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爱因斯坦不仅预言黑洞,还预言了中国,如今都已句句应验!(组图)
在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我们对于奥妙的天体宇宙了解的越来越多,各种研究层出不穷,而在这些研究之中,总会有中国科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身影,从“天眼”计划到第一张黑洞照片,再到每年中国所贡献的大量SCI论文,随着国际地位上升所带来的,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渐渐增强。
而这些,恰好印证了爱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所预测的那些预言。而他说了什么呢?我们接下去看。
“黑洞”存在吗?
关于黑洞,我们所知道的最新的了解,是在去年4月10号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黑洞照片,这张简单的照片,尽管带点模糊,也并不是很清晰,却依然让我们振奋不已。
黑洞的存在问题,也因此得到了最后的答案。这一切的开始,还是要说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还是要说到1915年,爱因斯坦就在自己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敏锐的直觉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看来,大质量的物体能把它周围的时空压弯,就像一个大铁球能把弹簧床压弯一样,而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小质量的物体从旁边经过,就会不自觉地向质量大的物体靠拢,这就是所谓引力的来源,也就是说,时空弯曲才是引力的来源。
这样的理论在当时很显然没有多少人信,人们纷纷对爱因斯坦表现了质疑,学术界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在1919年的时候,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利用日全食的机会,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有些恒星的位置稍稍偏移了,并且偏移的角度恰好被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证实了。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爱因斯坦设想了一个极端情况,如果存在一个天体的质量非常大,那么它产生的时空弯曲就会非常强,有的时候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尽管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命名这个天体,但是却已经有了这一思想。
而现在的黑洞的照片出来之后,爱因斯坦这一猜想终于得到了印证。
“中国一定会有对于科学的贡献”
在爱因斯坦声名鹊起的那些年,他无疑成为了物理学界的那颗闪闪亮亮的明星。
早在1921年的时候,中国学者魏嗣銮写信给爱因斯坦,请求他允许将《相对论》用中文的形式翻译给中国的青年们看,爱因斯坦欣然同意了,还回了一个相片给他,以示对中国青年的鼓舞。
“你的信,我已经收到了。我很感谢你。你们要出相对论的专号,我对于这件事,异常喜欢。而且,我很愿意给你们的许可。我的相片,是夹在信中的,请你们收纳。”
在经过仔细的翻译之后,终于在1922年的1月份,《相对论》的中文版成功的被魏嗣銮刊登在那时候《少年中国》的第3卷第7期上,引起了中国物理人的广泛讨论。为了继续鼓舞中国的青年,也是在1922年,爱因斯坦抽出时间,在中国先进青年的邀请下,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当轮船驶进汇山码头的时候,爱因斯坦夫妇受到中国学术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他们之中最热情的还是学生们,他们高呼“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并且每个人都以和爱因斯坦见面和握手而为荣。爱因斯坦还在上海做了自己关于相对论的演讲,他也许不知道自己的无意举动,却开启了东西方学术交流的先河。
这是他第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这个神奇的东方国度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再也没有踏足过。尽管这次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但是爱因斯坦印象却很深刻。
一方面,爱因斯坦同情于中国人在三座大山下的苦难生活,他在日记中写道:
“他们大多数负担沉重, 男男女女为每日5分钱的工资天天在敲石子。他们似乎驽钝得不理解自己命运的可怕。,中国人吃饭时不是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丛林里解手时那样蹲着”。
他客观的记录为我们现在留下了当时广大民众的一个生活缩影。
他还对欧洲人那些在租界里的欺压行为感到不满,为弱小的民族发声一直是爱因斯坦人道主义的观念,他无情的批判那些欧洲人,他说“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了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
然而在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却对中国知识界的求知欲望感到了惊讶,他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上看到了年轻科学家的样子,因此爱因斯坦对广大中国青年给予了莫大的鼓励。
他断言:“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对科学有伟大的贡献”。
果不其然,爱因斯坦的预言,在我们现在得到了证实。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是在十几年之后,当时尚在西南联大的杨振宁曾经读到了爱因斯坦晚年的一篇论文,看完之后,杨振宁直接嗤之以鼻,说爱因斯坦老年的时候“毫无创新”,虽然是有点过于自信了,但是从年轻的杨振宁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中国科学家越来越成熟的一面。
“我们所呼唤的精神”
爱因斯坦离开中国不过20年,中国便培养了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1944年,杨振宁、李政道从西南联大毕业,在几十年之后他们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并且多次回忆起西南联大对于他们学术生涯的影响至深。
“外国人能行的,我们中国人也能行”,这是一张张年轻面庞在那时许下的报国誓言。
他们看到了爱因斯坦,看到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是什么样子。
杨振宁
至今还流传着杨振宁等那一代老一辈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自己的实力击败嘲讽的例子,那些外国科学家的肆意,总能被事实所打脸,打脸之后,他们又会慢慢低下了头,为自己的祖国好好思考一会儿:“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结果竟是无可避免的悲哀,远在异国他乡的他们,除了自己手上的事,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虽然结局已然确定,他们依然决定从自己做起。
每个人发一份声,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在帮中国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他们点亮了自己使命的火炬,微光吸引微光,微光照亮微光,在依旧无尽的黑暗中,渐渐响起了后来人的脚步声。
这也是我们后来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