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对蔡英文而言 重要的是推倒心里的围墙(组图)
《释名》曰:“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防御、保护和隐蔽应是墙在历史上最初的功能。有形的墙体如此,无形的心墙亦无二致,差别是前者的形墙易建易毁,但关乎于人心的墙,则孟姜女的眼泪哭不倒。
近来的蔡英文不同于以往,开始走出那个她曾经设想增设大型景观围篱的总统府,轻车简从地到邻近商圈散步、吃小吃,更特意借由与外国游客合照,宣传台湾观光,自然,也顺道营销自己的亲民形象。那个曾经被讥讽为“神隐少女”的她,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败选后,出人意表地,竟来个华丽转身,放下身段当“网红”,用她不曾用过的方法与民众沟通,以多元方式想让台湾人民了解政府施政,正面迎向自己总统连任路上的挑战。
从蔡英文的行动来看,她确实走出了总统府的围墙,跨出了她昔日文青氛围的舒适圈,其贴近人民生活的举措,尽管流于政治公关,作法上却也并无不妥;但就心理层面而言,蔡英文跨出的,依旧是实体的、被看见的领导人形象,把自己先摆成一个电视墙总统、展览在全民的视线范围之内,或是她此刻政治公关操作的首要目标。但作为领导人的眼界,可不能只限在电视墙、网络载具的屏幕上,而当有守有为,且不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固步自封。
简言之,“形墙易破,心墙难越”,败选的结果尽管让蔡英文体悟到改变施政风格有其必要,但走出总统府的她,显然并未能走出她划地自限的“心理墙界”,致使她的“出走”,多是成为一日新闻的话题,而无能扭转台湾政治、经济与两岸关系等根本大局的发展。具体意象蔡英文自限的心墙有三道,可谓:“斗”、“驳”,以及“躲”。面对未来,蔡英文是将带领台湾再往前进一步,还是固步甚至退后一步,都存乎她能否跨越她底心的自我约束。
“斗”的心墙
第一面横亘在蔡英文眼前的,显然是“斗”的高墙。综观蔡英文主政以降,于台湾内部政治发展,仍然没有走出政党恶斗的循环,同时,蔡英文作为最高领导人,迄今也未能展现出任何要消弭政党与诸多意识形态冲突的意愿。
最明显的就是以“转型正义”之名成立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与“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从组织设置、人事任命到权力大到如同“太上机关”的质疑,整个民进党政府上下都置之不理,因为目标只有国民党以及形同恣意指定的“国民党附随组织”,若非“东厂事件”在促转会内自爆,以及九合一选举结果证明民众的反感,党产会及促转会对国民党的斗争只怕会更加剧烈。
此外,再如军公教年金改革与中正纪念堂文化园区改革,从高中课纲微调到迟准台大聘任管中闵为校长的“卡管案”,种种自认为站在“反威权复辟”、“转型正义”高位上“去一中”、“去蒋”、“去威权化”的作为,甚至民进党竟在败选后再次打起“绿白结盟”的算盘,凡此种种都让蔡英文执政近三年的政治作为,被化约成为一个“斗”字的思维在行事。
不久前,文化部长郑丽君方因中正纪念堂“去威权化(去蒋)”一事,挨了倏忽的一巴掌,震惊台湾各界。然而,在台湾朝野与社会第一时间谴责完暴力行为之后,是否也该留给自己一些时间静想,暴力当真不足惜,但暴力的根源又从何而来?是否“转型正义”在民进党推动的过程中,“斗”的私利成份已大过于“和解”共利的目标,反生致新的社会憎恨?质言之,那一巴掌可不只是打在郑丽君脸上,而是直呼在蔡英文政府的脸上。
可以说,“这一巴掌”的前因后果,除了当是言称“谦卑,谦卑,再谦卑”的蔡英文必须自省的项目之外,如何在实现民众对于改革期待的同时,表现为政者真实谦卑的一面,绝对是蔡英文必须再加把劲的要事。
“驳”的心墙
当败选成为事实,自我检讨即成为蔡英文与民进党在执政上的一个必要。回想2011年,首度角逐总统大位的蔡英文曾这么批评马英九,“马英九总统讲的政绩,她听不懂,人民也没感觉”,时空置换到2019年,当家的蔡英文,真让台湾人民有感觉了吗?
