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绝代女星的一生:原来,绝色神颜也是一种灾祸!(组图)
2002 年 7 月 31 日,一代艳星陈宝莲从 24 楼一跃而下,震惊海内外。
年仅 29 岁。
7 年后,另一位女星孙亚莉,用类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 36 岁。
当天,她将自己锁在酒店房内,一直到退房,都无动静。酒店人员只能破门而入,结果令人震惊,孙亚莉的身躯正吊在浴室门旁,全身接近冰凉,无任何生命气息。
次日,港媒一阵哀叹,纷纷写到: 人称“宝莲再世”的孙亚莉,终究与陈宝莲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这到底是效仿,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得而知。
孙亚莉与陈宝莲的人生出奇的相似。
她们一样家境赤贫。
陈宝莲 4 岁父母离异,法院将她判给母亲,但母亲并不爱她,又将她扔给了外婆。
自那以后,陈宝莲一直跟随外婆长大。她曾称“一生中最大的温暖,是外婆给的。”
后来等到 12 岁,母亲将她带到香港,见她长得美,逼迫陈宝莲拍三级片,由此走上艳星之路。
而孙亚莉,比陈宝莲小 5 个月,据媒体爆出,她家境同样十分贫困,“经济一直差强人意”。
不过,孙亚莉并不是被母亲带去香港,而是为了改善生活,自己去了香港。
那时,她总对友人说: “想赚够钱接家人到香港团聚。”
但因无名气,又没靠山,她鲜少能接到戏。
这中间也只拍过一部戏,便是在《甜蜜蜜》中客串一个配角。
不过并未激起任何火花。
但,就在这一年,香港举办亚洲小姐比赛,为了心中的梦,孙亚莉毫不犹豫报了名,如同当年的陈宝莲一样。
1990 年,陈宝莲在母亲的推荐下,参选了“亚洲小姐”,不过没选上。
1999 年,孙亚莉因生计,主动参加了“亚洲小姐”竞选,她倒是一路过关斩将,冲到了决赛。
但之后的一件事,令她的明星梦终结了。
当时,因长得美,孙亚莉一度成为热门夺冠人选,但就在决赛前夕,某杂志突然曝光一张裸照,并写到“该照片拍摄于比赛前一年”。
有人指出,照片中的人疑似孙亚莉。
孙亚莉深陷绯闻风波。
起初,她表示否认,称照片中的人不是自己。
但鲜少有人信,媒体也并未放过她。
没多久,又有杂志大写特写,称孙亚莉曾在深圳阳光夜总会工作过,行为不端。
孙亚莉依旧抵死不认。
舆论怎会因她的摇头而停歇呢,这时,更多的媒体跳了出来,直指孙亚莉与古惠珍有关系,还参与过她的招待,拍摄露骨三级照。
古惠珍是香港“老鸨”,曾主导过著名的“银鸡案”,专门为艺人与富豪牵线,进行情色交易,劣迹斑斑。
这事被曝光后,孙亚莉成了众矢之的。
她再也熬不住,在满身非议中站了出来,表明照片中的女子就是自己,并退出了亚姐比赛。
那一年,孙亚莉 26 岁。在女星最吸金的年华,她成了人人喊打的劣迹艺人。
大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孙亚莉一步步走向没落。
娱乐圈最注重曝光率,在场竞选中,她虽名声坏了,但因常登话题中心,有杂志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她拍裸照。
为了留在香港,孙亚莉没有犹豫,便接下了。
于是,她拍下人生第一部成人影集。
封面上,孙亚莉双手环抱自己,呈现防御姿态,不难想象,她内心一定极忐忑。
杂志出版后,引发了热议,有娱记专访孙亚莉,问到:拍摄时你是什么感受?
