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袭阴云,笼罩全球近20年,掩埋好遇难者后,我们可以怎么办?
基督城冷血杀手的枪声在耳边响起,
警醒着世人,
恐袭从来没有远离我们。
近年发生的几件恐袭事件,
Flashback 闪回
时间:2018年11月
地点:墨尔本市中心
伤亡:1死,2伤
一辆在皮卡车突然在墨尔本市中心区起火,
一名黑人男子手持尖刀砍杀路人,
并袭击警察。
时间:2018年8月
地点:英国伦敦议会大厦
伤亡: 2伤
英国一男子驾车冲撞议会大厦外的人群。
时间:2018年5月
地点:法国巴黎
伤亡:1死, 8伤
一名21岁持刀男子在法国巴黎对人路人进行袭击。
时间:2014年10月
地点:悉尼
伤亡:3死,4伤
悉尼市中心马西广场的咖啡馆, 一名武装男子持 枪挟持 了18名人质,经过16小时的谈判后,警方执行战术性行动,强攻进入咖啡馆将疑犯击毙。
2018年1月,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发布布最新外游建议,将澳洲遭受恐袭的可能性评为“非常高”
图中红色是遭到恐袭可能性“非常高”的标志。图片来源:SBS
生活在遇到恐袭可能性”非常高“的国度,
强烈推荐大家看看《枪击事件的救生之道》,
作为个人,只能加强自保求生能力,
虽然在不少恐袭事件中,英雄涌现。
现年48岁的阿卜杜勒·阿齐兹(Abdul Aziz)在新西兰清真寺枪击案发生时,勇敢地与嫌犯布伦顿•塔兰特对峙并将其逼回车内,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伤亡。
但要对抗恐袭,个人力量远远不够。
标本兼治,才能减少恐袭事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逸舟教授指出:”2001年”911事件“是一个标志点,从那以后, 全球进入恐袭多发期。“ 恐怖主义这一有200年历史的名词,才真正进入公众视线。各国加大反恐力度,联合国将反恐定为全球 重大挑战之一。
王教授指出,新型的恐怖分子,知道如何利用剑走偏锋的方式,打击,威摄,公民和社会,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化,信息化,互联网现代的信息工具,放大他们恐怖活动的影响力,加大对公众心理震摄力, 造成社会性的惊恐。
面对恐袭,大多数人依赖强大国家机器的保护。
在澳洲, 就是安全情报组织 ASIO和联合反恐怖主义小组, 公众期望,他们掌握着,类似于”目前活跃的恐怖分子监控名单“的资料, 能将恐怖袭击事件防范在未爆发之前。
但是,王逸舟教授指出:”无助,无望,容易引发恐怖分子极端行为。“ 越是高压的社会环境, 越会成为恐怖分子的滋生温床。因此, 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反恐硬手段,它能够”治标“。
如果要”治本“,有赖于社会各宗教团体,族群,政治团体和各媒体,加强沟通、理解、包容,而非歧视、对抗、排斥。 共同推动社会的公平, 公正,公开,令恐怖主义没有可以依附和生长的地方,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恐袭事件。
新西兰枪击清真寺事件发生后,当地的各宗教领袖站到一起,共同谴责恐袭行动,并承诺加强相互了解。
政治人物号召力
他们对凝聚社会各种力量,抗击恐怖主义起到关健的作用。
基督城清真寺枪击案后,新西兰总理阿德恩慰问被袭击清真寺的负责人和部分遇难者的家属。
澳洲总理莫里森:”我们真正的敌人是仇恨和缺乏容忍,它们是一切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根源、“
澳洲反对党领袖肖顿:”暴力的根源是仇恨言论,所以这样的言论应该像暴力一样受到人们谴责。“
小人物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安宁参议员把枪击案归罪于移民的言论,遭到17岁的男孩子William Connolly扔来”臭鸡蛋“。这名勇敢小男孩,一夜间成为“超级网红”,被大家亲切称为“鸡蛋男孩”。
结束语
恐怖袭击
在愤怒,震惊之后
小编很困惑
枪手的冷血
清真寺前
如海的鲜花
在这个爱恨交织的世界
愿我们每个人都
点起一点烛光
照亮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