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向全球招聘懒汉,每天打卡就有工资(组图)
瑞典政府资助了一个实验性艺术项目,2026年,将有一位幸运“懒鬼”可以做一份每天除了固定时间到车站打卡之外,什么都不用做的工作,每月工资2280美元,还有休假和退休养老金。这份工作,将于2025年面向全球开放申请。
01 | 瑞典政府资助一份“无所事事”的工作,全球人类都可应聘
试想一下你的余生,不用做什么工作,不用在意有没有成就,不用担心有没有钱应对人生风险,你只需要阅读、看电影、听音乐、做创意项目,或者……睡觉。这里有一份工作,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到固定的车站打卡,其他时间任由你支配。而且这份工作是永久性的(有效期120年),你再也不用找下一份工作了。
这是瑞典哥德堡政府资助的一个实验性艺术项目。从2026年开始,将有一名幸运(或者无聊)的员工,除了每天到Korsvägen火车站打卡点灯之外,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这名员工将获得每个月约2280美元的工资(约1.53万人民币),每年工资增长幅度与瑞典政府官员相当,还有休假和退休养老金。谁能获得这样“无所事事”的幸运呢?答案是还不知道。项目艺术家在2025年之前,不会接受任何申请。
工作的内容就是早晚在固定时间里打卡两次,早上打卡后,车站会亮起通明的灯,晚上打卡后,灯熄灭。其间的时间员工可以做任何事,甚至不用整日待在车站里,但是不可以做另外一份工作挣额外的钱。员工也可以随时退出或者退休,此外监督此项目的艺术家保证,申请没有任何限制,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申请。
点亮灯之后,“无所事事”员工会让车站充满光明。
这则艺术项目名为“永恒就业”,艺术家喜欢把现实中的劳动经济学以令人眩晕的艺术形式展现。2017年,瑞典公共艺术局和瑞典公共管理局联合举办了新车站艺术国际比赛,奖金约为75万美元(约504万人民币)
。瑞典艺术家Simon Goldin和Jakob Senneby建议不使用传统的雕塑、壁画,而将奖金用于“永恒就业”项目。当年10月,瑞典公共艺术局宣布“永恒就业”项目胜出,在瑞典引发了争论。有政客对此感到愤怒,旧社会民主党人指责他们利用金融现实主义嘲笑福利国家的先验成就,新自由主义者指责他们浪费纳税人的钱。
Simon Goldin和Jakob Senneby也承认,在车站点灯是一项非生产性的毫无价值的工作。但这就是创意所在。许多人都认为艺术就是应该“毫无用处”,而“永恒就业”项目也可能会创造出表达懒惰、无聊的新流行语:你的工作无聊得就像在Korsvägen火车站工作一样。而这则项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对工作和工人的新理解,对现代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等概念表达了质疑。
所以你想去申请一下看看吗?另外要说明的是,2280美元的月工资看着高,但它低于瑞典的最低薪资标准。2017年瑞典最低薪资标准约为每月3234美元,2.17万人民币。
02 |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名单公布,6名中国艺术家参展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今年5月开幕。3月7日,此次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正式公布。今年的展览策划和艺术总监由伦敦Hayward画廊馆长Ralph Rugoff担任,展览名称为“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在他所挑选参展的83位艺术家中,年龄最小的是来自立陶宛艺术家奥古斯都·塞拉皮纳斯,今年29岁;年龄最大是美国艺术家吉米·达勒姆,今年79岁。
展览名称“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起初被误解为是一句古老的中国诅咒,并被西方政客引用了100多年,但实际上它是西方的发明,表达对时代的反讽。英国前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上世纪30年代二战局势迫在眉睫时所作的演讲中引用了这句话,并解释说:“毫无疑问,诅咒已经落在了我们身上,我们从一场危机转向了另一场危机,我们受到了一次又一次干扰和冲击。”
然而在Ralph Rugoff看来,“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不是一句诅咒,而是挑战,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迎战世界危机。艺术没有那么有用,它不能阻止世界各地的政治危机,也不能改变世界各地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悲惨命运,但它可以成为生活在所谓“有趣时代”的思考指南。“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只是名称而非展览主题,展览不设任何主题,任艺术家自由发挥。
