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日本车、断指,2500万韩国人上街抵制日货,但这次怕是又要失败...(组图)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最讨厌日本,韩国肯定算一个。
韩国、日本两个国家,隔几年就会爆发一次冲突。而韩国普通人,往往也会发动抵制日货的行动。
比如,今年7月以来,韩国又爆发大规模抵制日货行动。韩国一些商家为拒售日本啤酒,直接拉起横幅:日本啤酒一杯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900元,韩国人年均收入大概是22万人民币),直接导致今年9月份日本啤酒对韩出口大降99.9%。
不过,尴尬的是,不出意外,这次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抵制日货运动,最后会不了了之。
因为,韩国抵制日货,基本上就没成功过。
2500万人抵制日货日韩,隔着一道海峡,却是世仇。最早在公元4世纪,日本就攻打过朝鲜半岛。
不过,大部分中国人知道比较早的一次是1592年(明朝万历皇帝时)。当时,日本基本统一,丰臣秀吉组成远征大军,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当时的李氏王朝不堪一击,最后在明朝的支援下,经过7年才把日本赶了回去。
到近代,明治维新,日本强大后,先是威逼朝鲜开放港口(1876年),后来又将整个朝鲜半岛纳入自己的版图(1910年),开始了长达35年的殖民同化政策。
历史上,日本韩国的一种互动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日本欺负韩国,韩国时不时奋起反抗,然后继续被欺负。
比如,1909年,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1919年,青年学生发起“三一运动”,1932年,尹奉吉刺杀日本大将白川义……
这种抗争精神,在韩国独立后得到了保留。然而,一样保留的,还有韩国被日本欺负的命运。
只不过,战场转移到了经贸领域。
抵制日货,就是韩国普通人对日本的一种抗争。
韩国民众一次反日示威
2000年到现在,韩国爆发过4次抵制日货的大浪潮。
第一次是在2001年,大约40家韩国民间团体主动抵制日货。期间,有20名极端的韩国人,身穿黑衣,在首都首尔,用铡刀切去自己的一截手指,以断指来表达对日本的抗议。
4年后,为了争夺独岛(日本称竹岛)的主权,韩国再次爆发了抵制日货浪潮,许多地方企业主动下架日系商品,一些激进的韩国人则发起了打砸焚烧日本汽车代理店的活动。
2013年,日韩再次因领土问题爆发冲突,韩国80多个职能团体、数十个市民团体和有600万会员的个体商户团体,共同发起抵制日货活动。
当时,抵制运动组织者宣称“参加抵制运动的人员将达到1000万左右”。
韩国人砸日本车
当然,今年7月开始的这场抵制日货运动,规模大,场面也很壮观。
日本为报复韩国不断讨要二战韩国劳工赔偿,宣布从7月4日开始,限制向韩国出口氟聚酰亚胺、光阻层材料。这些是智能手机、芯片等需要的重要原材料。8月2日,日本直接把韩国从出口“白名单”上移除,也就是拉入“黑名单”。
消息一出,韩国国内群情激愤。
抵制日货就又搞了起来。韩国数据显示,7月份,日系车销量同比减少17.2%;8月,大减56.9%;9月,降幅扩大至59.8%……
更极端的是,一个78岁的韩国男子在日本驻韩大使馆前纵火烧车,全身被烧伤,当天下午不治身亡。
这次的参与人群是历史最多。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超过一半的民众表示,已经开始抵制日货。2018年韩国约有5163万人,也就是说至少有2500万人参与。
在一个抵制日货的街头采访中,有受访者表示她身边有八九个人参与其中。
毫不在意的日本人韩国这几次抵制日货浪潮,一次比一次猛烈。然而,最后的结果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草草收场。
就拿2005年来说,在一片“抵制日货”的呼声中,韩国从日本的进口却同比增长了5%,韩国对日贸易逆差从2001年的101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243亿美元。
简单来说,在一片抵制声里,韩国从日本买的东西,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2013年抵制日货,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少异议。高丽大学教授徐承原表示:
很难期待在经济、外交方面获益,而且这也有可能给日本右翼政治人士和右翼团体发动反韩活动制造口实。
有意思的是,面对韩国的抵制日货运动,日本大部分人却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
有人把韩国高中生扔掉日产圆珠笔的照片发到网上,引来的却是日本网友的一顿冷嘲热讽。
更有日本媒体发布了一篇名为“哭笑不得的韩国抵制日货活动:白天反日,晚上用超日啤酒干杯”的报道,借以讽刺韩国抵制日货活动。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人要突然集中抵制日本啤酒的直接原因。
但是,日媒没有丝毫后悔,因为这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浪潮,韩国政府、大财团早就软了。
就在日本禁运的第2天,韩国三星副会长李在镕去日本访问了6天,希望从日本继续进口氟化氢。
而韩国政府,把处理日韩纠纷官员的级别,从课长级提至最高级总理级。
10月24日,韩国国务总理李洛渊就曾亲自前往东京会见安倍晋三,并转交了文在寅的亲笔信。
“不管用什么方法,必须在今年内结束韩日矛盾”,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洪楠基也表示。
其实,日本对韩国抵制日货无动于衷,实质是有恃无恐。
说白了,就是韩国被日本捏住了七寸。
