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问题上,美国多数政客不如特朗普清醒(组图)
【文/汤姆·普雷特,译/观察者网 杨晗轶】
在谈论香港之前,我们得先把基本事实弄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对香港的主权,而且她不是靠侵略、颠覆或任何邪恶行为走到这一步的。在被英国占领超过一个半世纪以后,这片土地的主权是英国半推半就地交还给中国的。在英国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它对殖民地居民的权利一向不太关心。
在英帝国最风光的日子里,伦敦方面并没有对香港另眼看待,给予当地居民任何超过其他殖民地的民主待遇和政治代表权。因此,当今天的英国国会议员怨妇般地诉说北京方面如何“粗暴对待原英帝国财产”的时候,他们简直比起憨豆先生的喜剧还要可笑。
与英国人同样令人啼笑皆非的还有美国国务院。在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政治参赞会见乱港分子被曝光后,面对北京方面表现出的愤慨,美国国务院自以为是地进行道德谴责。这样不合适的会见活动,恐怕不是美国外交官第一次做,但它必须是最后一次。中国对此提出了严正抗议,也许美国某些人会不以为然地说中国老喜欢抗议,但这一次中国有理由感到愤怒。
美外交官会见乱港分子
当前香港气氛紧张,事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悲剧。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时专业素养还不错的美国职业外交官以及喜好夸夸其谈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之流千万应当心,不要以为可以在香港问题上玩弄小把戏。
相反,美国应该简单明了地向中国政府道歉,哪怕私下悄悄道歉也行。要知道,中国民族主义者的怒火已经被点燃,他们盼望军警以雷霆之力肃清香港,铁拳痛击乱港分子,而中国官方仍然谨慎地与他们保持着政治距离。
美国什么时候才会改掉自己的臭毛病,不再指手画脚地教训别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有时候哪怕美国说的是对的,这种不请自来的教师爷也会遭人讨厌。据说7月时,特朗普曾向习主席做过保证,自己重点关注的对象是贸易谈判而不是香港问题。
特朗普之所以有这种觉悟,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成了今天这个烂摊子,主要是他一手造成的,而干涉香港问题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美国如果进行军事干预则属于践踏国际法,而且愚不可及。因此,平日里“特没谱”的特朗普这次的算计还比较理智。
香港社会的极化令人痛惜不已,其大背景是中美关系目前处于一团糟的状态。糟到什么地步?在华盛顿和纽约,美国精英认为中国做什么都是错的,因为共产党只能是错的,但凡有人通过分析提出不同意见,就会被上纲上线到叛国的地步。
8月10日,有市民拍到武警车队在深圳集结
基辛格曾经提出过一种构想:一方面中国再不情不愿也要接受现实,允许美国在东亚维持军事存在;另一方面美国也要学会以成熟的心态接受中国持续崛起,哪怕中国有时候显得咄咄逼人。如今这种曾经在美国得到广泛认可的构想已经被抛到了脑后。
中美问题有个关键事实: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将依托太平洋地区的海军第7舰队维持地区军事存在,而中国在地理上被14个邻国包围,为了维护生存安全必须扩充海军舰队。
中美双方都必须接受现实,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美国不仅应该重拾基辛格的构想,还应该恢复克林顿时期的进取性接触政策,不要再挑起打不赢、钱不够或者输不起的争斗,不要把选择理智妥协的中国拒之门外,落得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相互猜忌、难以收场。
尼克松的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曾经说美国有许多“喋喋不休的牢骚大王”,这群散布负面言论的人和中国新崛起的左翼势力一样,都属于好战的鹰派。两国内部都潜伏着危险的疯子。
如果美国坚持一意孤行,那我们就要做好准备去面对一场中美末日决战。在核武器时代,这是一个无比愚蠢的选择,如果你真想走这条路,说明你的情绪管理可能出了问题,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核国家相互保证毁灭,维持着恐怖平衡
“中美国”——这个词挺古怪的(译注:Chimerica,由中国和美国两个单词组成,令人联想到嵌合体怪兽“奇美拉”)——曾经被用来指代中美两国经济融合,仿佛某种奇怪但恒定的夫妻关系。
这样做不是为了把美国变成共产主义国家,也不是把中国变成美国,其终极目标是让中美关系不至于走到尽头,通过多层次双边政治互动杜绝政客铤而走险实行边缘政策。为了解决基辛格所说的“我们时代的关键问题”,中美两国必须共同寻求办法。
我前几天看了一部叫做《别告诉她》的新电影,在离开电影院时,我突然领悟到一些国际关系的道理。这部电影的导演王子逸在北京出生,现在在洛杉矶工作生活。影片由美国亚裔说唱歌手奥卡菲娜担纲主演,它反映了一个道理:同样一件事,以美国人的方式来做行得通,换另一种中国人的方式也同样行得通。在我们美国人大放嘴炮之前,我们可以给对方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证明他们的方式同样行之有效。
当我起身向停车场走去的时候,我想到了香港这个历史夹缝中的城市,泪水一下涌了上来,不仅因为催泪瓦斯。
如果中美关系能得到改善,或将有助于避免香港当前的悲剧,进而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的悲剧。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能在导向上更敏锐一些,中美双边关系将大大改善,甚至还能像《别告诉她》的结局一样,出人意料地以皆大欢喜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