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垃圾分类,支付宝和微信又打起来了?(组图)
微信和支付宝又扛起来了!
一场关于垃圾回收的大戏已经在上演!
支付宝率先亮剑
“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
“没有一杯珍珠奶茶,可以完整走出上海”
“鸡骨头和鱼刺,能不能放到同一个垃圾桶里”.....
以上画面,可不是木易随意掰的段子,而是近几周来已经被垃圾分类“逼疯了”的上海市民日常。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7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民已经进入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新阶段,没有做到规范投放者将会受到一定的罚款。
比如,当你吃完一份南翔小笼的外带,站到四个垃圾桶前,还要思考良久--被汤汁浸湿的打包盒到底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一次性筷子又是否是可回收物。想想这个画面,顿时愁云笼罩。
也正是嗅到了其中痛点,那个与时俱进的支付宝又出手了。
就在6月28日,支付宝上线了“垃圾分类向导”和“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涵盖了4000多种垃圾,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进行垃圾分类。
目前,只要在支付宝搜索这两个小程序就能进入其中。用户只要在搜索框输入自己要扔的垃圾,就能知道正确分类。
比如,支付宝官微就做了一场示范:
屠龙刀属于可回收垃圾
前男友属于.....
而我们上文所提及的一次性筷子,其实也是属于干垃圾。
总体来看,这两个小程序涵盖的种类还是挺丰富的,一般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垃圾,都能在其中查询得到。简直是一个贴心小助手一样的存在。
实际上,除了垃圾识别之外,在今年1月份之时,支付宝就已经上线了“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用户只需要在线上填好一定的资料之后,便会有具体的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废弃物品。换言之,这个操作其实和寄快速一样方面。用户只要动个小指头,一切都要等支付宝来完成即可。
据说,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了155个城市的多个小区,累积已经超过200多万人下单使用。
不得不感叹一句,有了支付宝在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乱扔垃圾了。
微信紧随其后
当然,有支付宝的地方必定有微信,看到支付宝如此“来势汹汹”,微信肯定是不甘示弱的。
就在支付宝推出“垃圾识别”小程序的第二天,微信也快马加鞭的推荐了4款垃圾分类小程序。
和支付宝小程序有相似之处,这四款小程序均是主打智能识别进行垃圾分类。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款小程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我们来看看“垃圾分类指南”,除了可以提供查询服务之外,还增加了测试、专题、一键下载分类图片等服务。尤其是专题服务,还针对了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进行了贴心分类。
以啤酒最佳拍档小龙虾为例,每个部位的分类都会列出来。果然,即使是扔垃圾也要让小龙虾死得明明白白。
而在这款小程序当中,用户也可以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分享自己的查询成果。如此下来也能做到,一人查询,全家都会分类。
另一方面,得益于腾讯游戏基因的加持,微信还推荐了一款名叫“垃圾分分分”的垃圾分类小游戏,具体玩法和跳一跳一样简单---用户只需要把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内即可得分。同样的,和跳一跳相似,该款小游戏中也加入了“好友排行榜”的形式。
显而易见,用户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增强垃圾分类知识。
尽管和支付宝小程序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处,但其社交属性的确是一大优势。但不管怎么样,两位爸爸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垃圾分类小程序,一方面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来,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在该赛道跑马圈地。
垃圾分类成另外一个流量入口
根据易观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检测报告》显示,支付宝以53.21%的份额高居第一,腾讯金融则是39.44%的份额马不停蹄的追赶。
作为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两股力量,双方已经在无数个领域展开了无数回合的较量。目前,双方在医疗、生活缴费、城市服务、政务、充值、信用卡还款、购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布局。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要想保住自己的为主或者更上一层楼突破对手,势必要使出新的打法。
而随着“垃圾分类”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搞“垃圾生意”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17年中,全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0194.4万吨。再加上住建部已经下达了通知显示,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包括深圳、杭州等),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垃圾分类”已是势不可挡。市场的巨大,必将催生更多的机会。拿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风口之一。
回归到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巨头身上而言,有了垃圾分类小程序,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生态,给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争取到更多砝码。同时,也能够与不同板块之间发生一定的协同效应。比如,微信此次推出的垃圾分类小游戏,其实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用户粘性。
当然,按照着有竞争才有进步的真理,两家打来打去,最终受利的还是我们用户。只不过我们又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烦恼----选微信还是支付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