孙亚莉语气很轻: “舒淇是我的目标,我希望最后也能和她一样,被人接受。”
为此,她还为自己取了个英文名, CrystalSun ,意思是水晶和太阳,表明对未来充满憧憬。
那时的她,总是笑得明媚而张扬。
但,现实摆在眼前,来香港第 2 年了,她依旧一无所获,只拍了几部成人杂志。
这时,孙亚莉选择了最便捷,也是最危险的一条路—— 拍三级片。
这与当初的陈宝莲如出一辙。
当初的陈宝莲因人气低迷,走向艳星之路,开始接拍三级片。
1991 年,她拍下人生第一部片子《聊斋三集之灯草和尚》。
因为敢脱,又主动或被动接下 10 部戏,全是三级片。
而孙亚莉,同样被生活摧残后,经人介绍拍下《男人三十搅搅震》。
这是她第一部戏,剧情十分边缘。
但很可惜,名气依然不大。
为了出名,在接下来一年,她如陈宝莲一样,一口气接下 6 部影片。
一部比一部裸露。
一次比一次大胆。
但有人也发现,镜头中的她,鲜有笑意,总用那双睛,赤裸裸盯着荧幕,似在看荧幕,也似乎是看向远方。
不过,艳星并非都是舒淇,离开荧幕,她依然无人问津。
在接下来好几年,孙亚莉与前辈陈宝莲一样,一部接一部麻木地拍着,制作大多简单粗暴。
她最出名的,也只在《金鸡》中,扮演一个配角,依旧是脱。
与此同时,即便事业受创,孙亚莉也不愿降低标准,依旧住顶级别墅,买高档奢侈品。
由于经济能力跟不上,她一度负债累累。
而就在这一年,陈宝莲出事了。她在上海从 24 楼跳了下来,只留下一封遗书,与一个不足一月的婴儿,不幸离世。
因其经历太戏剧化,电影公司嗅到商机,公开称要拍陈宝莲的纪录片。
他们寻了很久,最终在一众女星中找到孙亚莉。
其一,她不出名,片酬低。
其二,长相确实与陈宝莲相似。
在拍摄间的某一天,为了说服外界,剧组特意抽出一天时间,让孙亚莉模仿陈宝莲,拍了一组艳照。
这组照片登出后,瞬间引发热议,人们纷纷表示,孙亚莉与陈宝莲太过相似,无论从长相,还是气质,或者经历,都十分吻合。
所以开拍前,此片的热度已经高涨,孙亚莉一度以为,自己会成名。
她也确实很努力。
为了演好陈宝莲,在拍摄前夕,孙亚莉特意去拜了陈宝莲。
又大量翻阅陈宝莲生前的资料,从动作、眼神,姿态,尽全力模仿这位前辈。
当时,孙亚莉不止一次对外称: “我脑海中不断浮出她的画面,洗澡不敢闭眼睛,睡觉都要开了灯与开电视才敢睡。”
港媒调侃说: “入戏太深,宝莲上身。”
她依旧专心于演戏,其中有场重头戏,陈宝莲从 24 楼一跃而下,从而结束 29 年生命。
为了演好这段戏,孙亚莉拒绝用替身,坚持亲自上阵,在剧组人员的配合下,从楼上跳了下来。
为此,她的腰骨严重受损。
不过,孙亚莉并不伤心,反而安慰观众: “其实人应该珍惜生命,好好生活才对得住自己。”
这是她从陈宝莲身上悟到的道理,只是在不久后,当她回顾这句话,会不会感到心酸?
