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教母蛰伏十年,勇闯暴力黑暗地区拯救无数孩童!(组图)
2010年,47岁的Sally Hazelgrove带着她的孩子们从芝加哥北部搬到了芝加哥南部的Englewood。
像她这样一个从小到大没受过穷、吃过苦、一直生活在优渥环境中的女性,要从舒适的北部搬到被贫穷、犯罪、帮派充斥的社区里,可想而知,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右边的金发女性就是Sally Hazelgrove
毕竟北部和南部虽说同属芝加哥,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两个世界。
而她要搬去的Englewood,更是极端暴力社区中的极端,2018年芝加哥各社区谋杀案从低到高排名里,它排倒数第三。
每十万人中发生的谋杀案
所以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也很正常,且不说你能不能吃得了那种苦,就说那么不安全的环境,你还带着孩子去,对孩子能好吗?再者说了,你到那儿干什么去啊?
面对种种质疑,Sally只回了一句,“如果那个地方对我的孩子来说不好,对那里生活的每一个孩子就好吗?”
这看似是一句赌气的话,但实际上,这正是她此行的目的——帮助那些在混杂着帮派、枪击、毒品的极度混乱环境下生活着的孩子们。
为了真正踏入Englewood的这一天,她已经做了十年的研究和准备。
青少年帮派
2000年,Sally在少年司法体系里进行志愿服务,主要是帮助那些误入歧途、有较高危险性的男孩。
在那期间,她不断会听到来自南部Englewood这个犯罪肆虐的社区里枪支暴力的故事,明明都还是些孩子,却都已经手持武器、混迹街头,过着命悬一线的生活。
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小生长在那里,在穷困里挣扎,见惯了死亡,也麻木了失去,周围都是毒品交易、枪击死亡、暴力械斗…
那样的生活没有给他们第二种选择,只能混迹其中,身不由己。
Sally听了太多这样的故事,她下定决心,要帮助那里孩子们的生活做出改变。
除了志愿服务,她还参加了儿童和家庭服务部的项目,想要通过实地走访,真正了解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年轻人走上街头、加入帮派的。
而每当她问一个帮派成员,为什么他明知道可能会死、会进监狱,依然还是选择留在帮派里的时候,她得到的回答里总会包括两个词:“爱”和“尊重”。
除了情感需要,她还观察到帮派提供给这些青少年们的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活着的目的。
知道了帮派是如何招募、留住年轻人的,那怎么才能让他们脱离帮派呢?
芝加哥帮派示意图
2004年,Sally开始走上Englewood的大街小巷,那些或站或靠墙,总之都躲在角落里、看起来就面色不善的年轻人们就是她的采访对象。
而核心问题只有一个。
“什么东西会让你离开街头?”
得票最高的答案是拳击,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这样回答,而在Sally心里,如何在这里建立一个帮派的安全替代品,她已经慢慢有了构想。
那就是打造一个拳击俱乐部。
但这还只是一个设想。
粉碎者俱乐部
2010年,在经过十年的研究和铺垫之后,她不顾所有人的阻拦,带着孩子们搬进了Englewood。
但这一路并不是像爽文一样一帆风顺,一个来自芝加哥北部的女性,突然搬到黑人超过90%的社区,她经历的磨难和艰辛真的太多太多了。
因为她是白人,很多年纪比较大的帮派成员都觉得她突然搬过来,肯定是警察,所以异常猖獗地给她搞破坏,想把她逼走。
比如把她的汽车车窗打破,三天后又把车偷走,还嚣张地留下话说,他们正在下注,看他们能以多快的速度让她离开这里。
但她丝毫不畏惧,大声地回呛说,“你可以告诉他们,他们的钱都输定了,因为我不怕他们。”
代步工具没了怎么办呢?她之后去哪儿基本上都得走着去,要不然就坐公交车。
但这还不是唯一的问题,她很快陷入了贫困,因为前期要创建俱乐部,做非营利组织,所以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
除了外在的这些难处,其实她心里还很孤独,因为她所有的家人都不支持她,她孤注一掷跑到这个治安差到极致的地方,把自己置于这样困难的境地里,唯一支撑着她的,就是身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孩子们。
只有真正身处于这个暴力、斗殴、枪击、毒品交易随处可见的地方,她才真的体会到那些从小生长于此的孩子们一直以来经历的到底是什么。
她说,“我觉得,这些小小年纪就加入帮派的孩子们经历的是一场身份危机,我所看到的是,我们能够让他们渐渐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
你会认识他们中很多人,我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我只希望我能活到二十岁。”
所以,她所经历的一切磨难没有让她退却,反而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一定要实现自己让每个孩子都脱离帮派、远离犯罪的梦想。
不断进步
2011年,Sally成立了粉碎者俱乐部。