本次威尼斯双年展将于5月11日至11月24日对公众开放,参展艺术家中,来自美国的艺术家共有16位,居于榜首。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共有6位,他们分别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刘韡 、那布其、孙原、彭禹、尹秀珍、于吉。
刘韡
刘韡 ,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当代市场关注度很高的青年观念艺术家之一,以具有尖锐社会讽刺意味和醒目视觉形象的大型装置闻名。
刘韡作品《紫气》,表现超现实感的北京天际线。
刘韡作品《绿地》:刘韡“丛林”系列帆布作品的延伸,展现世界全面景观化的迷思。
那布其
那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讨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那布其绘画《纸上铅笔》
那布其装置作品《漂浮的情节》
孙原&彭禹
艺术家组合。孙原1972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彭禹1974年生于黑龙江。1998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二人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合作,创作涉及恐怖主义、整容手术、斗狗等拥有争议性的议题,作品富有视觉冲击感。
孙原&彭禹《天使》
孙原&彭禹《 I am here》
尹秀珍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曾获得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以及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青年艺术家奖。
尹秀珍《缓释》。用莫斯科当地收集的旧衣物、钢架、木头、地毯制成。胶囊内部可进入。
尹秀珍《鞋》
尹秀珍《思想》的外部和内部。
于吉
于吉,1985年出生于上海,201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于吉行为艺术作品《升高0.2摄氏度》
于吉作品《黑色链接》
03 | 以下作品,都是玻璃做的
每年,澳大利亚最出色的玻璃艺术家们,都会前去争夺授予最佳玻璃艺术作品的Tom Malone奖。3月9日入围作品展览开幕,3月12日将宣布最终结果,优胜者将获得1.5万美元奖金。以下是部分入围作品。
Structure2 | Jeramy Lepisto
从某个角度看,这件作品看上去像一个“家”。但它并不是一个“家”。作品的每个平面代表了一种建筑元素,元素自身没有意义,但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固定目的地。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 Anne Sorensen
不管我们身处何处,人都是一样的。
Myth of the Cave | Kayo Yokoyama
取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柏拉图“洞穴寓言”。Yokoyama想表达的是,尽管墙上的阴影一直在变,但洞穴外的现实并未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Reminisce | Marc Lieb
这件作品是为了纪念已经故去的亲人。他们的身体是船只,已经“尘归尘,土归土”。留存在世间的只有在世的人们脑海中的记忆。这是一件承载记忆的作品,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Landscapes | Lewis Batchelar
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对家庭和澳洲地域的调查,他在向这些地域致敬。
Quiet Shifting, Orange and Pale Green | Clare Belfrage
玻璃作品做出了纱的质感。
Down at the Water Table | Mark Eliott
阅读过《树的秘密生命》一书后,Mark Eliott开始把树当作具有智慧的实体。虽然他以拟人化的方式表现了树的行为(作品中树在喝酒),但他说人类的行为不是重点,树才是主角。
04 | 皱眉的皮卡丘火爆网络
在近期发布的《大侦探皮卡丘》预告片中,可爱的“皮神”皮卡丘在国内引发了一轮新的表情包风潮,谁能对一只毛茸茸、大叔嗓的皮卡丘躺在地上打滚卖萌喊“皮卡皮卡”熟视无睹呢?日本网友也不例外。而他们对皮卡丘皱眉的样子格外钟爱,对,就是预告片片头的那一幕。
《大侦探皮卡丘》预告片片头
下面是部分日本网友创作的皮卡丘皱眉作品——
@小田ハルカ
@卯月つくし
@BIll ビレブン
@那島ナカヤ
看来,“萌”果然是“世间第一正义”。国语版的《大侦探皮卡丘》如果还要保持大叔嗓的话,不如听听网友的建议,找沈腾配个音吧。
《大侦探皮卡丘》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