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被判死刑 美学者揭中国几个不寻常行为(图)
谢伦贝格的死刑判决在美加迅速掀起舆论波澜(图源:VCG)
在中国大连市中级法院以走私毒品既遂罪判决加拿大男子谢伦伯格死刑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中国的死刑判决随意。
英国广播公司(BBC)2019年1月15日指出,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此前被辽宁大连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上诉后被发还重审,大连中院1月14日重审一审判处谢伦伯格死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对此,BBC援引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法教授克拉克(Donald Clarke)称,法庭罕见地主动邀请了国际媒体旁听审判,显然有意提高案件的国际关注度。
克拉克认为,不是每一个加拿大人在中国被捕都与孟晚舟案有关,中国希望公开这场审判背后的动机,可通过两种假设来理解。
第一,中国希望借此展示中国刑事法律的流程;第二,中国希望向加拿大就孟晚舟案施压。而上述种种的“不寻常”,以及最近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的公开表态、中国逮捕其他两位加拿大公民的事件,都指向后一个假设,让人很难相信一切都只是巧合。
克拉克指出了此案的多处不寻常:首先,被捕、审判与裁决之间存在长时间的延误,谢伦贝格在2014年12月被捕,在2016年3月首度受审,直到2018年11月才获得15年监禁的首个判决。跟延误相比,重新审判发生得非常快,法庭在上诉裁决后16天就安排了重新审判,并且迅速做出死刑判决。
其次,发回重审的案例相对少见,根据克拉克的统计,在2017年中国的刑事上诉中,只有2%的案件被发回重审。根据刑法规定,被告人上诉后,上诉庭不能加重原判决,但如果上诉庭不做出裁决,而是发回原法院重审,被告人可能面临更高的处罚。在谢伦贝格的案子中,检察官就提出了新的证据、控诉更严重的罪名,被告人因而被判得更重。
克拉克对BBC中文表示,“我以前也见过在我看来不公正的案件,但想不起来任何一个案件如此明显与被告的有罪或无罪无关。据我所知,这是中国外交领域前所未有的一步,是中国的一种外交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