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对峙常态化 伊朗为何不怕“拖”(组图)
7月3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伊朗外长扎里夫实施制裁。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提到,美国通过此举是要向伊朗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伊朗最近的行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扎里夫并不在意,他调侃称:“谢谢美国认为我是个如此巨大的‘威胁’”。美伊的对抗还将持续。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全面施压,伊朗淡定的底气从何而来?
潘多拉魔盒正在打开。继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两个月后,伊朗7月又实现了两个突破:1日,伊朗低丰度浓缩铀存量突破伊核协议所规定的300公斤上限。7日,伊朗提升浓缩铀丰度至5%,超出伊核协议所设定的3.67%的上限。
伊朗外长扎里夫(Javad Zarif)警告,如果伊核协议签署方无法保证伊朗在协议中的权益,伊朗将在下一步实现20%丰度铀浓缩生产。90%以上高丰度浓缩铀属于武器级和材料,可用于制造核武。而理论上,生产20%丰度和90%丰度浓缩铀之间几乎没有技术障碍。联系到伊朗正一步步将此前的威胁付诸行动,扎里夫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也足以挑动各方的神经:伊朗距离制造核武越来越近了。
面对伊朗的不断解禁,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国家安全助理博尔顿(John Bolton)、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等纷纷明确表示: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可以预计,等待伊朗的将是来自美国变本加厉的制裁。但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
危险的胆小鬼博弈
美伊口水仗、美国挥舞制裁大棒是两国之间熟悉的套路。可外界还是从最近一段时间美伊眼花缭乱的动作中感到了危险正在逼近。
先是在5月,阿联酋附近港口4艘油轮遇袭。6月,两艘分别属于挪威和日本海运公司的油轮在阿曼湾海域接连遭袭。这些细节难辨的袭击被美国一口断定是伊朗所为,造成矛盾升级。7月4日,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直布罗陀海峡扣押伊朗“格蕾丝一号”油轮,伊朗立即指责英国此举是按照美国要求所为。7月1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外国油轮,船上12名外籍船员被控从伊朗向外走私约100万升石油。英国国防部两天后便宣布派出第三艘皇家海军(Royal Navy)战舰到波斯湾。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Joseph Dunford)7月9日表示,希望美国在两周内组成军事联盟,保护霍尔木兹海峡以及曼德海峡海域的自由航行,意在形成“反伊”阵线。除了油轮冲突不断之外,美国已向该地区部署了大约2000名军人、1个航母战斗群和多架B-52轰炸机。伊朗则在6月20日打下了一架美国海军MQ-4C“特里顿”高空无人侦察机,近一个月后(7月18日),美国的对等报复上演:美国军方在霍尔木兹海峡击落了一架伊朗无人机。这样的紧张局面,扎里夫称之为“我们离战争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但“谨慎占了上风”。
的确,局面并未完全失控。美国指油轮遭袭是伊朗所为,公布的证据并不充分,尤其是日本的油轮遭袭后,日本、德国和法国甚至公开称美国公布的信息缺乏说服力。
在伊朗打下美国的无人机后,美国军机升空、战舰就位,10分钟后,特朗普撤回了空袭的计划,他自称是因为知道平民伤亡数字之后改变了主意,而后特朗普还对伊朗没有袭击一旁载有35人的P-8巡逻机表示“赞赏”。
这一动作不小心透露了美国的底牌,伊朗立即会意,虽然一再解禁铀浓缩上限,但是也表示这些行动都是“可撤回的”,以此其实变相接受了美国的谈判要求。至于美国击落伊朗无人机一事,扎里夫第一时间的回应是:没有收到消息。这种姿态说明伊朗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美伊的你来我往其实是在玩胆小鬼博弈,美伊仍给彼此留有余地。战争不是双方的现实选项,双方对话的大门并未彻底关上。
特朗普想要怎样的伊核协议?
美伊都有意对话,可为何谈判迟迟不能重启、反而小冲突不断?
美国作为始作俑者,还需在总统身上找原因。如果不是一年多前的特朗普为了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如果不是特朗普周围的幕僚以及以色列的鼓动,如今的美伊关系不会是现在的模样。美国退出了伊核协议,特朗普只是一味地坚持伊朗不能拥核,可是如何让伊朗不拥核,他从未真正说清。
按照博尔顿直接出兵的建议行事显然不可取。伊朗政权稳定,工业化程度较高,并且军事实力不俗。美国连叙利亚都打不动,伊朗更是个难啃的骨头。当年海湾战争的欠账美国仍记忆犹新,被一部分美国人认为国家走向失落的转折点,现如今美国财政赤字高企,这笔账特朗普会算,他绝非愿意引爆一场中东战争。
随着2020年大选临近,特朗普更需要创造有利于自己连任的筹码。从整个外交棋盘来看,美中贸易战全球瞩目,朝核问题更让特朗普实现前人所不能之事,甚至有希望以此拿到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在这个时间点上更愿意专注于美中和美朝关系,在伊朗问题上先“拖着”也未尝不可。毕竟,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要给完美的伊核协议提出怎样的条件。
经济制裁、油轮被扣、军事演习等等是华府有限的选项。而被逼至墙角的伊朗,很可能会继续“提高铀提炼水平”,也很会借着地理之便在霍尔木兹海峡有所动作。美伊对抗却不直接开战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伊朗仍有牌可打
与美国对抗多年,伊朗的生存空间并不理想。现下,特朗普进一步挤压伊朗,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于伊朗来说非乐见之事。但是,美伊迟迟不能谈判,而是在冲突中拖延,最终对伊朗可能不是坏事。
伊朗的一大生存资本是石油,而石油与美元相挂钩。为冲破美国的封锁,伊朗一直在寻求避开以美元结算石油。早在2016年1月,伊朗央行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
在特朗普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加速与主要石油买家设立新的货币结算方式。2018年11月,伊朗将人民币列为三大主要换汇货币,并取代了原来美元的位置。同月,伊朗与印度决定以印度卢比而非美元购买伊朗原油。2019年2月,俄罗斯和伊朗计划放弃美元,完全改用本国货币或者使用欧元进行结算支付。同年6月28日,欧盟与伊朗的贸易结算支付机制“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 投入运行。
随着中俄印欧盟这样的石油大买家与伊朗的石油交易步入正轨,那些顾忌美国威胁、暂时不敢买伊朗石油的国家想必也会跟风。如此一来,石油美元的挂钩关系会不断松动,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效果将大打折扣。
当然,伊朗手上最大的杀手锏便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海峡每天输出着全球1,700万桶石油,是中东的“生命线”。然而这一选项极其危险,一着不慎可能令局势失控,不过伊朗仍然可以通过军事演习、骚扰油轮来制造局势的紧张,使周边产油国也难有清净。
如果玩得“狠”一些,在欧佩克成员国增产压低油价时,伊朗可升级局势抬高油价,待到油价高企,伊朗便可坐看美国施压欧佩克成员国增产压价。如此戏码重复几次,欧佩克成员国的压力就可想而知,必会对美国牢骚满腹,就连沙特都可能对美国产生不满。届时,美国想通过欧佩克操纵油价就会更难。
美国远在中东千里之外,它与伊朗引发的中东动荡还是由沙特以及欧洲等盟友来承担。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已经招致欧盟的不满,接连的制裁在伤及伊朗时也让欧盟遭遇经济损失。各国都有自己的账本,美国的“折腾”让自己损失多少都会记着。当美国搅局中东越来越不得人心时,还会有多少人追随美国对抗伊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