房地产的主力,据统计委内瑞拉人至少在马德里购买了7000套豪华公寓。在2017年马德里地产市场价格上涨了17%,这里面很大程度跟委内瑞拉的资金有关系。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Venezuela’s wealthy build their own oasis”(委内瑞拉的富人在建立自己的绿洲),危机最严重的2016年反而是委内瑞拉豪华车,跑车等高端车,销售量最高的一年。
保时捷门店店长,不无得意的说,总有新兴的富人可以消费的起高档车。在委内瑞拉的富人区,不但食物供应充足,在豪华的酒吧喝酒时,在高尔夫俱乐部挥杆时,恍惚会有在巴黎,马德里度假的感觉。
“无论是在加拉加斯还是圣克里斯托瓦尔,每个周末,最豪华的地方和最昂贵的餐馆总是很拥挤。加拉维兹说:“在任何地方,没人知道任何危机。(纽约时报)”
Bolibourgeoisie 是形容在委内瑞拉危机下,一群因着跟政府有裙带关系而兴起的新资产阶级。他们在海外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消费力。
牛市赚钱,熊市也能赚钱,但猪要被宰
----华尔街谚语。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哪怕是国家沦落到像委内瑞拉这种样子,社会还是没有崩溃,政府还是依然运作,只是在财富分配上大部分人重新返贫吃垃圾而已。人总是要活着的,不过是换个活法。有钱的反而变得更有钱,也有的人利用这次混乱让自己变得有钱。
反观我们这次疫情,很多人都慌了手脚,每天疑神疑鬼,干什么都没精神头了,如果真爆发什么大危机,死了不可怕,活着才是一种煎熬,每天你依然得面对茶米油盐,吃喝拉撒。
不要恐惧疫情下,经济会如何如何,房价会如何如何,这个世界永远会有有钱人,但我希望那个人是你。例如现在,一面有人在微信群里四处问,哪有口罩,大米,手纸和尿布,每个月望着房租的单子发愁,另一面有人在仓库里囤积了大量物资,数钱数到手软。
我不知道疫情具体什么时候结束,我只知道类似的黑天鹅事件,未来会层出不穷,我们自己需要为下一次危机做好准备,活人需要操心活人的事。这世界本来就不太平,只不过这次刚好轮到了你而已。
西方经济学里把商业社会的市场竞争分成四种模式,完美竞争,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和垄断。
完美竞争形容的是一个充分竞争,信息透明的市场,而且顾客可买可不买,因为可以轻易寻找到替代品。如卖水果的,每个人都知道水果多少钱,去哪里买,如果不喜欢吃梨,可以吃苹果,不喜欢吃苹果,可以去买桃子。商家靠低价和分销而活。
垄断性竞争指的是在市场里,顾客必须买,但就是跟谁买的问题,每个商家靠差异性生存。例如我买房需要律师看合同,律师是没有替代品的,我可定要找,就看哪个律师提供的服务能更好满足我的需求。
寡头的意思一目了然,顾客选择余地非常少,不是A就是B, 例如购物不是去Woolworth 就是Coles,寡头靠的是行业入门门槛高,不是资金上的就是政策上的。
垄断的意思就是我是你爹,你顾客需要我商家,超过我需要你,例如微信,谷歌等等。
大部分人都在完美竞争这个级别。
举例来说一个新贷款中介刚入行,人家问我没收入你能做吧,他说不能做。人家问你申请的利息会比banker,银行低吗?你说都一样的。人家问海外人士贷款你能做不,他说做不了。很显然他就处在一个完美竞争市场,他能做别人都能做,客人可以找别的broker,也可以找banker,甚至可以自己去网上申请贷款。
这种人拉客人靠跪中介,求客户,四处发名片,打cold call,给客户返点,玩感情牌,上门服务等,很辛苦的去积累自己的client base,不停靠给自己灌输鸡汤,什么要被拒绝200次,成功就是艰辛的,你是最棒的。
如果这个贷款中介懂得玩点新花样,例如2016年懂得跑到国内跟汇丰,大华银行建立渠道,因为这些银行贷款给海外人士。2017年跑到贷款基金公司跟他们建立介绍人渠道,因为这边一封会计信,什么收入证明不要就能贷款渠道。
诸如此类,利用信息不透明建立建立差异化,你的生意会异军突起,你跟客户谈的不再是做完这笔贷款我可以返多钱给你,我能帮你出啥费用,半夜10点钟到他家谈银行利息多低,我服务多好。你会公事公办,在商言商,你不再试着苦口婆心说服客户,而是更多花时间解释客户疑虑,讲解流程,因为你所能提供差异性服务,让客户必须在几个人中做出选择。这个时候你会喜欢看点销售和人际方面的书,学习如何有亲和力。
这个就是垄断性竞争。
寡头竞争更好理解,一个broker上来说,你只需要签个字,你的8套房子我都会搞定,利息还都是4%利息以下。基本上这里面就没有销售的成份了,而更称为Transaction,定价权都在商家手里,不找你其它人也做不了。这个阶段你不爱看书,你喜欢交际,发现关系才是一切,其它都是浮云。
垄断就是Yellow Brick Road 老板 Mark Bouris 正在做的事,他筹划从美国一些大型基金手里融资,自己制定贷款政策和放贷标准,完全绕过银行,让贷款不现在这么难批,如果这个搞成,将会是无敌的存在。
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在以上四个竞争模式的哪个里面,然后我思考如何从目前这个位置向上移动,如果我的行业无法让我向上移动,我该学习那些技能来换一个能移动的行业,然后逐步向上移动。例如卖房子的肯定要想我怎么能签到独家的A级好楼盘来卖。
每次大的变动,疫情也好,股市暴跌也好,重大经济事件也好,洗牌的永远是生活在底下两种模式的人---充分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和垄断性企业永远坐在那里渔翁得利。这次在网上看到新闻,充分竞争而又没背景的小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哀嚎,但大企业从央妈那里拿到巨额资金,利息低到1.5%,钱多到拿出很大一部分去银行买了理财。对于BAT生态链旗下及其收购的企业,今年还是美好的一年。
如果我现在处于充分竞争的位置,我会绞尽脑汁寻找竞争优势和差异化来向上爬,等我爬到垄断性竞争的位置,我会继续寻找关系和资源来稳固我的护城河。
如果我的行业无法让我向上爬,那我会学习一门新技能,寻找一个新的赛道来向上冲刺。除了保持正常的卫生安全,我对疫情不会给予过多关注,除非我能从这次疫情中看到我能利用的机会,帮我向上爬。
向上爬就是最好的保障,就算世界变成委内瑞拉,在衰退的沙漠中依然有富人可以栖息的绿洲。灾难永远会有,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可能长也可能短,可能发生在今天也可能发生在明天。在这之前我的停止忧虑,每天都做好我该做的事,朝那个目标去奋斗。外界的噪音不可以打乱我长期的规划。
对于那些半年不上班家里米缸就见底的人,除了自住房一无所有的朋友,给您说句实话,我觉得财务问题比病毒的威胁更现实一些,这种滋味我体验过,也再也不想体验。咱们还是专心向上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