韩国:向日而生1965年,日韩建交。1年后,日韩贸易额就达到了3.6亿美元,超过了韩美贸易额3.49亿。1979年,两国贸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关口。
相逢一笑泯恩仇,双方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韩国。
1965年,日本向韩国提供了大约5亿美元的物质援助,以及派遣人才赴韩国、提供技术支持等非物质援助,作为对占领半岛的赔偿。而当年,韩国政府一年的财政预算只有3.5亿美元。
可以说,韩国能够创造汉江奇迹,日本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但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韩国经济对日本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个表现就是韩日巨额的贸易逆差。
2018年,韩国对日本的逆差高达240亿美元,是韩国贸易关系中的最大逆差。
更重要的是,韩日的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精尖产业上。在日本6万亿日元的对韩出口中,消费类产品才80亿日元,占比只有1.3%。
高精尖原材料不像消费品,靠抵制就能解决问题。没了日本消费品,韩国人可以选择其他国家的消费品,就算有质量瑕疵,在民族大义面前,也不是事。
可是如果没了日本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上游产品的供给,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巨头,将会遭受到结结实实的重击。
这是由韩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韩国以贸易立国,先是从日本进口生产线、尖端零部件和原材料,然后在国内组装生产,再出口到其他市场。
上游一断,产品自然就生产不出来,生产不出来,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重大打击。
有人也许就疑惑了,难道韩国不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或者自己研发吗?
实际上,还真不可以,至少短期是这样的。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日本一直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玩家。就拿日本对韩国采取出口管制的光刻胶、氟聚酰亚胺、高纯度氟化氢3种半导体关键原材料来说,韩国对日本的依赖度分别高达91.9%、93.7%和43.9%。
比如说光刻胶,全球市场有五大厂商,占据87%的份额。其中,日本有4家:JSR、东京应化、日本信越、富士电子材料,市场占有率超过70%。
韩国不是不想从其他国家进口,而是除了日本,根本没得选。
那国产化呢?这是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韩国先后4次制定过“零部件和材料发展基本计划”,希望改变被日本卡脖子的窘境。
可一二十年过去了,韩国在高技术产品上严重依赖日本的情况并没有改变。据韩国半导体协会的一份报告,韩国目前半导体产业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仅为18.2%。
“质量、价格、交期全都符合条件的只有日本”,韩国一家大型机电企业的高管无奈地说。
三星100家主要供应商,日本占了23家
说白了,不一定是韩国研发不出来,而是在量产、价格、质量等方面和日本有着巨大的差距。
三星前副会长尹钟龙因此感叹道,“在研发和产品化之间有一个名为‘死亡谷’的巨大障碍,很难跨越过去。”
所以,即便今年下半年的日韩争端,使得韩国政府再次加大国产化进程,计划在7年里,投资7.8万亿韩元(约合450亿人民币),用于研发本地材料、零部件等,但韩国各大财阀,还是认为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希望继续和日本厂商合作。
韩国媒体估计,如果按照最糟情况,韩日半导体产业损失分别为45万亿韩元、1700亿韩元,韩国损失约是日本的260多倍。
这次抵制日货,日本对韩国的出口同比减少23.1%,连续12个月负增长。
但韩国经济遭受的打击,更大。
不只是经济韩国人对日本的感情,是明目张胆的恨,心底却有种莫名的感觉。据统计,2018年,在日本的韩国人约为45万,仅次于中国,是美国的8倍。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日本的人数排名
也许就有人疑惑了,在日本的韩国人这么多,不应该会给日本政府制造压力吗?
事实是,去了日本的韩国人,更愿意认为自己是日本人。
据一个韩国汉城大学研究生的随机采访,22名在日本的韩国留学生中,有20人认为他们不是韩国人。
其实,像日本的动漫等流行文化,在韩国也十分流行。就连韩国动漫产业,也是在承接日本动漫服务外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再举个例子:优衣库。
2007年,日本优衣库在韩国开了第一家大型店铺。因为韩国人对日货的抵制态度,当时,投资者对优衣库在韩的表现普遍不看好。
但就在此起彼伏的抵制日货浪潮中,优衣库10多年里,在韩国开了近190家门店,年收入1400亿日元(约90亿人民币),平均每个韩国人一年在优衣库消费将近2800日元。
韩国优衣库官网
转过头来看,韩国抵制日货的历史,说起来有些玄幻。每次声势浩大,引人注目,甚至不乏极端行为,结果却大多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而这次的抵制,则更富有戏剧性:抵制的原因,竟是为了要求日本重新让韩国买买买。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特别是韩国还被日本死死捏着了七寸,凭着一腔热血抵制日货,意义已经不大了。
苦练内功,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