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再缺席2019春晚:背后的原因让人落泪(组图)
1
这两天,网友们的“好想董卿”,冲上了热搜。
起因是,她再次缺席2019年春晚。
相比之下,董卿则依旧淡定从容。
缺席2018年春晚时,她的团队就发了官宣。
有人说,这个回应比较官方。
也有人猜测,是否有苦难言。
但声明里那一句“撕掉标签,不再计数”,让人动容。
如今,不再是“春晚标配”的董卿,已然站在了自己的C位。
2
书香门第,家学渊源,董卿于1973年出生,父母双双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
父亲坚信严师出高徒,用“虎爸”的方式对她进行魔鬼教育。
读书背诗,念词写文,不容差错,日省己身。
在父亲的严苛要求下,她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小学时连跳两级升入初中;
中学时品学兼优文艺出众;
专科毕业后分配合到浙江省话剧团,拥有“铁饭碗”;
陪朋友应聘浙江电视台主持人,自己却被意外录取;
给上海东方电视台寄去卡带,竟接到复试通知。
曾有媒体记者采访她说:“这两年,您又火了,您怎么看大家对您的评价?”
董卿慌忙摆手:“大家可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我也累过哭过。”
这并不是谦虚,她第一次感到失落,就是1996年进入东方电视台工作。
在浙江台的两年间,她身兼主持人和编导,如鱼得水;到了东方电视台,却吃了闭门羹——没有节目可做,只能打杂。
空虚的庸碌和充实的忙碌是两码事,不甘寂寞的董卿,报考了上戏电视编导系,1999年本科毕业。
同年,面向全国的上海卫视成立,董卿再次易主,没想到,全新的领域并没有激情的舞台,反而处境更加艰难。
她再次从“高起”的幻想中跳出来,继续品尝“低落”的滋味。
无所事事时,她重拾古典文学,读《红楼梦》,背唐宋诗词,后来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蛰伏修炼数年,迎来柳暗花明。
台里改革后,董卿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档节目。
2000年的“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凭借清新大气的主持风格和驾轻就熟的英文,一举夺得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 “金话筒奖”。
作为一名地方台的主持人,当时的评委鲜少认识她,却全票通过。
这个奖,如清脆响亮的春雷,将温润无声的董卿,带入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3
2002年,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金话筒奖”的一位评委穿针引线,董卿加盟《魅力12》节目。
最亮的星闪耀在最黑的夜,她曾说过:“我见过北京后半夜,各个时段的样子。”
有人粗略算过,董卿初入央视的工作量和曝光率,就已经数据惊人。
在央视工作的头两年,她很快从西部频道调到综艺频道,共主持了130多场晚会和节目。
2004年“第十一届青歌赛”,她连续20天直播30场比赛,每天下午4点彩排,10点直播结束,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到凌晨3点,回家接着背台词。
那年的青歌赛,火了选手,也火了董卿。
2005年起,董卿开始了央视春晚的主持之路。
朱军是资深的台柱,周涛是当家一姐,李咏是综艺领头人。
在这种配置下,董卿风格端庄从容,气质优雅知性,凭借实力站稳了脚跟。
从名不经传的黑马,到春晚C位,她的实力、她的气质、她的服装甚至口红,都是关注热点。
从2005年到2017年,董卿陪伴观众过了13个春节,也成长为央视的当家女主。
现场解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等国际盛事。
主持元宵晚会、慈善晚会、“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等各类重要节目和演出。
连续八年登上号称主持人排名的风向标——“央视挂历”,排在女主持人前三甲。
4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是把双刃剑,镁光灯背后的每个深夜,也是她自我质疑最深的时刻。
2009年央视春晚,她将“有请马先生的儿子马东”,错说成了“有请马先生的儿子马季”。
2010年元宵晚会,她误把欧阳修的名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中的“昼”念成“书”。
彻夜难眠,不敢上网,她不逃避过失与纰漏,深刻反省后,真诚致歉。
“主持人应该是文人,而不是演员。”
她更加注重内功,厚积薄发。
2014年,董卿暂停如日中天的事业,以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深造。
异国他乡,没有媒体关注,没有相机的快门,她按时上课,业余重拾中国古典名著与诗词佳话,并给自己定下硬规矩:
不带手机进卧室,睡前消遣是读书。
学满归来后,她没有回到熟悉的综艺舞台,而是主持心念已久的文化节目。
于是有了《中国诗词大会》上出口成章、金句不断的惊艳转型。
台下名家念出“天若有情天亦老”,她信手拈来“月如无恨月长圆”;
选手遗憾离场时,她送上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得知选手的父亲是盲人时,她引用作家博尔赫斯的诗,送上祝福:
“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从此,人们对美人的标准,除了“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外,更多了一条“以诗词为心”。
她依旧觉得,自己没有完全实现,那句“主持人应该是文人”。
于是亲自担当制片人,制作另一档文化节目《朗读者》。
“一会儿说今天找到钱了,一会儿说钱没了;
一会儿说找到演播室要搭台了,一会儿说演播室也没了;
一会儿说嘉宾能来了,一会儿说人来不了了。
那阵子,我的白头发一根一根地长。”
那段日子,回忆起来依旧是心有余悸。
为了挑选最适合舞台风格的材料,她跪在演播厅的地板上,反复甄选几十种建材。
从开策划会确定方案,到回报编委会等待审查,从拉投资请嘉宾,到搭建演播厅,林林总总的琐事全部亲力亲为。
她曾用“1234”来概括过程的艰难:
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终于,节目录制完成,在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这档文化类节目在豆瓣评分高达9.3。
而董卿,干练的短发,知性的衣品,杏花春雨的谈吐,如沐春风的亲和,让人再次相信:坚持初心的人,方能在岁月的流逝中,清丽出尘。
连“毒舌”金星,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
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5
著名制片人黄澜女士说过:
“在保持对生命好奇和热情的问题上,没有性别差异,我们都是人,不分男女。”
董卿如是。
人到中年,依旧拥有探索之欲,依旧心存激情热爱,不找理由懈怠,不找借口放弃。
走出舒适区,翻越崇山峻岭,拥有更广阔的风景。
“时间有限,要留给新鲜的东西。”
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她学会了取舍。
春晚舞台上,少了熟悉的身影,但她却在探寻自己的路上找到了C位,光芒四射。
最后引用董卿在《朗读者》中,说的话来祝福她: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