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同时“必须前进” 中共加速改革为香港做出榜样
北京时间6月13日,就在香港还在为“修例”而陷入反思与混乱之际,1200公里外的中国上海,则正在开启中国内地加速经济改革、加速金融开放的大幕。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等中国经济高官云集上海。面对贸易战、面对高通胀、面对中国经济的一系列问题,中国选择了在加强监管,进行反思的同时,以加速金融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式逐步解决问题。
担忧、反思、调整,并不意味着改革的停滞,相反,只有不断尝试、不断的前进,反思和监管才具有现实的意义。为反对而反对,为监管而监管必定是死路一条。对此,在中国的大变革、大机遇到来之际,中国内地正在给香港做出榜样。
北京时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尽管中国正在遭遇一些外部压力,但是正是这些压力有助于我们提升创新自主的能力,加快高速发展的步伐。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出有力度的改革开放新举措。尤其在金融领域,中共将在回归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将提高金融供给的适应性;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微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市场准入、平等竞争机制的形成。
面对,复杂多变的的经济形势,面对积弊已深的中国金融体制痼疾,中共没有选择无限制的反思和全面的对抗,而是选择了迎接挑战,加速开放,并且通过大胆尝试和政策微调的模式,针对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漏洞就弥补漏洞,有违法就坚决惩处,不能因为担忧就停滞改革,更不能为了可能的问题就反对全面的进步。
对此,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中,一方面强调,中国金融机构种类不丰富,特色不鲜明。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金融机构水平。中国欢迎高水平外资机构,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再次声明了对于金融监管和违法惩处的决心。
能够以辩证、理智的态度认识问题,并以强硬的手腕和具体详细的建议来推进改革,往往是中国内地政策的特点。在郭树清的表态中,中国的金融改革,被概括为“优化金融供给侧结构”的改革纲领,并细化为“继续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发展专业化、个性化金融机构;完善多渠道融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四项具体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改革目标,郭树清提出了三项需要反对并加强监管的细则。
第一是,坚决防止结构复杂产品的死灰复燃,下大力气处理金融体系资金空转问题。
第二是,严防房地产炒作。并且反思为“过度依赖房地产发展的,最终都会面临问题,凡是依赖房地产投资的企业,最后都会发现很不划算。”
第三是,要让违法违规者及时受到严厉惩处,金融监管部门必须敢于斗争,严格执法,坚决捍卫法律法规的尊严。
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明确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监管措施,并严格执法。可以看到,在经历2012年到2016年的金融混乱后,中共目前对于“问题与改革”的一些系列操作已经日趋理性和成熟。
并且,中共还掌握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技术。再大的变革前,先不急于反对会推进,而是先进行试点。不论是当初市场化改革时的广东深圳,还是所谓新农村改革时的贵州塘约,大胆尝试“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就收回来”,与大局无损,反而能够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如今,6月13日,中国政府又正式开始了“科创板”的试点,意图在资本市场上寻求新的突破,建立起一套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机制,让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并且,中共将决定继续加大对上海的开放力度。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将支持在上海试点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全力支持上海科创板建设。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表示,中国将适当考虑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和业务经验,放宽外资从事证券投资的准入限制;持续加大期货市场的开放力度,放开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参与沪港通、深港通的限;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进入债券交易所的渠道。
人们可以看到,同样是面对经济困境,中国内地正在加速改革开放,中国上海正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香港却在进行“毫无建设性”的反思,跌入为反对而反对的陷阱。和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一样,香港作为中共“一国两制”的尝试,究竟是选择“成功推广,还是……”其实更多的是香港人自己的事情。因此,与其指责中共的过失,还不如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内地在经济改革方面的经验——明确地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方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监管,在反思的同时保持前进。
看看正在加速改革的上海,一成不变、孤芳自赏的香港必将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