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严打“失身酒”!史上最凶险饮料 少男少女们千万警惕!(组图)
咖啡因+酒精+糖,史上最危险混合物。
近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新规,严格限制含糖混合饮料中酒精的含量。这种祸害无数少男少女的“失身酒”再次遭到法律的严打。
5月下旬开始生效的更新版《食品和药物条例》(Food and Drug Regulations)规定,所有在加拿大生产的预混合饮料,355毫升包装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7.2%,473毫升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5.4%,568毫升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4.5%,710毫升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3.6%。
与之前的规定相比,新规下的此类饮料酒精含量将锐减一半甚至一大半。比如,最常见的568毫升中型罐装,以前的酒精含量上限是11.9%,相当于4.7瓶啤酒或5杯葡萄酒的酒精总量。新规生效后,568毫升的饮料酒精含量最高4.5%,酒精总量锐减至原来的37%。
混合饮料到底有多凶险?
为什么咖啡+酒精+糖特别容易醉?
这个法规管理的“预先混合且含添加风味的酒精类饮料”,就是民间俗称的“失身酒”或“断片酒”。这种充满争议的饮品诞生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引发过多起悲剧。
失身酒最著名的品牌,美国有Four Loko和Joose,加拿大有FCKD UP和Rev。
失身酒的主要特征,是在酒精饮料中加入咖啡因和甜味添加剂。
人类醉酒的原理是,当摄入的酒精超过肝脏代谢酶系统的承受能力时,人体就会出现酒精中毒现象,导致神经系统等人体功能的失控。酒精是一种“神经抑制剂”,会极大削减人类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但咖啡因正好相反。咖啡因是一种“神经兴奋剂”,故此人类在睡眠不足、复习备考、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会饮用咖啡或富含咖啡因的能量饮料来刺激大脑,并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判断力和工作效率。
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来说,自己能喝几杯、可以坚持几个小时,通常都有经验。酒精含量到达临界点时当事人感到的那种昏昏欲睡的疲倦状态,就是大脑对人体的一个提醒,当事人知道自己不能再喝了。
但如果酒类饮料中混入咖啡因,抑制剂与兴奋剂的功能中和以后,大脑就会对人体的清醒状态产生误判,明明体内酒精含量早已超标,大脑却以为还能再喝三五杯,还能继续开车。
这种危险的“清醒醉”状态(awake-drunk state),极大愚弄了人类的大脑。如果饮料中再加入糖分,就会成功掩盖酒精的异味感,让人以为自己喝的无害的汽水或果汁,不知不觉中灌下一杯又一杯。
如果你将5瓶啤酒、5杯葡萄酒或5杯伏特加烈酒摆在桌子上,普通人会觉得数量挺多的,要慢点喝,千万不要过量,喝不完也很正常。
但酒精含量相当于5瓶啤酒、5杯伏特加或5杯葡萄酒的混合饮料,却因其特殊的制造工艺让人降低警惕,轻松喝光,而且所用时间更短。喝光5瓶啤酒普通人要三四个小时,但喝光一罐甜丝丝的混合饮料可能只需20分钟。对于单位时间内只能分泌一定数量酒精分解酶的肝脏来说,压力显然更大,人体酒精中毒的概率也更高。
咖啡因+酒精+糖,堪称史上最危险的混合物。
商家不怀好意误导青少年
政府立法消极迟缓
你以为这已足够恐怖?不,还有更恐怖的。那就是无良商家不怀好意的营销手段,以及多个国家放任自流的酒品监管制度。
2005年,美国Phusion Projects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款咖啡因酒精饮料Four Loko时,就明确采用了“时尚潮流产品”的定位,吸引那些容易从众的青少年,包括不到饮酒年龄的未成年人。
在电视广告中,商家邀请广受青少年追捧的娱乐明星,以明亮的色彩、充满活力的音乐、年轻人疯狂聚会的场景,来打造产品的网红属性。在生产策略上,厂家大量使用710毫升的大罐产品包装,并以广告片的形式鼓励豪饮。
很快,这种混合饮料就像能量饮料一样进入大众文化,“比赛谁最快喝完”的挑战甚至一度成为聚会上的流行游戏。
