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名新冠肺炎治愈者:家人和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增强抵抗力很重要(组图)
2005年,郭琴从武汉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进入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工作。迄今她在急诊工作岗位上已超过14个年头。
郭琴认为,自己染上病毒最大的可能是与照顾重症患者有关。令郭琴感到庆幸的是,被确诊之前,她与四名家人有密切接触,但家人并未感染,并于1月27日解除医学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尤其是和武汉有过交集的人都有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
38岁的郭琴是一名感染者,她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照顾了五六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士。
郭琴发热是在1月12日,次日被确诊为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过14天的治疗,1月27日,治愈的郭琴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郭琴认为,自己染上病毒最大的可能是与照顾重症患者有关。令郭琴感到庆幸的是,被确诊之前,她与四名家人有密切接触,但家人并未感染,并于1月27日解除医学观察。
记者了解到,除了郭琴外,与另外两名治愈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1月27日24时,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7833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14人。
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郭琴向记者介绍患病经过。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初期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
2005年,郭琴从武汉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进入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工作。迄今她在急诊工作岗位上已超过14个年头。
1月28日,郭琴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2019年12月初,急救中心接诊的病人中,发热病人多了起来。她没有多想,冬春季,感冒、发烧、发热的病人会比往常要多一些。还是和原来一样,她只戴了个口罩,穿着绿色护士服,接触着各种各样的病人。
郭琴回忆,12月中下旬,按医院统一部署,她的防护升级了。除口罩外,她还穿上了白色防护服、戴上了护目镜。防护升级的原因是有几十人患上了不明原因肺炎。
首例患“不明原因肺炎”出院患者李壮(化名)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2019年12月24日,他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12月25日,他去了医院只被当成感冒在治,被确诊为“不明原因肺炎”后转入武汉金银潭医院治疗。
黄女士的丈夫是一家餐厅的采购员,常去华南海鲜市场进货。黄女士介绍,2019年12月24日,其丈夫出现咳嗽、反复发烧等症状,硬扛了5天后,于12月29日前往同济医院治疗。次日,丈夫被确诊为“不明原因肺炎”后转入武汉金银潭医院,“到了同济医院才知道,早在12月12日,同济医院就有了类似病例。”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医管处向各有关医疗机构发出紧急通知: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为做好应对工作,请各单位立即清查统计近一周接诊过的具有类似特点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2019年的最后一天,武汉市卫健委官网发布通报,近期部分医疗机构发现接诊的多例肺炎病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目前已发现27例病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少数病人呼吸困难,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
官方通报显示,当时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亦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
1月28日,治愈后的郭琴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摄影/上游新闻记者牛泰
护士感染后一度留“遗言”
防护设备升级后,护士郭琴高度戒备起来了。
郭琴说,作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本就很强,传出“不明原因肺炎”后,自己更是格外注意,特别明显的是洗手的次数也多了,“每天下班回家后,我让丈夫和儿子睡,自个在小房间睡。”
即便如此,郭琴还是未能幸免。
郭琴介绍,2020年1月初,急救中心的病房被改造为隔离病房,病房收治了五六名“不明原因肺炎”重症患者,她负责护理。
