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酸G20大阪会场惨遭中国网友群嘲,日本人真的如此“抠”吗?(组图)
大阪会场,寒酸背后的文化意义
最近,G20峰会在日本大阪举办
各国领导都聚集在这里,展开讨论
除了会议的内容外
另一个引起各国网友特别关注的点是
会场的布置
这是日本会场的样子
感觉大家都挤在一起……
相反,这是中国会场的样子
隔着屏幕透出来的大气!
尤其是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对比后
日本会场显得更“寒碜”了!
于是,有很多中国网友留言调侃道
“这么重要的会议布置的也太随意了吧......”
“公司晨会既视感~”
看完评论的我竟然也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我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
所以能感受到中日审美间的微妙差异
也非常能理解中国朋友们的想法
但这次我想从日本人角度
来试着解读“大阪拥挤会场”背后的原因
相信大家看完一定会对日式审美有更新的认知!
经过一些专家分析
大阪会场体现了日本独特的“侘寂文化”
那么什么是侘寂文化呢?
侘寂(罗马音:Wabi-sabi),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侘寂的美有时被描述为“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它是从佛教三法印派生的概念,特别是无常。侘寂的特征包括不对称、粗糙或不规则、简单、经济、低调、亲密和展现自然的完整性。
虽然看上去有点复杂
但简单来说就是
日本比较注重简约朴素
这一点可以从日本的某些高档餐厅酒店等看出
日本五星级酒店的大厅
这次G20开餐的样子
上面两张图片的共同特征是
简约、素朴
没有过多华丽的元素
很多日本人都比较喜欢简朴风格的装饰
认为豪华的装修会显得过于注重外在
缺少内涵
了解了这一点后
大阪会场看起来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试图说服自己...)
从G20会场还可以感受到日本另一种文化
就是“日本茶寮”
其实从很早开始日式茶寮就受到中国茶寮文化的影响,直到现在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类似屠龙和许次纾描写的茶寮,也称为茶室。其面积一般以四叠半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的称为“广间茶室”,小于四叠半的称为“小间茶室”。
茶室专为进行茶道而设。安土桃山时代后也有数寄屋造的形式,也成为自家住宅的一部分。
茶室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
门口设计狭窄
是不是看起来很奇怪?
在日本战国时代
有一位茶人名叫“千利休”
就是他发明了这样的茶室入口
当时的日本社会有着很强硬的上下级关系
但当进入茶室时
大家都必须放下刀剑
然后鞠躬爬起
在这样独特狭窄的设计前
所有人在茶室里都是平等的
身份上的差距在这里并不会过于明显
除了弱化身份差距作用外
茶室的狭窄设计还有另一个重要意义
当时的将军等重要人物
经常会把茶室作为密谈的重要场所
由于房间设计比较窄小
将军们都要拥挤地坐在一起
身体间距离的缩短会使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
还能方便说一些悄悄话~
有些专家分析说
这次看起来拥挤的会场也有这种意义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
大家对日本的了解是不是更多了呢~
这次会议虽然体现了日本的独特文化
但我有点担心 ,乍一看会场布置
外国朋友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太小气”
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多转发这篇文章
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我们的独特文化~
还有,如果下次你的日本朋友带你去了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高档次的饭店,可千万不要多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