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和性教育一样紧迫……(视频/组图)
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在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关于性的讨论始终处于较为避讳的状态,而如今,我们对于性教育的重视正逐步提高,这是好事,虽然路还长,但至少,我们开始走了。
今天,报妹想要说的,是另一堂我们缺失的课程。可能我们生活里会没有性,但没有人能避开这个话题,它叫做死亡。
(图源:网络)
首先想问大家一些问题:
你第一次意识到人都会死时,是怎样的心情?
如何面对自己或者亲人的死亡,你想清楚过吗?
对于死亡的焦虑,是存在,增长,还是说伴随成长而减退了呢?
你有过对于生命最终的告别里,关于痛苦和尊严的思考吗?
当我将以上这些问题抛给你时,你会有明晰的答复吗?
老实说,我没有。
我第一次认识到死亡这件事,是小学的一个晚上,半夜想到“人是会去世的”以后,猛然坐起,一宿未眠,甚至在想到父母最终会离世以后,觉得恐惧且悲伤。
(图源:Bigstock/TungCheung)
关于死亡的焦虑,我想大部分人,也都在面临着。而关于死亡,我们真的想清楚了吗?
人间世里,有一期节目名为《告别》,讲述发生在上海第一个临终关怀病区里的故事。
在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临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一个特别的科室,临终关怀科。这里有99张床位,接纳的大多是病情无法逆转的患者,多数癌症晚期病人的住院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图源:人间世)
死亡,在这里是无法避免的话题。成立十年间,已有1000多名病人,在这里离世。
(图源:docuchina.cn)
我们看到有病重时仍旧坚持写信的退休医生,在离世前几天,她对着镜头念出自己写的信,信里写下的,是对于世界的告别,也是对于其他病人的鼓励。
(图源:docuchina.cn)
也看到在这里住院时间最长的患者,在节目播出时,他已经在那里住了五年。他说:“我已经向家里所有人告别,跟我的母亲,包括跟我住的房子。”
(图源:docuchina.cn)
这些住进临终关怀病区的患者,在这里接受舒缓疗护和临终关怀。舒缓疗护是什么呢?这是对于绝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为了在生命的最后,帮助病人减轻痛苦,缓解生理和心理压力,提高病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节目的最后,采访到了从事临终关怀的医生,他们说:“生和死,是最大的事,我们非常重视生,也不要忽视死,它们应该同样重要。”
(图源:docuchina.cn)
很多人通过这个节目,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面对死亡的方法,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因为愿意接受舒缓治疗的家庭,也只是一部分,有医生提出,家属们常常会拒绝舒缓治疗,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是对至亲的放弃。
医生们也经常看到肿瘤晚期的病人,饱受折磨且痛不欲生,有的患者,还会选择自杀。
两相拉扯下,是双方痛苦的无限蔓延。
(图源:Shutterstock)
事实上,不愿面对告别,想尽办法要求积极治疗,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无权凌驾于他人的悲伤之上进行苛责,因为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过于沉重。
但是,当我们所有人都将面对死亡的方式模式化后,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李咏的女儿法图麦,那个因为父亲去世时,没有在公众面前表现悲伤,就被网络暴力的女孩子。
在父亲去世前几天,她在微博上发布了两张自拍。等到父亲死讯公开后,就成为众矢之的。
无数人认为,你父亲当时病重,你怎么可以发自拍?你怎么能够不悲伤?
这些人好像没有思考过,内心不舍为什么不能表现得坚强?为什么一定要沉溺于悲伤,却不能选择乐观?好好生活,又为什么不是对于父亲最好的怀念?
他们觉得死亡,只是代表着无限绝望,却不知道,拥有清晰的认知,以及告别之后的好好生活,会多么有力量。
于是我们看到,法图麦ins的个性签名换成了“及时行乐”。
(图源:网络)
李咏的妻子哈文,继续发微博对世界说“早上好”,继续温柔且蓬勃。
也会转发微博说“除了这一生,我们又没有其他时间”。
他们经历痛苦,但依然拥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他们体会了生命的脆弱,但也证明着人生的坚韧,这难道不让人动容?
或许这也恰是因为,他们正确认识着死亡,明白无论对于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而言,这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此勇敢。
(图源:网络)
认识死亡为什么重要?不仅在于我们会恐惧焦虑,孩子们看到父母变老会难过,谈到死亡话题会哭泣。而大人们,也会有诸多难以释怀。
(图源:《妈妈是超人》)
对于这件谁都必将面对的事情,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
还在于真正理解死亡后,才能明白生命的价值,明白我们该珍视什么。
而不能正确认识死亡,也会带来对于漠视生命等极端问题,包括对他人,也包括对自己。
(图源:giphy)
我们看到患病者报复社会的新闻,触目惊心。
也看到自杀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国家卫生部的一项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位列死因首位。”
这之中,不乏一些年龄较小,对死亡概念还不那么清晰的孩子们。
(图源:xiaoxue.eol.cn)
事实上,对于死亡的思考,古今中外皆有,国外也开展过不少关于死亡教育的讨论和实践。
什么是死亡教育呢,目前一种较被广泛接受的理解是,把有关于死亡(包括濒临死亡)相关的只是传递给人与社会,帮助人们更加理解死亡,也帮助人们学会珍惜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图源:Un niño acude al cementerio.| Fernando Múgica)
大约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死亡教育首先在美国兴起,在这之中,既有面向医学生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也有面向普通人群的科普教育。到1976年,美国已有1500所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课程。
(示意图)
在这之中,就出现了一些较为生动的教育性教材、视频。
有的学校还会针对相关问题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比如预防自杀课,并安排心理健康专业人员。
在这些课程中,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如何缓解冲动情绪,怎样认识到,你是被爱的,你是可以爱自己的,避免正面谈及自杀问题。
也会告诉大家,想要自杀的人会出现怎样的特征,发现身边人出现这种状况要如何应对。
而有的学校,会通过组织学生们参观访问或观看影片的方式,进行侧面的引导。
(图源:youtube)
还有的学校,会邀请医生、殡葬事业从业人员等前来开展讲座。
在英国,也开设了有关“死亡与丧失”的课程,帮助孩子们学会处理面对失去的心情。德国的学校还会开展挫折模拟教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去进入失去亲人的情景中,进行深切思考。
(图源:centrepsicologickaizen)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上也建立了 “死亡教育者”及 “死亡咨询师”的专业执照制度。许多社区也会定期提供成年人教育方案。
但也有学者提出,将死亡、自杀等内容直接展示在孩子面前,存在模仿的风险,比如他们认为,所谓的预防自杀课程,没有必要大范围开设,如果孩子们认为自杀是普遍现象又该怎么办?因此应该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还有人担心,这样的课程引导和体验、思考,会不会对人们的焦虑和恐惧无所帮助,甚至适得其反。
示意图( 图源:thescientificparent.)
因此他们指出,针对不同年龄对象,死亡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避免产生模仿等负面影响。
但无论如何,关于死亡,我们不应该避讳,而应重视。因为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能知道如何生活。
就像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所说,“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毕竟我们只有这一辈子,一定要好好生活,好好告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