粉碎者俱乐部(Crushers Club)就是一家拳击俱乐部,像她当初所设想的那样,她希望能够通过拳击俱乐部帮助到Englewood的年轻人们,为他们提供的一个安全、强大的帮派替代品。
通过为高风险青年提供恢复生活和重建社区所需的支持,让这家拳击俱乐部变成他们脱离帮派的第一选择。
思路很简单,就是延续帮派的思路,去除掉其中暴力的成分。分为四个方面——所有权、纪律、爱和尊重。
具体就是在这些高危青年身上运用帮派使用的相同策略,因为很明显,这种策略在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向心力等等方面是非常管用的。
努力将俱乐部打造成一个让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的地方,用Sally的话来说就是,
“给予他们有纪律的爱,一个日常的目的,无条件的爱和明确的尊重。”
通过拳击、音乐、同伴指导、咨询和领导/工作技能等几个方面,让他们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俱乐部的各项事宜中,形成对俱乐部的凝聚感。
2012年,Sally获得了十万美元的捐款和非盈利组织A Better Chicago一年的管理支持,让她能够有机会把俱乐部做大做强,雇用、培训一些男孩作为其他学生的导师。
“很多到这儿来的男孩之前都没有工作过,甚至连能给他们介绍工作的人都不认识。我们希望他们能在这儿把错误都表现出来,比如迟到、行为不端、衣着等等,我们把这些坏习惯都去除掉。
在这儿待一年到三年,他们就可以出去找另一份工作,也就不会在别的工作地点犯同样的错误了。”
一个20岁的男生,很早就加入到了俱乐部里,到现在已经是主教练了。
能够有这样一个组织,能够让你脱离街头的生活、走上正途、重新找回生活的方向,又有谁会拒绝呢?
所以,俱乐部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并且拳击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虽然Sally一开始并没有期望真的练出个名堂来。
从2014年开始,俱乐部的工作就渐渐得到了认可,俱乐部还获得了来自芝加哥小熊队的慷慨资助。
2015年以来,粉碎者俱乐部一直跟当地的青少年缓刑部门合作,为青少年提供缓刑服务。
俱乐部的工作成果到底如何,用两个对比鲜明的数据就可以说明。
俱乐部里涉及过司法系统的年轻人大约有80%不再犯罪,而州平均水平下,有85%的涉及司法的年轻人三年内会再次犯罪。
拥有未来
Sally现在还是经常会在俱乐部里教男孩们打拳击,她原本是不会拳击的,但到后来,在这项男性主导的运动里,她必须得要证明自己才能赢得尊重,所以她也去学了拳击。
对于她来说,这个渐渐壮大起来的俱乐部,就像是为这些男孩们准备的家。
当他们走进这里,他们可以不必把自己武装起来,可以自由地做本来的自己,可以卸下心房,可以互相关心,甚至,他们也可以是爱玩爱闹的。
俱乐部里的男孩们一起跑步
拳击手Christopher Norwood,从小在芝加哥长大,六岁那年,他看到自己的爸爸被射杀,就死在他面前。
他对着镜头自述,“我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即使有过,也一个个在枪击、暴力中被杀了。
渐渐地,对我来说,死亡就成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九岁那年,我开始去粉碎者俱乐部,从那时起,我的世界里有了拳击。也有了未来。
我开始看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眼睛只能放在街头,被街头每天都在上演的暴力、血腥所吸引。
我每天看到的就是毒贩子们、枪击、暴力,这种景象会引诱你,让你也堕落成那样的人。
但是我知道,我的未来不会被困在街头。拳击赛场就像是指引我方向、治愈我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我有了问题,或者有了麻烦,任何时候觉得心里很烦,只要我踏进粉碎者俱乐部,我就会有一种‘占据优势’的感觉。”
这种感觉出自于他对未来的笃定,笃定自己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浑浑噩噩地混在街头,过一天算一天,梦想就是活过二十岁。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的未来绝不会被困在街头,更宽广的未来就在前面等着他,他已经踏上了通往未来正确的路。
Christopher就是拳击俱乐部自开创以来接收过的几百个孩子的缩影,他们身在最黑暗最暴力的环境里,未来就像一片迷雾。
但是一束光硬是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穿透了这片迷雾,为这些孩子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Sally Hazelgrove,曾经那个帮助孩子们脱离帮派、远离犯罪的梦想,她做到了。
“我们在粉碎者俱乐部里获得了很多成功。
我见过曾经混迹街头进行枪击的年轻人,来找我跟我说,‘我不混帮派了,我已经放下我的枪了。’
他们并不是罪大恶极、冥顽不灵的罪犯,我们会为了他们而努力,直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不会停下,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