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现场看NBA的人,配不上饭圈女孩?(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NBA中国赛,不管是在上海还是深圳,现场都是爆满。腾讯恢复了对中国赛的直播,估计下个赛季的常规赛和季后赛,都会恢复正常。
换句话说,抵制的闹剧结束了。有些认真抵制的人,想现场搞个横幅或者衣服上带块布去应援的,都收到了警方的爱心提示,他们也都认识到自己的爱国姿势不太正确。
结束了。这场莫名其妙的由篮协拉黑莫雷引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海贝思台风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有饭圈女孩好没回过神来,在网上发狠,说那些去现场看NBA的中国男人,配不上她们这些爱国的中国女孩。
她们使用的“配不上”,这是聪明而有趣的说辞。很明显,能够花几千上万块去看一场篮球赛的男人,是不缺女孩的。“不配”并不是没有,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道德优越感。
今年的NBA中国赛,上海和深圳的比赛都是爆满。其实倒不是那些人不爱国,因为大多数票是早就卖出去了,球迷并没有接受“是否买票”遮盖考验。
由于没有直播,这两场本来普通的比赛,变得相当有趣。过去的比赛,去现场的和在屏幕前的,都是球迷一家亲,这一次则形成了完全的区隔。
进现场看球的,得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也让他们的阶层身份凸显出来。他们的特征大概如下:
经济条件良好。看一场比赛,最便宜的票恐怕接近一千,很多????价格是几千上万。尽管几千块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不算特别高,但是花这么多钱去看一场比赛,仍然能够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也能理解,为什么中国赛只能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举办。
作为粉丝的忠诚度。很多人去现场只是看一个明星。他们??喜欢NBA而不是CBA,这和是否爱国无关,只和一种高水准的熏陶有关。一个看看乔丹、科比、詹姆斯的人,不可能喜欢周琦。
和世界接轨的冲动。现代体育,尤其是成功的联赛,不仅是一种“语言系统”,也是一种“价值观”。
他们就是大城市精英阶层的代表,是“中产阶层”的顶部人群。这个阶层的人,未必都喜欢看NBA ,但是却有发展出生活趣味的趋势。比如爵士乐、威士忌、极限运动、马拉松等等。
他们会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消费”来彰显出自己的身份。他们更加现实主义,不愿意介入网上的意识形态争论。其核心的价值观,大概是“过自己的生活”。
今年NBA的波折,暗示出某种危险性。当体育c被视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种私人生活的完整性就受到了挑战。过去引以为傲的品位,在未来可能面临危险。
他们必须更进一步,学会保卫自己的生活,那就是保卫社会。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