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杀现场38人见死不救,不是人性扭曲,是媒体作恶(组图)
如果你在路上恰好目睹了一桩奸杀案,你会怎么做?
是冲上去与凶手搏斗,是躲起来悄悄打电话报警,还是明哲保身匆忙绕路走?
55年前,美国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惨案。
惨的不止是作案手法,更有38位旁观者冷漠地视而不见。
这起案件当时瞬间点燃人们对人性冷漠的愤慨。
38位漠然的旁观者与杀人的凶手站在同一边,被害女人的对立面。
于是社会心理学家据此得出了著名的旁观者效应。
美国的911国家紧急电话也是在这起案件的推动下才诞生。
然而,经过一切批判、谴责及弥补,近半个世纪后才发现这起案件原来是个假新闻。
受害者凯迪·吉诺维斯
凯迪·吉诺维斯是一家酒吧的经理。
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左右,她和往常一样下班回家。
如此稀松平常的一天,砸在时间长河里都不会激起一点水花。
但这一天对于吉诺维斯来说,却面临着终结一生的厄运。
还有大约100步就能回家,然后瘫倒在舒服的软床上。
然而此时的这100步却不只是是吉诺维斯回家的距离,而是生与死的距离。
空气中弥漫着危险的气息,这时一位尾随着突然扑向吉诺维斯。
吉诺维斯应激性地撒腿就跑,却不及对方手中的猎刀迅速。
案发街道
吉诺维斯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一边逃跑,一边哭着呼喊救命。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之后,又是数次红刀子进、红刀子出。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中,吉诺维斯的反抗逐渐失效。
而凶手还对她实施了残暴的强奸,拿走她身上的现金逃走了。
留下倒在血泊中的吉诺维斯狼狈不堪,等待着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救援。
凶手的杀人手法极其残忍。
整个袭击持续了大约33分钟,多次的利刃捅刺与强暴消磨着吉诺维斯的生命。
直到3点50分,警察局才接到了一通报警电话。
4点15分,一辆救护车到达现场。
而吉诺维斯却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去了。
这时,案件的凶手温斯顿·莫斯利没有潜逃与躲避,还像往常一样生活。
6天后,警方在调查一起抢劫案时拦截了一辆车。
在这辆车的后备箱里,他们发现一台可疑的电视机。
经查证,这人确实经手了几十起盗窃,是个不折不扣的盗窃犯。
不仅如此,警方还从这位盗窃犯身上得到了额外收获。
警方发现他驾驶的白色雪佛兰轿车与6天前在凶杀案现场,目击者描述的车型一致。
而这名盗贼手上一个不寻常的伤口结痂,也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正是杀害吉诺维斯的凶手,温斯特·莫斯利。
这起抢劫案意外地让莫斯利的谋杀直接败露了。
温斯特·莫斯利
29岁的莫斯利其实并不认识吉诺维斯。
6天前的那个晚上,莫斯利在家睡不着觉,才到外面开车兜风。
当发现深夜独自一人的吉诺维斯时,具有恋尸癖的莫斯利才起了杀心。
他还承认在吉诺维斯之前,也以同样的手法谋杀和性侵了两名女性。
此外他还犯下几十起入室盗窃案。
前一起案件案发现场
在那个不安定的社会,这甚至算不上一件轰动的案件。
警方关注凶手犯罪情节,而媒体却对案件背后的人性进行了深度挖掘。
在一位新闻嗅觉敏锐的记者看来,这起奸杀案太不寻常了。
当时吉诺维斯已经进入了住宅区,撕心裂肺的呼救难道没有吵醒附近居民吗?