显然,蔡英文的理解与社会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官民落差”。犹记蔡英文于九合一选举败选后是这么讲的,“在我们推动改革的同时,我们没有给予受影响的人足够的抚慰。我们在往进步价值前进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社会大众有没有跟上。我们追求经济、能源、空污转型的时候,对于跟不上转型速度的弱势者,没有提供足够的关怀和协助”。是以,在蔡英文的理解中,她引领改革遥遥领先,问题出在台湾社会与民众没有跟上她的步伐;明的一面是蔡英文检讨自己做得不够完善,暗的一面则在检讨、驳斥台湾社会并不若于她的期待,才让她“有志难伸”。
然而,这是导致民进党几乎输尽全台的败选原因吗?人民当初热烈将民进党拱上执政,不正是期待蔡英文在兼顾“公平正义”下,能把台湾经济搞好?但执政近三年,人民在“公平正义”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有感受到自己在《劳基法》修法时,被蔡英文政府背叛;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上,尽管数据表现不弱,但台湾社会依旧“不够有感”。高雄市长选举期间,韩国瑜主打高雄青年“北漂”,市政发展“又老又穷”等议题,获得民众高度共鸣,不啻是最明确的讯号。
只是,回到蔡英文的败选反思,固然她已走出冰冷的总统府建筑、开始贴近民众,并且开始了网络直播秀、迎合网络阅听的快餐倾向。但一个回避了经济问题,把败选原因归结在为什么人民没有跟上?把所有对于执政缺失的攻讦,都一言蔽之为“假新闻”操作的蔡英文,其实并就没有真正认识到败选的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蔡英文的败选反思重点在于防卫、在于解释,而不在于检讨,因此才会出现她把自己的所有问题“驳”回给台湾社会、“驳”给了假新闻。孟姜女的眼泪哭倒了嬴政的暴政,台湾人民的眼泪却冲不垮蔡英文高筑的心墙,这对于蔡英文施政期待甚高的台湾人民来说,这又何其讽刺?
“躲”的心墙
最后,两岸及国际关系发展,不消言说,是蔡英文最难回避的硬肋。从国际地缘政治角度与台湾人想要国际空间的需求来看,台湾与美国发展紧密与正向关系是客观条件使然,但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必须同时兼顾,甚至不论台湾由哪个政党执政,不论初心愿不愿意接受,台湾于外、于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以两岸关系作为上位前提加以考虑,否则都将沦为一场空谈。
但蔡英文在处理两岸关系无解,且关系持续恶化的同时,继续片面地向美国“一边倒”输诚,即是没有认识到台湾当以求取美中两强之间,微妙中点作为最佳战略。一股脑地把靠近美国当作解方,这何尝不是一种“躲”的心态?
事实上,台湾想要依侍美国之力,撑大台湾参与国际的空间,这是过份乐观的预期,正确来说,美国对于助力台湾扩充国际空间的意图,是不够充分的。反过来说,中国大陆对于压缩台湾国际参与的能力,则是十足十的展现,差别在于中共有无把能事做尽。两相对照下,蔡英文政府弃置两岸关系发展的可能,径自以美国马首是瞻,以为只要在美国麾下“躲好躲满”,就可安枕无忧。错了!这最终反将使台湾所需的国际空间受到更多的约制,台海及周边亦继续震荡难安,试问这当真是台湾人民想要的吗?
“弃子”作为围棋的一个术语,意谓舍弃若干棋子,以换取外势或其他利益的战法。以退为进、撤退与转进的策略,让“弃子”的意涵从悲观转为一种战斗精神与积极力量。对于蔡英文而言,她的三道心墙:“斗”、“驳”、“躲”,无疑当是三枚当被舍弃的“弃子”,唯有她能于内心做到真正的“断舍离”,她的走入民间、进入网络才有其亲民爱民的意义,否则依旧只是困在宫墙、活在电视墙上的总统,继续发发她“有志难伸”的牢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