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个关键因素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大转向(图)
中美贸谈虽在"习特会"后重提,但彭博社却称中国官员对达协议感悲观,其中原因是强硬派要求必须签署平等协议。
事实上,90年代美国本只追求自身自由贸易,并相信其优点能吸引中国开放,但当"中国冲击"开始损害美国经济,美国的贸易政策才转为"对等贸易",从而引发今天的贸易战。
"习特会"后,美国总统川普持续对华态度强硬,重申贸易协议必须对美国有利,因美国对中国存巨额贸易赤字。不过,彭博社报道中国内部却有声音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施压,要求必须签署平等协议,即美方要取消所有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导致双方达协议的日子遥遥无期。
事实上,美国的对华态度是在川普当政后才转硬。90年代,美国主张单边自由贸易,即无论别国怎样做,国家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做法是追求自由贸易,并认为其优点能吸引中国开放。
上述主张完全体现在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政时期,他多次与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承诺,帮助推动中方加入世贸组织(WTO)。2000年3月8日,克林顿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中国加入WTO不但会进口更多美国商品,更会引进民主政体最珍视的价值观,经济自由。
然而,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渐现。2001年,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为281亿(美元,下同),2017年却激增到3,752亿。中国GDP也从1.34万亿暴增到12.24万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美方期待的经济自由却没有实现。相反,美国经贸实力却渐苍白虚弱,更丢失数百万个工作机会。
自此,美国打破了对"单边自由贸易"理念的迷信。在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主政期间,美国试图在WTO推动以零关税壁垒为目标的贸易自由化改革,向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推销发达国家的智慧财产权、劳工权益、环保标准,以实现各国产业对等竞争。可是,发展中国家却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导致有关改革难有进展。
川普主张以各惩罚性手段达"对等贸易"
在这情况下,更多人支持川普主张"对等贸易",即美国对各国不应存在明显贸易赤字。因此,美国在国际经贸摩擦中变得更主动积极、攻势逼人,例如单方面取消最普惠制待遇,用双边谈判抛开多边机构,甚至以加征关税等惩罚性手段施压,造成今日的中美贸易战。
然而,一年前美国和欧盟发表的双边经贸谈判声明却表明,"对等贸易"只是短期目标,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三零原则",才是美国追求的理想经贸秩序。因此,分析相信只要中美能充分理解彼此的近期和长期目标,并相向而行的平等磋商,抛开非经济因素干扰,仍有望达成贸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