结果他发现,不仅有居民透过家里的窗户看到了这桩惨案,可怕的是他们对此完全视而不见。
安倍·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
他一直密切关注着这起案件的进展。
但他对凶手的人性之恶并没有太惊讶,反而另外一个小细节激起他的惊奇。
他从负责此案的纽约市警察局局长口中得知,案发当时附近的目击者有多达38人。
构想的旁观者视角
这个细节让罗森塔尔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38双眼睛注视着弱小的吉诺维斯惨遭欺凌、谋杀,却没有给予任何救援。
罗森塔尔顺着这个思路得出了一个细思恐极的结论。
他认为,旁观者的人性冷漠才是造成吉诺维斯悲剧的真正原因。
构想的旁观者视角
这是一种比直接杀人来得更隐晦,却可能更加凶残的谋杀方式。
在他看来,这起案件的“凶手”不止一个。
这群漠视的旁观者如同没杀人的杀人犯,对吉诺维斯造成的伤害不比凶手要小。
于是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文章,详细描述这起案件以及38双注视死亡的眼。
而全文更多地偏重对旁观者见死不救的批判与愤慨。
凶手莫斯利
这篇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
《纽约时报》一向在全美拥有广泛的读者。
读者们的情绪显然被文章渲染的氛围强烈调动了起来。
于是这起事件逐渐扩散、发酵,在整个美国社会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而讨论点自然也是对于案件中旁观者的心理揣测,甚至愤怒。
《纽约时报》上的报道,文中描述38人见死不救的场面
随着报纸的传播,痛斥冷漠旁观者的舆论风暴席卷迅速全国。
当时的还没当上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特别针对此事发表了一次演讲。
他心痛地表示“我们每个人不仅身处危险之中,而且孤立无援。”
比尔·克林顿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旁观者心理的研究。
比布·拉泰和约翰·达利两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旁观者效应”。
当有两个或以上的人在场时,个体会倾向于不对受害者提供帮助。
这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毫不留情地对概括了群体中的“吉诺维斯案”。
他们据此还开展了一场实验。
参与者分为独处和处于群体中两种情况,他们同样面临一位女人遇害的场景。
独处的参与者中有70%选择打电话求助,而群体中的参与者只有40%提供帮助。
实验结果显示,不仅存在旁观者效应,而且在场人数越多,人们会越倾向于不提供帮助。
而美国当局也反省,当时不完善的法制体系也是案件的一大诱因。
如今全美国通用的911国家紧急报警电话,也在吉诺维斯案发生4年后推出使用。
不仅如此,当时美国还出台了一部《见义勇为法》。
这部法律专门用来规范旁观群众的行为,鼓励在暴行面前给予救援。
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洗礼,吉诺维斯案也本该尘埃落定。
但在30多年后,案件竟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天转折。
原来饱受骂名的38位旁观者根本不存在,当时现场的目击者也只有两、三人。
而当年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那篇文章也被扣上“假新闻”的帽子。
被埋藏了多年的真相,怎么突然一览无遗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揭开这场误会面纱的主力是吉诺维斯的弟弟,比尔·吉诺维斯。
在案件发生时,比尔还是个懵懂小屁孩。
几年后,他参加了越南战争。
战场上,比尔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腿。
吉诺维斯家庭,从左到右的孩子分别是凯迪、弟弟比尔、哥哥弗莱克
如今年已过半百,但他对于姐姐的死仍然耿耿于怀。
为什么这38位旁观者对悲惨的姐姐熟视无睹?
既然自己的人生已经落到这个地步,他觉得是时候要弄清楚姐姐死亡当中的真相。
于是他到处走访,尽量找回那38位旁观者,听听他们的说辞。
毕竟年限已久,大多数目击者可能都已经不再人世。
比尔首先找到了姐姐生前的好友索菲·法拉。
年迈的索菲口述还原当时她所知道的场景。
当她看到吉诺维斯被袭击时,她第一时间安抚好当时12岁的孩子。
然后火急火燎地从家里冲出来,到吉诺维斯身边。
年轻的吉诺维斯
但是当时凶手已经逃跑,吉诺维斯也已经奄奄一息。
这幅画面显然与多年前的文章内容有明显的出入。
索菲的证词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差异,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方?
比尔继续展开采访调查,终于发现了当中的问题。
原来曾经火遍全国的那篇文章,是一篇假新闻。
在梳理案件线索的比尔
其中最关键的“38名旁观者”的信息,就是严重的谬误。
他找到当时撰写《纽约时报》那篇文章的编辑,了解具体情况。
然而他却惊人的发现,这个数字只是记者与相识的警察局局长,在饭桌上酒足饭饱后随口说出的数字。
按照警方的记录,真正目睹了案件的目击者只有寥寥几人。
那篇假新闻的作者安倍·罗森塔尔
而且目击者并不都像文章中描述的那样,冷漠地在旁观望。
当时大多数人已经熟睡,对外面的惨案一无所知。
但凡了解吉诺维斯正在受害的群众,多少都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救援举措。
只有其中一位,确实出于恐惧,同时不想涉事的自私观念作祟。
他没有立即拿起电话报警,而是爬墙溜到邻居家里,打了报警电话。
凶手莫斯利被判处终身监禁
由于旁观者漠视或许更能吸引读者兴趣,于是记者对文章内容做出了虚假的调整。
他过分夸大了这部分人群的情节描述,打造出冷漠的形象。
而对于施予救援的旁观者,却几乎是选择性地忽略。
片面的新闻报道因此把舆论引至错误的深渊。
迟来的真相总算拨开了人性的乌云。
比尔释然,姐姐的死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
而有失严谨的新闻报道才是错误地给人性拷上了一道冰冷的枷锁。
这篇假新闻留给世人的,却是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心理研究。
诚然,吉诺维斯案对美国社会造成了非常正面的影响。
虚假的新闻在人群中传播,巧妙地产生积极的反响。
但这顶多算是一场幸运的巧合,并不能因此赞扬假新闻。
有时媒体的报道偏差更多是在错误地引导舆论方向,事件真实性本身就应该是第一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