在加拿大,本土混合饮料FCKD UP的户外广告直接刷到了中学门口的公交站牌。在中国,进口这些饮料的商家将它们称做“果味啤酒”或“能量酒饮”,以掩藏其危害后果。有的商家甚至利用年轻人的逆反心理,高呼“一罐断片,两罐失身”的广告语,吸引那些喜欢刺激的年轻人。
在销售渠道中,厂家也尽其所能打擦边球,将此类饮料放在普通超市或杂货店里销售,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在许多国家的酒类监管制度中,烈酒必须在持有售酒执照的酒类专卖店销售,但酒精含量较低的啤酒和酒精类饮料销售权可下放到普通超市。在加拿大魁省,酒精类饮料的酒精含量标准是不高于12%,于是FCKD UP将自己产品的酒精含量定为11.9%。
在这些营销轰炸之下,混合饮料迅速风行一时,并造成了许多悲剧。少男少女喝醉后当众脱光衣服或在大街上酩酊大醉的尴尬事件频繁出现,并引发了许多的约会强奸和意外伤害。混合饮料引发的急诊室病例剧增,不幸死亡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2010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开始整顿市场,禁止同时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混合饮料。但它并没有禁止糖分在酒精类饮料中的使用,厂家转而开始提高糖分的含量。目前,因含糖混合饮料而无意中摄入过量酒精,仍是青少年中的一个问题。
更令人无语的是,酒精与咖啡因并存的饮料组合在美国人人喊打四五年以后,忽然高调进入了中国市场,甚至大红大紫,俘获了一大波不明真相的年轻人。至今,淘宝上仍有不少销售“失身酒”的网店。
加拿大14岁少女不幸醉死
多方力量推动立法
加拿大这边的立法,紧跟着美国的脚步。2010年代上半期,加拿大颁发禁令,禁止在酒精类饮料中加入咖啡因。但这个法规有个可怕的漏洞:它禁止了咖啡因,却没有禁止含有咖啡因提取物的天然产品。
巴西国民水果香可可(guarana)
大自然中,不少植物都含有咖啡因,有的含量还挺高,比如人参(ginseng)和俗称“巴西国民水果”的香可可(guarana)。
加拿大本土混合饮料品牌FCKD UP就抓住这个漏洞,将大量的香可可提取物加入酒精饮料,继续用这种凶险的混合物荼毒我们的年轻人。
2018年2月26日,魁北克省14岁女生Athena Gervais午餐期间喝下3罐FCKD UP后举止失控,醉醺醺跌进校园后面的小河淹死。
负责验尸的Martin Larocque医生报告称,少女从这些饮料中摄入的酒精相当于在30分钟喝下14杯葡萄酒,即使没有淹死,也会酒精中毒而死。
少女的父母、验尸官以及众多社会活动人士向加拿大政府发起愤怒倡议,要求全面禁止这种危险饮品,因为它已严重危害公众安全。
少女死亡以后,FCKD UP的生产商Geloso Group宣布FCKD UP永久停产,并撤掉了其在60所中学门口的公交站广告。但加拿大对天然咖啡因的禁令并没有废除,市场上还有其他品牌的类似危险饮料。
2018年6月,魁北克省通过新法,酒精含量超过7%的混合饮料必须在拥有售酒执照的酒类专卖店出售,绝不能混在超市的果汁汽水中瞒天过海。购买者必须年满18岁,并出示带有照片的身份证件。
倡议人士和魁省卫生部建议加拿大卫生部,将这个禁令推广到整个加拿大,并设立其他规定来禁止限制此类饮品。
卫生部接受了这个建议,2019年5月底生效的更新版《食品和药物条例》就是此类新规的一个。这个大幅降低混合饮料酒精含量的新规意味着,以前喝一罐就醉的人以后要喝三四罐。加拿大对危险酒精饮料的立法,终于又进了一小步。
被灌醉的风险依然存在
少男少女仍需警惕
但这个新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人们不知不觉被灌醉的风险仍广泛存在。
首先,这个法规只能规范那些工厂制造的饮料,不能规范现场临时调制的饮品。而在酒吧甚至普通人群中,仍有一些坏人暗戳戳准备给年轻人下毒。
在加拿大当前的酒吧里,能量饮料+烈酒的现场调酒仍是合法的,一些著名饮品甚至同时包含有咖啡因、酒精和糖分,比如爱尔兰咖啡(Irish Coffee)、丛林果汁(Jungle Juice)和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私人聚会上如果遇到一个放飞自我或居心叵测的调酒师,饮料的成分就更加难以预测。
其次,如前文所说,包含自然咖啡因的酒精饮料仍然存在。
再次,销售和市场推广环节的立法,政府做的还远远不够。安省和阿省目前法律禁止酒类专卖店出售能量饮料,以免消费者看到后顺手将两种东西混合,但BC省等省份仍没有这样的法律。
当政府行动缓慢的时候,我们必须自己敏锐起来,保护自己的安全。最基本的做法是,牢记“咖啡因+酒精+糖=危险”的魔鬼公式,喝咖啡时千万别加酒精,别人给的甜味饮料必须警惕,自己在家DIY饮品时严禁将这三种东西随便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