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修例“完全失败” 港府错在哪里(组图)
7月9日,香港特首林郑召开记者会,直言今次修例“完全失败”,表明条例已“寿终正寝”。鉴于香港近来围绕修例掀起的巨大社会震荡,以及此前林郑已经停止修例工作,她这番表述可谓意料之中。只是,不得不反思的是,本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的修例,为何会“完全失败”?
其三:低估台湾和西方的反应
过去二十多年,台湾和美国、欧盟等外部力量,很少有像今次修例这样,频繁发声和介入。对于台湾而言,介入修例,除了因为港台之间的特殊关系,彼此互相关心之外,还因为眼下恰逢台湾总统初选,为了选举获胜,蓝绿政党大打“香港牌”,以制造民主与专制对立、反中和反“一国两制”情绪。美国则将香港放入美中贸易战的算盘,将之作为与中国博弈的一个工具,所以连历来对自由民主人权不感冒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竟然罕见地频繁介入。对于欧盟国家来说,香港是以自由主义为核心价值的西方文明的一面旗帜,今次修例冲突正是他们眼里的中西文明碰撞。
正因这样,当港府于2月13日公布修例建议后,虽然同日台湾法务部官员回应时还是“乐见其成”,认为香港保安局修例提议“值得肯定”,但很快在民进党为了选举而操弄反中情绪的背景下迅速改口反对。2月21日台湾陆委会表示,不同意香港政府以“一个中国”为前提修改引渡法例,以此与台方交涉。随后,香港铜锣湾书店原店长林荣基获批台湾临时签证,参加台湾的反修例活动。至6月9日香港爆发反修例大游行后,台湾社会关注度迅速增加,有绿营人士喊出“票投国民党、台湾变香港”的口号,蔡英文、赖清德等一众民进党重要人物纷纷表态声援香港反修例,反对“一国两制”。在此舆论氛围下,朱立伦、韩国瑜也不甘落后,相继表态拒绝“一国两制”,郭台铭更是说出“香港的‘一国两制’是失败的”。
在国际上,4月5日英国议会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修例会削弱香港的自治权。5月24日欧盟驻香港办公室向港府发出外交照会,重申对修例的关注。这是香港回归中国以来,欧盟首次向港府发出外交照会。而美国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通过介入反修例、打“香港牌”的意图更是再明显不过,不仅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发表报告,批评修例建议将侵蚀香港的高度自治,损害美国商人在港利益,可能违反《美国—香港政策法》多项条款,而且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USCC主席与副主席分别会见香港泛民代表,发声支持和推动香港反修例。
可是,面对台湾和美国、欧盟国家的密集发声和介入,港府起初并未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林郑一度表示欧盟代表未有表达出实际担忧,估计对方只是宣示立场。政务司长张建宗亦认为,外国机构的忧虑,是因对香港的认知不足及有一定的误解。结果,港府低估了台湾和西方国家的反应,应对失当,造成香港修例在海外产生非常负面的观感,甚至如前特首梁振英所说“重创香港在国外的声誉”。
其四:特首和港府的傲慢
2018年底林郑进京述职时,习近平给予她“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评价。在本次林郑宣布暂缓修例后,香港中联办负责人第一时间回应,亦称赞“林郑月娥行政长官上任两年来,始终秉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原则”。鉴于林郑长期以来予外界的“好打得”、强势施政作风的形象,这样的评价亦算北京肯定她的工作态度。只是,“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固然是当下香港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最需要的素养,但倘若得理不饶人,未能把握好社会脉搏,也可能适得其反。
今次修例即是如此。林郑自恃修例具有司法正当性,未能放下身段,进行充分的社会咨询。香港反修例,起初并未得到太多人响应,后来才逐步演变为大规模的街头抗议,这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正是林郑的傲慢。6月9日发生的大游行,民阵声称有103万人参与,警方则称高峰期有24万人参与,这是香港2003年反第23条立法以来罕见的游行规模。面对如此汹涌的民意,港府发言人当晚态度竟然是“意见接受,态度照旧”,在新闻稿中寸步不让,宣布如期在12日进行二读辩论,结果令市民哗然,造成6月12日许多港人发起包围立法会行动,一度发生暴力冲突。
不仅如此,由于放不下尊严,林郑还错估或轻视民情,慢公众一拍。6月15日她决定暂缓修例,本来的确是释放善意,却又拒绝向市民道歉,在对待传媒提问时,还出现严厉斥问某记者“喝极你都要问三条”的争议。而在6月16日反修例人数再创纪录时,她又只是通过书面新闻稿向市民“致歉”,令不少人不埋单。
《香港01》对此评论指出:“这背后潜藏的是一种‘有权用到尽’的心态,只要政府有权这样做,它就不用忌惮社会民意。但这种管治手法有如政治赌博,赌的是反对者不会将抗议行动升级,不会与政府全面闹翻。”诚如斯言,林郑和港府这种自恃有理的傲慢心态,正是造成修例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年梁振英正是过于强硬和斗争性,导致民怨四起,在他之后接任特首的林郑,因为女性身份,本被一些港人期待能够吸取教训、柔性治港,结果没料到今次还是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