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高材生惨遭两次急诊误诊 最终死在救护车上(组图)
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体系常常被人诟病,时不时就有医疗事故曝光,严重的足以致命。这不,就又出事了,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美女高材生。
《多伦多星报》今天报道,这个不幸的女孩名叫Leah,20岁,出事的时候正在京士顿(Kingston)的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读三年级。
Leah妈妈Cheryl对《星报》表示,她清楚地记得那是2017年10月26日半夜,女儿给她发短信说,“我的背疼得厉害,我忍不住了,一直疼得在哭,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害怕极了。”
Cheryl说自己当时也非常担心女儿,试图和女儿一起解决问题,她一边鼓励女儿,一边让女儿尝试一些方法减轻疼痛,并要她尽快去见医生。
但妈妈提供的所有缓解疼痛的方法都未能奏效,第二天Leah病情加重,甚至来不及见家庭医生,就被两位同学送到了急诊室,当时她已经出现呼吸窘迫,说话都非常痛苦费力,医生于是为她做了x-ray。但说结果没有异常,于是给了她止痛片,包括Tylenol 和Advil。
可这些对于Leah都没什么用,回到宿舍之后,她还是非常痛苦,疼得坐立不安,即便吃了止痛片之后也毫无作用,到下午她觉得自己的症状更严重了,喘不上气,胸口憋闷得像压着大石头,于是用FaceTime与父母视频通话,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状况,爸妈当即要求她再回急诊室。
Leah的爸爸非常担心,视频之后又给她发短信,要她向医生说实话,不要隐瞒任何病情,把自己的症状讲清楚,以便医生采取适当措施,包括检查之类。
由于Leah疼痛难忍,呼吸相当困难,她又被送到京士顿一家医院的急诊室。
这一次医生似乎更认真了一些,起码对她进行了诊断和评估,但最后只是给了她Ventolin喷雾器,帮助她缓解呼吸困难带来的不适,然后,就没了……
依旧表示她状态ok,一切ok,什么都ok,很快就会好。
Leah的同学们再次把她送回寝室,能做的也就只有让他好好休息。
直到此时,无论是Leah的父母,还是两次接诊她的医生,都没有意识到,她其实已经处于非常严重的危急状态——那时那刻,Leah的腿上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血栓,并且这个血栓已经随着她血液移动到了肺部,并限制了她的呼吸。
所以,她才会觉得呼吸如此困难……
在她第一次被室友送到急诊室后两天,或者说在她第二次送进医院之后36小时,Leah第三次被紧急送医,但不过这次是救护车,她已经完全昏迷不醒,而且也再没有醒过来!
昏迷整整5天后,Leah被医院宣布脑死亡,她的器官随即被捐赠。
根据验尸官的报告,这个只有20岁大学女生死于“大面积肺栓塞”,也称为肺部血栓。
据悉,在Leah给妈妈发了第一个抱怨背疼的短信之后,为了减轻疼痛,她开始擅自使用了避孕药和更高剂量的雌激素。但法医认为,雌激素不会引起血栓,却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法医检测报告说,在Leah接受医院诊断和治疗时,医生没有遵循广泛采用的肺栓塞筛查临床指南,法医因此要求医院进行“监护质量”审查,重点是肺栓塞筛查方面。
法医报告也提到,在这起案件中,也应该对急诊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查。
据悉,目前Leah的父母已经通过律师,状告这家医院(The Kingston Health Sciences Centre)的医生及护士。他们泣不成声:“失去了女儿,就等于让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失去了一切。”直到今天他们仍然为孩子的突然离去感到悲痛欲绝,更对医院方面的不负责任及冷淡愤怒!这对父母说,女儿去世之后,这家医院从未与他们联系过,没有对事情做出任何解释,更谈不上表示哀悼或表示安慰。
有医疗专家对《星报》表示,尽管肺栓塞可能致命,但因其症状很微妙难以轻易诊断出来。有时候症状类似于感冒或肌肉损伤,包括胸痛,气短,有时咳嗽带血,有时腿部疼痛或肿胀等,最有效的诊断工具至少有两种,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通气-灌注扫描(VQ)。但因其相当昂贵,而且要让患者暴露于辐射之下,因此医生们一般不这样做。
目前,法院已经受理这起案件。
但如花的生命却再也无法重来。
寒心的还不止于此
其实随便上网搜搜就会发现,加拿大医疗系统被诟病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人们都想当然地以为,加拿大不是全民免费医疗吗,那自己在加拿大境外甚至是中国生了病,看病的费用回来加拿大政府肯定会给报销。可事实并非如此,最近的两个案例让人感觉十分心寒。
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拥有几个博士学位的加拿大人Eric在中国突然摔倒,并引发急性肾衰竭、肺积水等疾病,在当地医院经过治疗后回国。
他必须自己支付在中国期间的所有医疗费用,加拿大政府明确表示:不会为身在海外的加拿大人支付任何住院和医疗的费用,也不会支付医疗救援和救护飞机等商业服务的费用。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Eric应该是相当成功的:他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还获得了音乐、数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一所大学任教,会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还会弹钢琴。没有工作后,他靠退休金过日子。
经过积极的救助,去年底在中国举目无亲的Eric带着美好的回忆回到了加拿大。然而等着他的,却是冰冷的现实——所有的医疗费用均需他自己支付,包括医院对老人的治疗费用,和志愿者垫付的住院治疗费,都由他来支付……
悲剧还不止于此,去年1月,38岁的加拿大女子Alicia Garlock因流感、肺炎又感染了一种无法确认的病毒,最终在中国的一家医院里去世。她的家人必须先支付125万人民币(约25万加元)的医疗费,才能将死者的遗体运回加拿大。
因为加拿大政府不支付相关费用,Alicia的女儿只能在网上众筹网医疗费。
暖心之处也不少
的确,在加拿大如果真的遇到生病,耐心与等待是对患者最大的考验,特别是那些癌症患者,更是有说不出的苦楚。但加拿大的医疗真的查到如此?也不尽然,加拿大的医院非常人性化的地方也很多,各方面的服务也是可圈可点。
一位名叫nanshanzhu的华人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是2014年圣诞节期间洗澡时摸到肿块,恰好新年后一周查体,医生也摸到了,建议她做超声和钼靶照相。
在加拿大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什么都得预约,可是这次超声和钼靶就没有预约,随到随做的。之后1周左右医生通知她去看结果,告诉她这两个检查不能确诊,强烈建议她做活检,活检结果大概是15年2月中旬出来,医生告知她确诊为原位癌,接着就联系肿瘤中心把她的病例转了过去。一周以后再次见大夫,就确定了三月底手术,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而她特别欣慰的是医院的服务,从第二次化疗开始,每次去医院都由院方提供的志愿者接送,方便舒适又安全。
总体说来,这里的医疗毁誉参半,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你,感觉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