郭琴说,1月12日晚,她的体温达到了37.8摄氏度,心中弥漫起不祥预感。她宽慰自己,也许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睡一晚就会好。1月13日,她的症状愈发明显:发热、四肢无力、四肢关节格外疼痛。当天,经确诊,她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此前的2020年1月7日,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引发此轮肺炎的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被确诊那一天,也是郭琴最难熬的一天。
郭琴告诉记者,因为职业关系,相比其他患者,她对治愈抱有很强的信心。她也了解到,重症患者和不幸死亡患者中,很多人都有其他基础性疾病,而她的身体状况一直良好。但1月13日这天,病痛还是把她折磨得异常难受,最灰心时,她在微信上给丈夫视频,留下了“遗言”:“我要是死了,一定照顾好11岁的儿子,一定照顾好双方的老人。”
熬过1月13日这一天后,郭琴一点点好了起来。她介绍,先期治疗的手段主要是输入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后期输入护肝、护胃的药物。
1月27日,郭琴治愈出院;1月28日,她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郭琴说,医院领导没批准她继续照顾重症患者,她现在做的是一些辅助性工作。过几天,她想申请,继续照顾重症患者,“多干一点,就能替同事分担一点。我患病的那几天,他们给了我太多温暖和鼓励。”
到底是怎样感染病毒的?郭琴经常琢磨自己如何染上的病毒。
郭琴介绍,先前通报病毒的潜伏期是14天,“即便我的潜伏期超过了14天,那时候,我穿的也是白色防护服。我要去护理重症患者,每天都在和他们近距离接触,是那时候感染上的吗?我不知道。”
“我工作的急救中心,从12月初到现在来过太多的发热患者,他们中有没有病毒携带者?是他们中的人传染给我的吗?我不知道。”
“我穿戴的防护装备相对来说已经很好了,我自己的防护意识也比很多人要高,为什么还会感染?我不知道。”
郭琴不知道她到底是如何染上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她只知道,染上病毒的环境可能是在和患者密集接触的医院。
2019年12月31日凌晨的华南海鲜市场。2020年1月1日,该市场休市。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危险的华南海鲜市场
相对收治病患的医院,华南海鲜市场是个更危险的地方。
首例患“不明原因肺炎”出院患者李壮,其工作单位离华南海鲜市场并不远。
另一名患者的妻子黄女士认为,丈夫感染病毒与工作有关,“他跑采购的,隔三差五地去华南海鲜市场进货。”
湖北省荆州市卫健委一名人士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王某,松滋涴市人,此前在武汉华南海鲜城从事活海鲜搬运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31日凌晨2时许,上游新闻记者在华南海鲜市场探访发现,一中年男子驾驶着一辆摩托三轮车驶进了华南海鲜市场,三轮车上的货箱上装着多个笼子,笼子里装的有中华田园犬和其他动物。2020年1月1日起,华南海鲜市场休市。
1月20日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从流行病学上看,此次疫情不仅集中在武汉,而且是集中在武汉的两个区,这两个区的病例占了45%。这两个区都有比较大的海鲜市场,这里相当多的不是海鲜,而是野味(野生动物)。通过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竹鼠、獾。
1月26日,科学杂志发文称,最早的病例在12月1日患病,但并未有报告称这一例病例与海鲜市场有联系,并且在第一批41个确诊案例当中,有13个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并无接触史。
2019年12月31日凌晨,武汉市中心医院外科病房成了隔离病房。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多名密切接触者未感染
治疗期间,护士郭琴格外担心家人。
郭琴介绍,她和丈夫、儿子、公公、婆婆同住一屋。1月13日确诊之前,她都会回家。虽然是单独睡,但吃饭在一起,也经常说话,他们四个都是密切接触者。她患病之后,四人也被医学观察,几乎不外出,在家自我隔离。1月27日,是她治愈的日子,也是家人解除观察的日子。
李壮的家人也未感染。李壮介绍,他出院后才知道,其姐也感冒了,母亲吓坏了,幸运的是姐姐只是普通感冒。李壮在住院治疗期间,其家人也接受了医学观察,防疫人员还去了他家进行消毒。现如今,李壮和家人的生活已恢复正常。
黄女士的丈夫于1月15日治愈出院,黄女士也未感染。黄女士说,刚开始时,丈夫以为自己只是一般感冒。但那时起,丈夫就刻意躲着他,“吃饭时,他都是端个碗,站在一边去吃。”
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官网显示,截至1月27日24时,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7833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14人,现有4413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郭琴认为,家人均未感染很大一个原因是抵抗力强,“传出不明原因肺炎后,我就经常和他们说,要吃好、睡好、增强自己的抵抗力。我自己染上病毒,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极度疲惫。感染之前太忙了,超负荷工作,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导致抵抗力太差。”
1月28日,郭琴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在这段特殊时期,大众除了做好防护外,一定要注意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