这部片子最终只拍了 18 天,便宣告结束。
因制作粗糙,影片并未大卖,反响很平庸,她最后的希望也落空了。
自那以后,孙亚莉减少了活动。
后来有娱记发现,疑似孙亚莉在夜总会出现,不是演出,就是站台。
即便这样,她也没有多大收入,经济状况急速下滑。
自那时起,就更少有她的消息了。
期间最轰动的一次,还是被传出她参与慈善捐款,遭到众人嘲笑。
当年,“苗圃行动”为贫困儿童筹钱,孙亚莉不知从那儿听闻,便立即将比基尼拍卖,筹得 4000 元,还主动与人合照,获得 500 元,尽数捐给了“苗圃”。
但“苗圃”似乎并不领情,他们告知媒体,称孙亚莉的筹款形式过于敏感,也未曾事先联络,于是婉拒了。
当时的媒体这样写到: 他们是嫌弃这笔钱肮脏。
此事又掀起轩然大波,娱记纷纷围堵孙亚莉。
面对质疑,她再也没有以前的愤慨,只是淡淡一句: “不会不开心,没影响到心情,我出发点只是想帮别人,有心已经 OK 了。”
但过了许久,孙亚莉在一篇报道中重提这事,又说:“我其实和《阁楼》了解过,他说苗圃是很礼貌地谢绝这笔钱的,称不想与成人杂志扯上关系,不是说这些钱脏。”
没有人理解。
后来,她又出面,称:“我知道二百元就可以帮到一个大陆小孩一年书本费,我真是很想帮他们的。”
依然得不到大众理解。
不知从何时起,孙亚莉真的消失了,媒体再也寻不到她的绯闻。
直到 2009 年 2 月,也就是陈宝莲去世第 7 年,突然有媒体爆出,孙亚莉入住了湾仔的南洋酒店。
6 日,媒体又指出,她自杀了。
这时人们才知道,她自杀当天下午 2 点,酒店人员见孙亚莉未出现,又到了退房时间,便先让清洁工人进去打扫,工人用备用钥匙开了门,走进入一看,无任何异常。
但,就在她准备打扫浴室时,突然看见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有人上吊”。
工人慌了,情急下报了警。
当消防员与救护员赶到,他们一起撞门,才将门打开,在进门那一刻,在场所有人惊呆了,映入眼帘的,是孙亚莉正吊在一根绳子上,她紧闭双眼,神情极度痛苦。
不用想,就能猜到当时发生了什么。
消防员合力将孙亚莉解下,救护人员随之上前施救,但已然来不及,孙亚莉全然没了生命特征。
最后,经过一系列抢救,救护员当场宣布孙亚莉死亡。
这时,警方在房内找到一封信,就如同当年的陈宝莲一样,写下遗书。
但在遗书中,她没有写任何自杀缘由。
警方迅速联系孙亚莉的家人,家人表示,没有可疑之处,于是,孙亚莉的遗体被送往殓房。
事后,警方发表声明称, 她是因债务问题,才走上绝路。
不过,更令人气愤的是,当警方进行后续工作,让孙亚莉家人来认尸时,他们却迟迟不肯来,只称另有要事,需押后处理认尸手续。
过了好几天,孙亚莉的遗体才得到善终。
这与陈宝莲是何其相似,当年,她也是写下遗书,称“妈咪请替我打电话给少爷,告诉他,宝莲去了,要好好保重身体”,继而一跃而下。
自行终结了 29 岁生命。
事后,陈宝莲生前的亲人也对她极其冷谈,无人来认尸,还是邱黎宽收养了她的儿子。
陈宝莲是可怜人。孙亚莉也是。
死讯传出后,有媒体专门跑去采访与她相关的人,问到好友李美清时,她缓了很久,才开口说话: “孙亚莉曾经感叹没有人爱。”
而陈宝莲的一生,同样没有被善待过。她被人玩弄,被遗弃,自残自伤,没有一天得到过温暖。
她们都是命运的掌舵者,也是命运的弃儿。
尤其是孙亚莉,在演完陈宝莲的一生,劝说世人“珍惜生命”后,依然一步步复制了陈宝莲的路,最终一步错,步步错,走向无底深渊。
只是不知道,若时光重来,生命可以重新选择,她们还会走这条路么?
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要想摆脱"红颜薄命 "的魔咒 ,首先要:
治愈童年那个从未被满足的自己。
心理 学家认为,从小情感未得到满足、没有得到足够心理营养的人,他自我的一部分,会永远“卡”在那个地方,并在未来不断寻求补偿,终极一生都在渴望爱、寻找爱。
一个人童年如何被养育,Ta就将如何度过这一生。
缺爱的伤痛如果不被看见,只会陷入过去无法自拔,让自己越发痛苦,一生都难以幸福,甚至把这种伤痛复制给下一代。
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