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圣诞节 看中国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组图)
在西方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期间,无数中国人投身其中,感受节日的欢乐。虽然过节过程中也传出了有地方政府和民众抵制圣诞节的声音,但他们不是主流,整体来看,中国人对西方圣诞节仍抱持开放的态度。
当然,圣诞节在中国不是主流节日,除了少数年轻人和信教的民众之外,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圣诞节无感;即使是那些过圣诞节的年轻人也多是为了好玩、约会,并不会有西方人的那种文化情感。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中西方文化完全不同,中国人也不可能完全西方化;况且,近些年来中国文化逐渐复兴,中国人越来越喜爱自己的传统文化,面对西方强势文化时有了更多的免疫力。
客观地说,中国正走在文化复兴的路上,中国人在文化方面“自我意识”的觉醒已经开始。回望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发展史,这是十分不易的转变。
从1840年英国炮舰轰开大清帝国的国门始,中国即开启了痛苦的西方化历程。虽然一开始中国还放不下“老大帝国”的面子,对西方文化采取比较蔑视的态度,但面对欧洲船坚炮利的现实,中国人只能低下头来,承认自己的不足,学习西方比较“先进”的文化。
魏源最早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的开始。不过,“师夷长技”只局限在技术层面,在制度文化方面中国人仍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这种局面持续了几十年,到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被自己向来轻视的小国——日本打败,彻底击碎了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和文化自信。
因此,无数中国留学生奔向日本,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随后康有为、梁启超主导的维新变法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虽然最后以失败收场,但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已经成为中国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清政府看到了形势,不过其立宪的步伐慢了,没能跑赢中国人对变革的期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终结了中国的王朝史,更开启了顺应世界潮流的新时代。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5年后,新文化运动风靡中国,“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主流认知,影响十分深远。至此,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走向崩溃,那些看不起中国文化并崇拜西方文化的年轻人成长起来。
孔夫子(中国文化的象征)变成了“孔老二”,中国文化成了“封建糟粕”的代名词,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敬畏之心几乎消失殆尽。因此,西方文化(无论是西方自由民主还是西方马列主义)成为中国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俗话说,走到低谷将迎来向上的时刻。中国文化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也迎来起死回生的转折点。虽然1980年代学习西方仍是中国价值认知的主流,中国文化还处于低潮的状态,但中国人还是获得了再次亲近自己文化的自由和机会。原来的“封建糟粕”再次走进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国哲学,研读四书五经不会再被打成“反革命”。
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准备,到199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回归中国普通人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同。于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儿童读经活动一度掀起风潮,持续至今,受到文化、舆论界的广泛关注。那些最早推动中国文化复兴的发起者,无疑是中国“文化自觉”的先行者。
普遍来说,中国人对西方圣诞节采取开放的态度(图源:VCG)
进入2000年后,中国文化进入全面复兴阶段。不仅古建筑、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端午等)受到政府重视,变成全国性公共假期;原来消失的各类祭祀活动——祭孔、祭黄帝陵等也逐渐恢复,并且规格越来越高。面对儿童和成年人的国学班、国学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国学课也变成很多高中和大学的必修课。
“孔老二”再次变成了“孔夫子”。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的崛起,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认同自己的文化。可以说,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轮回,中国人正逐渐摆脱积贫积弱的历史环境强加给自己的“西方意识”,从否定自我的困局走出,又开始慢慢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重新找回原来失去的“文化自觉”。
近现代的中国,因为贫穷落后,在发达强大的西方面前失去自我,变得自卑,这很正常,因为崇拜强者是人类的本性。不过,客观地说,中国人始终是有强烈自我文化认同的民族,中国始终是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古国。西方文化可能会一时挟势攻占中国人的灵魂,但历史事实证明,只要中国获得正常发展的机会,中国文化仍会夺回其失去的阵地。当然今天的中国文化不会只是复古,而是在学习世界文明基础上的现代复兴。
在中国人找回文化的“自我意识”后,中国的现代文艺复兴才刚刚开始。